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中、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是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措施之一。成矿预测工作贯穿于地质找矿工作的全过程,需有步骤、有计划、有准备地认真加强这项工作。成矿预测是应用地质理论和科学方法,不断地对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工作取得的地质找矿信息加以综合研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并不断完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提出不同类别的预测区和找矿靶区,正确地指导普查找矿工作部署或具体的工程施工,提高找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仅就不同比例尺成矿预测的任务及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深化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工作,提高找矿效果,争取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必须使地质找矿工作尽快捉高科学性,充分发挥地质理论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找矿技术方法的综合找矿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地质找矿信息在总结地质成矿规律和预测成矿靶区等方面的作用。为此,1987年7月部在局长座谈会上确定:在固体  相似文献   

3.
成矿预测是贯穿于矿产地质工作始终的一项核心工作.从选择远景区带到确定普查区一直到勘探工程的正确选择,都要先进行“哪里可能有矿”的预测工作.因此,认真搞好中、大比例尺的成矿预测是提高找矿效  相似文献   

4.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大量典型矿床剖析的基础上,以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大量实地观察和实验数据为支撑,通过总结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实践和典型矿床研究成果,按照成矿作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思维,成矿作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相统一的综合思维,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分类和找矿预测矿床分类的比较思维,提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概念。成矿地质体是形成矿床主要矿产、决定主成矿阶段空间位置的成矿地质作用的实物载体,划分为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大型变形作用形成的5类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是赋存矿体的各类界面,包括构造界面、岩性界面、物理化学转换界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是能够直接指示矿体赋存位置和对找矿预测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依据成矿地质作用对中国主要矿床类型进行梳理划分,归纳总结了主要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构建了反映矿体赋存位置的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勘查区找矿预测的工作方法,对矿床学研究、找矿预测、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 我国铁矿资源供应形势十分严峻, 实现铁矿找矿突破迫在眉睫。矿床成矿系列是对成矿规律的总结和凝练, 在多矿种和不同地质单元的找矿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现在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理论, 对于深化铁矿成矿预测研究、明确找矿方向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已划分的以铁矿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有18个, 矿产预测类型至少67种, 构筑了相对完善的成矿体系。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体系对我国铁矿的研究成果, 铁矿成矿预测应聚焦于: ①成矿地质基础-识别成矿要素; ②特征性矿化指示和找矿标志的提取分析; ③找矿新发现的深入剖析和规律总结; ④新铁矿类型的辨别及其成矿规律研究; ⑤重点矿山的构造重新认识; ⑥以成矿体系的角度开展“全位成矿”和“缺位找矿”研究; ⑦成矿谱系的构建和成矿缺位(矿种、类型、时代)的研判; ⑧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开展铁矿资源预测和综合利用; ⑨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平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成矿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矿预测系指中、大比例尺的预测工作,它的任务是预测目前尚未发现而将来可能成应当发现的矿床、矿体;目的是充分发挥地质理论的指导作用,提高地质找矿的科学性和效益,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地质基础理论是现代成矿学和成矿  相似文献   

8.
1985年开展新一轮矿产普查勘探工作和成矿预测工作是地质矿产部一个长远的战略部署,是适应找矿难度越来越大、适应找隐伏矿和难识别矿的重大措施,也是以地质科学发展趋势为依据的。经过两年多的找矿实践,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但也面临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就科学找矿的含意,成矿预测的理论与方法,成矿模式的研究内容和重要意义,谈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介绍水晶屯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找矿标志及标志状态进行了确定和筛选,进而用特征分析中的代数和法,主分量法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地区的成矿条件吻合得较好,对矿床外围普查找矿提供了有利的地段。  相似文献   

