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叙述了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着重从评价目标、评价对象、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程度、环评方法、累积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等7个方面分析了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南大洋海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极端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力争国家权益,积极参与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国际事务,然而我国虽对此持续关注,但相关研究甚少,在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区划方法研究方面几近空白。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现有各国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提案分析,尝试构建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评价的多级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叠加分析,对普里兹湾海洋保护区设立的适宜性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我国南极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战略环境评价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回顾了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进展,阐述了战略环境评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对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环境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摘要:介绍了我国与欧盟战略环境评价相关文件。通过从适用范围、跨国界环境影响和跨国界咨询、公众参与以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对我国与欧盟SEA的技术导则性文件进行对比分析,借鉴欧盟SEA中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经验,建议正在制定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正在修订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我国SEA相关文件要细化文件适用范围,开展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公众参与中更多鼓励相关利益群体、弱势群体和NGO的参与,深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避免重复评价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已有30年之久,但我国刚刚起步。对于评价内涵及内容的探讨是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本文从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出发,在综合分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峡谷区域水电开发景观影响评价——以怒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景观影响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简要 阐述水电开发的景观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之后,首先阐述了峡谷区域水电开发的景观影 响及评价方法,然后以怒江为例, 具体探讨了峡谷区域水电开发景观影响评价的过程与结果。通 过设计一系列景观测度参数,包括可视域损失、大坝视觉影响范围、高差损失、景点改变、峡谷急 流损失等, 并利用GIS 进行模拟,基于计算结果对水电建设对峡谷整体和局部景观影响以及坝址 各段建库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 在怒江这样的急流高山峡谷上建坝应该慎而又慎, 其决 策应参考包含景观影响评价在内的环境影响评价, 并应逐步完善此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刘惠荣  姜茂增 《极地研究》2015,27(2):212-218
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重要的一般原则,但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中却没有明确地规定该原则。在对比分析环境法领域中现有的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解释基础之上,避开了科学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一些适用上的矛盾,从环境脆弱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险预防原则构成要素的结构分析。该结构分析有助于应对南极环境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避免了与议定书中相关规定的冲突,可以更好地解决南极环境管理中的累积性影响、外来物种应对等;同时,完善全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关于"知识差距和不确定性"的规定,也有助于南极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原制药厂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意义,评价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分析的理论依据,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就目前社会经济环境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科考活动对南极中山站地区土壤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极中山站建站时采集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重金属铜、镉、铅、锌的全量及DTPA代换态含量。结果表明,上述重金属的DTPA代换态含量能集中反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进行南极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敏感指标,而土壤全量则因母质成分的差异而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掩盖了本来程度很轻的人为污染。分析结果表明诸科学考察站的燃料烟尘对该地区土壤中的DTPA代换态重金属铜、镉、铅、锌的含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极地海洋环境评价对于极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尤为重要。由于对极地极端恶劣环境的监测能力不足,缺乏长期连续监测数据,极地海洋环境评价变得异常困难。针对目前极地海洋环境评价目标和评价因子均缺乏的情况,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海冰覆盖范围、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四个极地海洋环境决定因子,分析了海冰覆盖范围与月份之间高度拟合的三次多项式分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极地海洋环境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验证该模型的方法。基于第30、31、32次南极科考获取的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温度、盐度数据以及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提供的对应时间内的海冰覆盖范围数据对提出的评价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及其验证方法具有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能判定某个时间段内极地海洋环境相对于基准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出发,分析公众参与定量化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性。参与者的环境意识、思想文化素质、法制观念影响着公众参与的代表性,各项指标如各问题的设计对调查目的的贡献率不同、评价项目的行业性质对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一、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不同,这些因素均影响着定量评价的科学性。通过特尔斐法赋予各因素以权重值,以此排除多方面的影响与干扰,最大程度地体现公众的思想。通过相应的实例分析,对所述公众参与的定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极地研究》2000,12(1):62-74
