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岛链封锁及其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及其盟国利用西太平洋岛链对中国采取封锁战略,严重威胁着中国在太平洋海上出海通道的安全。因此中国应从被动到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冲破岛链封锁,打通出海口,维护中国海上航线及其咽喉要道的安全:一是要把解决台湾问题作为核心关键;二是要把解决南海问题作为重要突破口;三是要把争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控制权和坚决反对日本利用冲之鸟礁来扩大专属经济区的错误做法作为支撑;四是要加强对岛链和出海通道的科学研究,同时要运用有关国际海洋法维护自身权利,并增强应急能力;五是要努力争取获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六是要加强各种层次和各种领域的国际合作;七是要不断提升中国海军近海防御和远海防卫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地理环境是历史发展的空间,军事活动的“舞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脱离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人类在地理环境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史剧。战争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于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以及作战规模与方式等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制约作用。纵观历史,历代区域政治、军事力量间的抗衡多有一定的地理背景与自然基础。而魏、蜀、吴三国鼎立也概莫能外。剖析魏蜀吴创基立国的地理背景,自然基础以及政治、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中亚国家地缘位置与中国地缘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亚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缘位置而受到美、俄、中及欧盟等大国的高度重视。中亚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中国周边合作的重点地区,更是中国提升安全与能源保障的重要地缘战略依托。基于人文—经济地理学视角,从中亚国家的特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地缘关系,以及地缘合作战略等方面,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及其与中国的地缘战略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主要结论为:① 中亚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特点的一致性,区域内部发展的差异性,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性,大国角逐的长期性,以及对中国地缘利益的重要性,是地理学关注和研究中亚地缘问题的主要切入点;② 在全球尺度上,运用柯恩的当代世界地缘政治区划模型,分析中亚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辖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辖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辖区”的地缘关系;在区域尺度上,建立一个“同心圆和扇形分布”相结合的模型,分析中亚与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地缘关系;③ 中国在中亚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亚国家对中国也有巨大的地缘需求,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合作的基础;④ 中国未来应逐步成为中亚地缘政治与文化的“参与者”、地缘经济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地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外交等方面的需要使得中国开始实施海权优先的地缘战略。具体而言,中国的海洋安全威胁主要有两类: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美国、日本、印度等海上强国都对中国的海洋权益构成威胁;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海上恐怖主义、国际性海盗行为和国际走私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海上方向政治和经济安全。在此背景下,以潜艇为核心舰种的近海防御型海军明显不能满足需要。建设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远洋海军成为维护中国海洋安全必不可少的战略手段。在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方面,中国航空母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夺取海上制空权及制海权、执行海上封锁任务、反潜作战、两栖突击、反导作战、保卫海基核力量、为海上联合作战提供支撑,等。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领域,航空母舰在撤侨和灾难救援以及反海盗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地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外交等方面的需要使得中国开始实施海权优先的地缘战略。具体而言,中国的海洋安全威胁主要有两类: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美国、日本、印度等海上强国都对中国的海洋权益构成威胁;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海上恐怖主义、国际性海盗行为和国际走私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海上方向政治和经济安全。在此背景下,以潜艇为核心舰种的近海防御型海军明显不能满足需要。建设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远洋海军成为维护中国海洋安全必不可少的战略手段。在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方面,中国航空母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夺取海上制空权及制海权、执行海上封锁任务、反潜作战、两栖突击、反导作战、保卫海基核力量、为海上联合作战提供支撑,等。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领域,航空母舰在撤侨和灾难救援以及反海盗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文在提出海洋和“新海洋”广度、深度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了作为新的海洋权益的控制权,及其在未来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论文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利用海洋深度空间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对解决我国海洋争端,开发海洋新能源及综合践行海洋深度空间权战略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作为连接世界各大洲的媒介,海洋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国的海洋利益正不断遭到周边国家侵蚀。为保卫自身的海洋权益,中国必须发展自身的海权。发展海权的核心之一在于建设强大海军,中国现有的海军力量尚不足以担负起这个重任。为了满足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需要,中国海军必须在军种战略、编制体制、兵力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并在科学技术、军事训练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与陆地资源安全相比,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具有资源所有和开发收益的二分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错、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而且传统安全手段和非传统安全手段作用于海洋战略资源安全的传导路径不同。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这一特性更为鲜明,因此采取合作等非传统安全对策大有所为。在此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南海为例,研究了中国面临的海洋战略资源所有权和开发、利用、保护的安全困境,提出提高技术水平和开展科技合作、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资源合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等在军事、政治等方式外可以采取的非传统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高中地理上海版新教材主要内容,本文以舟山群岛国家级海洋新区为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滨海体验,认识海洋空间,关注海洋安全;建构图表,了解海洋权益,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小组合作,分析国家海洋新区陆海统筹实践案例,理解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转向;总结提升,理解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价值等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与陆地资源安全相比,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具有资源所有和开发收益的二分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错、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而且传统安全手段和非传统安全手段作用于海洋战略资源安全的传导路径不同。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这一特性更为鲜明,因此采取合作等非传统安全对策大有所为。在此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南海为例,研究了中国面临的海洋战略资源所有权和开发、利用、保护的安全困境,提出提高技术水平和开展科技合作、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资源合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等在军事、政治等方式外可以采取的非传统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武器装备规模的扩大、武器装备性能的提升以及武器装备体系的完善是中国海军崛起的主要表现。中国海军的崛起是需求侧和供给侧合力作用的结果。需求侧指的是应对日益严峻的外部压力、保护海外利益和海上交通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汲取历史教训的需要;供给侧指的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对海洋和海权重视度的提升以及中俄关系的稳定提供了中国发展海军的良好内外部环境,使得中国可以发展出强大海军。中国海军的崛起将会给东亚安全秩序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改变东亚地缘结构、冲击美国同盟体系、安全公共物品供给这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海上交通线和海上战略通道,蓝色经济通道具有安全、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多层面的含义,致力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沿岸最不发达国家,是一条海上大通道、海上合作平台,而不是具体的交通线、咽喉要道、海峡或海上交通线附近的战略岛屿。蓝色经济通道的海上大通道、海上合作平台内涵决定了其拥有理论基底。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全球海洋治理理论、地理环境理论是其理论基底。