10.
成矿定量预测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赵鹏大 《地学前缘》2007,14(5):1-10
成矿预测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制定最优决策的工作。成矿预测作为一种地质系统,与其他技术、经济系统存在重要区别。由于矿床类型的多样性,矿床成因的复杂性,控矿因素的隐蔽性和找矿信息的多解性,成矿预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并常常因人而异。探索成矿预测过程客观化、定量化和精确化一直是成矿预测学的前沿课题。文中以个旧锡矿为例展示致矿地质异常与矿体空间产出及分布的密切关系,强调以"求异"准则为指导的成矿定量预测的重要性。当今地质勘查工作面临深部找矿问题,论文从深部找矿的概念、类型、目标、效益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外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概况。强调深部找矿中要加强地壳深部结构的研究,要重视深部找矿的经济"回报率"和勘查项目的"转化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成矿学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找矿工作,本文总结了区域成矿学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区域成矿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从经验指导、减小目标范围以及判断成矿原因三个方面,探究了区域成矿学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认为区域成矿学在地质找矿中可以明确找矿方向、预测远景区和探究成矿规律,能够为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代成矿预测由预测评价的理论、评价准则、地理信息系统(GIS),评价决策系统和相应的数据信息系统构成.其理论包括矿床形成的定位理论、预测的相似类比理论和预测信息的"求同"求异"理论三方面,成矿预测的实施必需在GIS平台上、应用有效的评价决策系统(MRAS)和建立由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各类数据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完成.成矿信息的提取、浓缩、优化、叠合和找矿信息的标定是当代成矿预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渊博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是实施预测评价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的稀有稀土金属找矿工作始于六十年代初,在成矿类型上仅限于花岗伟晶岩和少量碱性岩。1970年后,随着地质工作重点的转移,稀有稀土金属的普查找矿工作才暂缓下来。近年,笔者又在从事陕南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的有关工怍,收集了一些资料,同时根据稀有稀土金属的成矿专属性、成矿地质条件及各种矿化因素的空间分布,为开展稀有稀土金属的普查找矿工作,仅将陕南地区初步划分为以下八个成矿远景区(见图1)。现将其简介于后,以供参考,不当之处诚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魏巍  陈建平  向杰 《江苏地质》2016,40(3):469-476
随着找矿难度日益增大,应用地、物、化、遥等资料进行多元信息综合成矿预测是现今找矿工作的重要趋势。以贵州锰矿预测研究为例,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下,总结成矿规律特征,在GIS平台上对多元化资料进行有利成矿信息的分析提取,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找矿信息的综合,对有利成矿远景区进行圈定,最终对贵州省的锰矿勘查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某矽卡岩型铁矿,在十几年的普查勘探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了进一步发现新的矿体,预测新的成矿远景地区,指导普查找矿工作,我们将历年来的资料进行了一次研究和整理,重新审定了普查和勘  相似文献   

16.
新疆乌恰萨瓦亚尔顿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地质调查工作的展开,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在西南天山成矿带进行了大量的地质普查工作,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新疆乌恰萨瓦亚尔顿铅锌多金属矿的发现即是该成矿带地质找矿的重要成果。在普查评价的基础上,对新疆乌恰萨瓦亚尔顿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该矿床成矿受地层、构造等因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再造型铅锌矿床。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估算了资源量,初步认为,矿床规模为小型。在总结区内成矿规律的同时,指出了进一步开展矿区地质找矿工作的方向,并对找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该矿床的发现,对西南天山成矿带铅锌多金属地质找矿及新一轮地质调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开拓了该成矿带地质找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成矿预测研究的历史与人类进行矿产勘查的历史紧密联系,随着找矿难度的增大,成矿预测对勘查工作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地质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冲破学科的界线,立足于整个地质学的高度进行跨学科的联合攻关,方能在理论上和技术方法上有所创新。论述与总结了一些现有成矿预测新方法的特点,包括美国“三步式”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成矿系列缺位预测法、基于GIS的综合信息预测法及人工神经网络、多重分形等非线性数学预测方法。这为今后进行成矿预测时在方法选择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预测研究的历史与人类进行矿产勘查的历史紧密联系,随着找矿难度的增大,成矿预测对勘查工作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地质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冲破学科的界线,立足于整个地质学的高度进行跨学科的联合攻关,方能在理论上和技术方法上有所创新。论述与总结了一些现有成矿预测新方法的特点,包括美国"三步式"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成矿系列缺位预测法、基于GIS的综合信息预测法及人工神经网络、多重分形等非线性数学预测方法。这为今后进行成矿预测时在方法选择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质勘探工作要做到按客观地质规律办事,实现地质工作的调整和工作重点转移,扭转找矿勘探后备基地不足的被动局面,进行以矿产预测为中心的全国资源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不断提高找矿效果,选准远景区,抓准最有远景的地段和矿点是非常关键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成矿预测,以避开在无远景地段和矿点上纠缠徘徊,从而大大提高找矿勘探的效果.成矿预测可以理解为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在地质综合研究、特别是成矿规律研究基础上,运用适合本地区的理论和假说,  相似文献   

20.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薛顺荣  胡光道  丁俊 《云南地质》2001,20(4):411-416
随着地表露头矿,易识别矿越来越少,找矿难度越来越大。GIS高新技术普及应用,为成矿预测展示了新的前景。本文通过成矿预测发展历史的回顾,概述今后一段时期地勘行业成矿预测的主要思路:在新的成矿理论指导下,借助GIS技术,实现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动态化和可视化多源信息综合预测找矿,为普查立项提供依据,并提出了具体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