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在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中的重要作用,引入网络环境中的标准文本格式XML及其相关技术来描述空间元数据,并基于Oracle XML DB技术对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存储管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地理语义数据的快速有效的空间查询,通过分析传统RDF索引方法和空间索引方法的不足,结合两者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四元组(GeoQuad)的地理语义空间索引构建方法,并基本该方法利用Jena和ARQ实现基于SPARQL语法的地理语义空间查询。实验表明,方法高效可行,不仅能够快速定位空间RDF节点,而且能够快速进行RDF空间查询并返回RDF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XML的地理空间元数据网上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在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地理空间元数据研究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技术实现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抽取和网上发布的方案,介绍系统的流程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地理语义数据长期处于零散化、小型化、实验化的状态,针对GML数据转换地理RDF数据中需要XML Schema支持以及需人工半自动化处理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动化、通用的GML数据到地理RDF数据的转换方法:首先通过分析GML数据模型和地理RDF数据模型在语法和语义差异,基于Xpath进行语法抽象,提出GML数据到地理RDF数据的通用转换模型;然后基于树技术给出数据转换模板;最后通过语义Web构架(Jena)进行数据转换和序列化输出。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通用,能够对GML数据进行正确转换,后期可以构建分布式并行转换方式,使其能够胜任大数据环境下的地理大文件转换。  相似文献   

5.
为改变地理语义数据长期处于零散化、小型化、实验化的状态,针对GML数据转换地理RDF数据中需要XML Schema支持以及需人工半自动化处理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动化、通用的GML数据到地理RDF数据的转换方法:首先通过分析GML数据模型和地理RDF数据模型在语法和语义差异,基于Xpath进行语法抽象,提出GML数据到地理RDF数据的通用转换模型;然后基于树技术给出数据转换模板;最后通过语义Web构架(Jena)进行数据转换和序列化输出。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通用,能够对GML数据进行正确转换,后期可以构建分布式并行转换方式,使其能够胜任大数据环境下的地理大文件转换。  相似文献   

6.
7.
基于XML的可互操作空间对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枫  康冬舟 《东北测绘》2001,24(1):10-12
地理空间数据的互操作研究是近几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针这个问题结合新一代互联网置标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在互操作以及GIS领域的运用,做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主要介绍一中互操作地理空间对象IGO(Interoperable Geospatial Objevts)概念模型,来讨论它对空间互操作的解决方法,并且着重探讨了XML基础上的GIS互操作问题,阐明XML对于实现空间互操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不仅要在元数据层实现互操作,同时应致力于空间数据的基于XML的互操作研究。  相似文献   

8.
杜军  马维峰 《测绘科学》2011,36(3):207-209
本文探讨了建立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所涉及的一些标准和技术,重点介绍了ArcCatalog中的元数据管理和XML技术及其在元数据系统中的作用.针对ArcCatalog空间数据管理的特点及开放的扩展机制,深入讨论了用户定制的元数据编辑器开发的步骤、主要技术等,并设计开发出一种基于XML的空间数据元数据编辑器,为地球空间元数据...  相似文献   

9.
ArcObjects和XML的元数据库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ML是一种可扩展性标记语言,主要运用在数据的表达和存储以及数据的转换和共享等方面。本文介绍了XML的特点和空间元数据库的作用,讨论了GIS数据库中元数据的标准和内容,结合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论述了XML在空间元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的运用,利用ArcObjects技术实现了元数据的建立、管理与分发。  相似文献   