安全维度是蓝色经济通道的最基本内涵。维护海上安全是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war in Iraq has spanned the full spectrum of military operations: intense combat, stability‐and‐support operations, and peacetime activities. Regardless of their nature and relative intensity, military operations are shap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litary operating environment. Consequently, the scale, tempo, and complexity of any type of military endeavor are linked to the phys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the region in which it is conducted. Military geographers us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examine those links. Iraq's operating environment is studied to identify the relevant components of its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 This military geographical examination of Iraq tells us a great deal about how the phys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have influenced the war, as well as how the complexity of its human landscape continues to affect the postwar rebuilding of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an example of applied military geography focusing on a particular problem arising from the Panama Canal Treaty of 1977. One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treaty required the United States (US) military to completely withdraw from and relinquish its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facilities to the Republic of Panama prior to midnight on 31 December 1999. In so doing, the US army turned over to the Panama government all of its military bases, some of which had been used since World War I to test materiel, equipment and systems within a tropical environment. Given its global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 US army has a well‐established practice of testing its materiel, equipment and systems throughout the entire range of potential operating environments. The US experience in the Pacific in World War II and in Southeast Asia during the Vietnam War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ne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new equipment under the harsh conditions found in tropical jungles. Furthermore, since 1960, nearly 75 per cent of all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l armed conflicts have been in countries that are totally or partially in the tropic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 scientific panel that was organised to propose a new location for testing US army materiel and systems within a tropical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simply choosing a location analogous to Panama, the panel sought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that could be employed for site selection based on any set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This study is a classical locational analysis and reconfirms the integrative nature of geography and its utility for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that cut across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15.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due to their special geographical circumstances, island states develop a different relationship with maritime space than their continental counterparts. This is generally attributed both to island residents’ greater access to and benefit from oceanic resources and also to the metaphysical qualities of life that uniquely develop on island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deeper into the phenomenon of geographically determined island exceptionality by considering whether island states and mainland states truly behave differently when it comes to their treatment of and behavior in maritime space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disputed area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rrelates of War maritime data, I consider whether island states are more likely to try and confirm sovereignty over disputed maritime waters than mainland states. My examination of disputed maritime areas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and Europe from 1900 to 2001 shows that indeed island states are both more likely to try and settle a disputed maritime area, whether by force or by negotiated resolution. This finding is then used to raise new questions about the geographic differences that characterize island states in the world polit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地球第三极、世界屋脊,也是地缘政治上的一道安全屏障。目前关于青藏高原的历史地缘政治研究鲜少,与其战略价值不相称。本研究重点论述历史时期围绕青藏高原周边及其内部的政治地理事实,从中原王朝和高原地方政权两个不同视角,多尺度对比分析地理环境与地缘安全的关系,得出“青藏高原是我国的地缘安全屏障”这一结论。具体而言,它在历史上对来自中亚和南亚的威胁起到屏蔽或阻隔的作用。大高原的存在和不可逾越性——喜马拉雅山脉若是“城墙”,则青藏高原就是“城郭”——使得它对外部威胁起到阻挡入侵、对内起到新月形保护的作用,即地缘政治屏蔽效应。东亚大陆具有“背高原而面大海”的地理形便。这种形势直至近代新技术革命导致海洋势力的入侵而发生变化。不过,在可预见的时间里,青藏高原的地貌和地理环境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总之,青藏高原不仅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的地缘政治安全屏障。中华文明长达两千年的相对安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青藏高原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 21世纪的地理--政治枢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初,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在其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通过对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政治地图,尤其是欧洲政治地图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大陆腹地”的概念,并把中、东欧地区称为国际政治的“枢纽”地区。二战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正是基于麦金德的这一思路,把围堵“枢纽”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帷幕。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北太平洋地区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急剧增长的军备,成为国际地缘政治中新的“枢纽”地区。本文从政治军事地理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供关心西北太平洋地区局势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政治地理学中生存空间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存空间是拉采尔创立现代政治地理学之初提出的核心概念,与国家有机体一起构成人类有机体空间政治的分析框架。20世纪上半叶,地缘政治学派继承并发展了国家有机体的概念,同时吸收了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思想,将生存空间改造成为服务法西斯空间扩张的理论工具。二战结束后,地缘政治学被唾弃为恶学,而生存空间也被抨击为恶学之钥。80年代后期,新政治地理学从批判视角审视生存空间与法西斯的关系,生存空间的理论价值重新得到重视。论文通过梳理生存空间从提出、兴盛、没落到复苏的发展历程,旨在揭示这一概念在理解政治地理学研究模式、认识人地关系、探索空间治理、制定区域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为中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理论地理学的内涵认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理论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出发,介绍了近代理论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主要观点和其所具备的特点,最后对理论地理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