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昆仑山8.1级地震前地磁比值Rq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q为本作者在研究震磁关系时提出的一个新地震物理量,意为磁静日Z分量白天最低值与地方时夜间零点值的比值,在研究我国10个基本台站的资料之后。发现Rq的年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年相对形态基本不随时间和地理位置而变化。但其零频成份明显随所处纬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时间域,则较明显存在约11年太阳周期变化成份,利用Rq的这些规律性研究2001年11月14日在昆仑山发生的8.1级地震的地磁前兆,发现在地震前可能存在有地磁前兆。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兰州地磁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叙述,利用该台1974年1月-2002年7月的地磁Z日变化“低点位移”观测结果。对甘肃及邻区在相同时段内发生的Ms≥5.0以上的地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震磁关系,以及映震效果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地震的短临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八五”地震攻关成果及相关软件,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性能量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累计频度和应变释放产生突变,从1991年起出现孕震空区,多项地震活动参量在时空方面中短期异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江苏高邮地震台地磁变化与地震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江苏高邮地磁台1980年至2002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江苏及邻区ML5.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地磁垂直分量谐波幅度的逐日比,提出了适用于高邮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构造单元,活动断裂,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方面分析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在陆壳向过渡壳变化的位置上。历史上地震活动沿深部构造变异带分布,该区地质构造,震源深度,地震类型,地震波特性等都有别于海峡中,北部,具有南海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叶秀薇 《华南地震》1998,18(3):35-40
对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后观测到的地下流体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尝试用层次跟踪法(HTM)做检验性预测。利用11个水点、38个测项1990年1月 ̄1994年8月的资料,计算得到的发震时间为1994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而对发震地点和震级,该法难以给出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1994年9月16日在台湾海峡南部(22.6°N,118.7°E)发生了M_S7.3地震,发震时福州、厦门、漳州、东山等地普遍有感,个别房屋出现裂缝。震前福建省水化台网监测到水氡、水电导率、Ca~(2+)、K~+、Mg~(2+)、水位、水温等地下流体群体异常,异常序列出现层次性,异常空间分布具有集中性,异常数量达到一定数值。  相似文献   

8.
1998年1月10日张北发生Ms6.2级地震,地震前5d ̄24d,在全国范围内出现4次地磁日变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本文对地磁日变低点位移现象的物理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地磁日变低点位移导演预报地震的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地磁日变低点位移异常与张北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张北地震前出现的地磁日变低点位移导演是该次地震的前兆反映。  相似文献   

9.
应用“八五”地震攻关成果及相关软件,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性参量的计算和分析表明,震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累计频度和应变释放发生突变,从1991年起出现孕震空区,多项地震活动参量的中短期时空异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这是自1918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本文综述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地震烈度、地震活动序列、震这情况、人员死亡情况、地震地质情况、震害特征以及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用小波法研究台湾省两次7.6级大震前后仑坪台的地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小波法分析了台湾省两次Ms 7.6大震(1986年花莲大震和1999年集集大震)前后仑坪台的地磁变化。从小波分析得出的“日变幅差”变化看,两次大地震前一个月内都有异常变化,花莲地震前出现负异常,集集地震前出现正异常。  相似文献   