由于科学考察活动日益频繁以及旅游业在南极地区的迅速开展 ,人类活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最近几十年内一直倍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在广泛收集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本文对人类活动引发的南极地区区域性的土壤与植被污染、野生动物受扰、外来物种引进、以及细菌性疾病侵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 ,阐述了南极以外地区的人为污染源对南极环境的潜在威胁。最后 ,对“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社会为保护南极环境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工具。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借鉴国际尤其是欧盟经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我国及 欧盟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内涵、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 标体系和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空间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 最后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界定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内容、建立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特点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发展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方法、加强多 学科、多部门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战略环境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略环境评价(简称SEA)是环境影响评价(简称EIA)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中国对SEA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在了解SEA的概念、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SEA与项目EIA在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上是有所差异的,在评价程序和步骤上是有共同点的。SEA是项目EIA的深化和提高。目前在中国进行EIA的过程中,EIA的局限性和所反映出的问题日益明显,为了提高中国EIA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应积极开展SEA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流速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南极冰川的流速 ,对于研究南极冰雪物质平衡、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冰川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英格里特 .克里斯泰森海岸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和配准及叠加处理 ,测量和计算出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的平均流速 ,并对它们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南极冰盖地形数据库BEDMAP 2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昀  孙波  刘春  崔祥斌  王甜甜 《极地研究》2014,26(2):254-261
南极冰盖物质收支与不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高有着重要影响,而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则是研究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动力及不稳定性极为重要的参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针对南极冰盖开展了大量的冰雷达以及重、磁测量,这些测量结果被汇集并形成冰厚和冰下地形数据库,进而服务于冰盖模式和地球系统研究,最新推出的成果便是BEDMAP 2(Bedrock Mapping Project 2)。首先介绍了BEDMAP 2的数据来源、结构以及数据处理,并讨论了数据的质量评价,然后分析了BEDMAP 2中展示的整个南极冰盖与冰下地形及其特点。最后,对于BEDMAP 2对中国在南极冰盖考察和研究方面的作用进行了一些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环境背景值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岩石、原始土壤(风化壳)、沉积物、地表水、大气降水、气溶胶、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本研究可为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标准、确定环境中的元素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为南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南极长城站酸雨监测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贵 《极地研究》1999,11(1):64-71
进行南极酸性湿沉降(降水pH值<5.6)的监测研究是为开展全球环境大气化学动态监测、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标准,研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以及南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的科学依据。利用1998年1~9月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采集监测的酸雨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南极确有酸雨存在,在104个水样中,有19个样品的pH值小于5.6,占总样品的18.3%。根据南极环境背景值和出现酸雨时的风向,认为由于大气环流把远离南极的污染源传输到南极上空,遇降水即冲刷降至地面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19.
区域规划环境评价的空间特性决定其对空间尺度的敏感性。本文从理论层面对区域规划环评中空间尺度与基础数据的关系、空间尺度与显著环境因子识别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关系、空间尺度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上海高桥镇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05年)和"上海浦东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2010年)为例,通过对比方法,进一步说明空间尺度与显著环境因子识别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环境影响预测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数据收集、汇总是区域规划环评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不同类型的基础数据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需要根据评价区域的实际和评价要求,合理选择数据所涵盖的空间范围和空间分辨率。区域规划环境评价应根据本身的层次、涉及范围,筛选出合理的显著环境因子,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尺度上环境空气质量预测评价的结果侧重于总体描述、解释污染物散布的宏观空间格局和趋势,而在小尺度上则更有利于揭示局地精细化的污染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南极政策研究,在充分认识其南极利益并明确了利益挑战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南极政策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南极利益及其行动目标的简要分析,结合澳大利亚在南极立法、南极管理及国际关系处理方面表现和相关活动,探讨了利益驱动下的澳大利亚南极活动图景,点明了其南极政策对维护其南极利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