10.
地理空间数据的互操作研究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 (GIS)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新一代互联网置标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在互操作以及GIS领域的运用 ,做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主要介绍一种可互操作地理空间对象IGO(InteroperableGeospatialObjevts)概念模型 ,来讨论它对空间互操作的解决方法 .并且着重探讨了XML基础上的GIS互操作问题 ,阐明XML对于实现空间互操作的重要意义 ,指出不仅要在元数据层实现互操作 ,同时应致力于空间数据的基于XML的互操作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球建设中的地理空间Metadat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数字地球建设中现有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有效管理和利用,结合国际地理空间Metadata标准规范,对数字地球建设中所需的地理空间Metadata的定义,作用,分类,内容,实现模型与实例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研究和设计,提出用于数字地球建设的地理空间Metadata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并设计实现了原型系统,为数字地球建设中现有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建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对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地球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面向共享的空间元数据管理框架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空间数据应用范围日益拓宽的同时,空间元数据的共享问题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空间元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两种可行的空间元数据共享策略及相应的国际标准,探讨了面向共享的空间元数据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5.
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是指导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分析数字城市项目建设的主要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将地理空间数据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公共服务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四大类,并综合设计了城市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编码,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多种类、多尺度和多时相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建库、管理及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构建智慧中国”战略目标出发,在对数字中国建设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构架,分析了数字中国构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重点分析了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支撑体系建设的新内容,包括物联网与地理位置、地理国情数据、基于大数据的地理统计分析和地理知识服务、以及时空云计算环境的构建等,还指出了智慧中国建设的保障环境。  相似文献   

17.
GeoML~(TM)——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琦  陈爱军 《测绘科学》2000,25(2):15-20
数字地球为下一代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而研究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模式正在成为数字地球关键技术的前沿。基于 Open GIS规范和 XML 标准 ,提出了基于 Internet的地理空间对象标识语言Geo MLTM,探讨了可实现在 Internet上传输显示电子地图的 Geo ML 标准规范内容 ,并具体设计和试验了可在Internet上运行的该标准规范的原型系统 ,初步达到了地理空间信息在 Internet/ Intranet上的发布、共享和互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Geospatial Semantic Web promises better retriev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for Digital Earth systems by explicitly representing the semantics of data through ontologies. It also promotes sharing and reuse of geospatial data by encoding it in Semantic Web languages, such as RDF, to form geospatial knowledge base. For many applications, rapid retrieval of spatial data from the knowledge base is critical. However, spatial data retrieval using the standard Semantic Web query language – Geo-SPARQL – can be very inefficient because the data in the knowledge base are no longer indexed to support efficient spatial queries. While recent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improving query performance on general knowledge base,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support efficient query of the spatial data with complex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This research introduces a query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query performance of geospatial knowledge base by creating spatial indexing on-the-fly to prune the search space for spatial queries and by parallelizing the spatial join computations within the queries. We focus o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Geo-SPARQL queries on knowledge bases encoded in RDF. Our initi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untime costs of Geo-SPARQL query through on-the-fly spatial indexing and parallel execution.  相似文献   

19.
崔益安  周新忠 《测绘科学》2008,33(1):147-151
介绍了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所具有的面向对象特性,以国标《地理信息元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建模语言UML对元数据模式进行表达为基础,提出了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研发我国行业、领域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的思路,以元数据类为基本单元构造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并在《水利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的研发过程中实施了该方法,验证了面向对象研发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A Rule-Based Strategy for the Semantic Annotation of Geoda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bility to represent geospatial semantic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hen building geospatial applications for the Web. This ability will enhance discovery, retrieval and transl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re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problem of generating semantic annotation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obstacles for realizing the Geospatial Semantic Web vision. We present a rule‐based strategy for the semantic annotation of geodata that combines Semantic Web and Geospatial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In our approach, rules are employed to partially automate the annotation process. Rules define conditions for identifying geospatial concepts. Based on these rules, spatial analysis procedures are implemented that allow for inferring whether or not a feature in a dataset represents an instance of a geospatial concept. This automated evaluation of features in the dataset generat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cre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emantic annotations on the concept level. The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by a case study on annotating data sources containing representations of lowlands. The presented strategy lays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specification of a semantic annotation tool for geospatial web services that supports data providers in annotating their sources according to multiple domain vie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