12.
震前地磁幅值比异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张家口、昌黎和红山台站地磁日变资料,计算了幅值比。结果表明,此值是较稳定的,但往往地震前,靠近震中台站幅值比会出现大幅持续增高或突跳,形成明显异常,对未来震中地点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磁太阳黑子周变化起源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避开60年代末和70年代末Jerk(H)、Jerk(Z)的影响,分析了1979~1998年西欧4个台和1979~1999年亚洲东部6个台的H、Z资料,结果表明各台间H(或X)分量的太阳黑子周变化一致性较好.但Z分量的太阳黑子周变化显示出非常特别的现象,Z变化的相位随台站经度变化而变化,东亚地区的Z变化几乎与西欧地区的变化反向.因此,东亚地区的Z变化与H变化的关系不符合P01模式的假设,外源场之说似乎不能解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8年台湾海峡6.2级地震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小震震源机制解、地震视应力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了6.2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及应力状态特征, 结合大陆和台湾岛GPS测量资料的分析, 探讨岛陆两地相对运动对区域应力场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地震前5年起上述区域地震活动明显由弱转强, 中小地震及震群活动由海域逐步向粤闽赣湘交界广泛扩散, 表明地震活动增强可能是较大范围应力场增强所致; (2)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的分析表明, 区域应力场呈现拉张(震前15年)-挤压(震前5年)-拉张(震前半年)的演化特征; 地震视应力计算结果同样显示震前5年开始区域应力水平快速大幅上升并持续至临震前半年转为下降; (3) GPS基线长期观测表明台湾岛相对大陆存在年度"分离-相聚"交替运动, 6.2级地震前两岸经历了"分离-相聚-分离"2次明显的倒转运动, 运动方式倒转时间与应力场及地震活动变化存在准同步性.分析认为台湾海峡及粤闽赣湘交界等区域应力状态及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制于两岸相对运动方式, 台湾岛震前持续近5年朝大陆挤压造成区域应力持续增强可能是导致6.2级地震以剪切破裂方式发生的直接因素.菲律宾海板块位于台湾岛东部的动力触角作用可能是造成台湾岛相对大陆往返运动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TendaysbeforetheNantouMS=7.6earthquakeinTaiwanonSeptember21,1999,itwasnoticedthattherewassatelliteinfraredanomaly.Basedonthisanomaly,anoralreportwasmadetotheCenterofMonitoringPrediction,SeismologicalBureauofZhejiangProvinceonSeptember14,1999.WesaidthatstrongearthquakewouldoccuratTaiwanorTaiwanStraitrecently①(,andthenaskedfortheObservatoryofJinhuaCitytosavethedataofcloudymap②(.Itisapreciousrecordofinfraredanomalyjustbeforeearthquake.Now,wecomeoutwithitforfurtherstudyanddiscussion.1?Th…  相似文献   

16.
选取华北部分地区2016—2019年流动地磁矢量资料,分析2018年2月12日永清MW 4.3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前岩石圈磁场变化异常特征显著,震后异常消失。在震前岩石圈磁场变化中,磁场的D、I、F、H、Z分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特征,这些震前异常呈现出相同的、相似的变化趋势。在震前随着时间的不断累积,岩石圈磁场变化异常愈加显著,其中震前1.5年期各分量震磁异常显著。与震前相比,震后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及趋势发生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日本鹿屋台地磁静日变化中可能存在的震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伯舫 《华南地震》2000,20(2):12-15
1996年10月19日日本九州宫崎(Miyazaki)发生7.1级地城,城中距鹿层地磁台约90km。利用Sq单台Z/H法分析了1981~1998年鹿屋台与佘山台的资料,再研究两台视深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前一年多时间内视深化出现较大的负异常,同期的佘山与武汉台的视深比曲线未出现类似的异现象。因此,上述异常可能与宫崎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18.
邢台5.4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和地磁异常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测值空间变化等值线和时序变化曲线,分析了2002年邢台5.4级地震前流动重力和流动地磁异常的动态演化。两种异常震前表现出如下特征:①流动重力、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均有较为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②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的“0”等值线附近;③流动地磁部分点位测值呈现趋势性异常,震前全部点位观测值整体上升,形成完整的高值异常区。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的资料,计算了由台湾海峡7.3级地震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震后余震的分布与应力场的情况及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震源地分布的角度对库仑应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滑动分布模型正演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在距震中相对较远的区域与余震分布的一致性较好,约90%的余震发生在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在震中附近计算出的库仑应力变化比较复杂,与余震的分布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在距震中较远的区域,库仑应力变化能比较好的反映余震的分布,而在震中附近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分布的对应关系则比较复杂.以闽粤滨海断裂带为接收断层计算了其上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其西南段上的应力增加,促使其活动性增强,认为在闽粤滨海断裂带与NW走向的上杭-东山断裂交汇的南澎岛-东山岛海域发生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