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期五天的《全国自然地理学与建设地理学》学术讨论会于91年11月19日在陕西省渭南地区召开。此会由中国地理学学会、渭南地区计委、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国土开发与整治》编辑部、《科学技术与辨证法》杂志等五家单位联合举办,并且得到了渭南地区行署和陕西省国土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参加会议的有全国30多所大学和科研所的地理界专家和学者,以及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陕西省计委的有关领导,并进行了关于建设地理学和渭南区域开发的学术报告。特别是陈传康教授的《区域综合开发理论的  相似文献   

2.
九三学社前主席周培源教授1989年7月曾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开展建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区研究,受到江泽民、李鹏、姚依林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计委根据中央批示精神、委托国务院三线办公室主持《长江上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国家科委与国家计委又将其列为“八五”重点课题。由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和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直接领导,国务院三线办公室具体承担,经过200多位不同学科专家两年多的精心合作研究。提出20多个专题报告和综合研究报告,总规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26日至10月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国家计委国土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地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地理系和国家计委国土局及21个省(市、自治区)计委国土处负责同志共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存在和变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直接、间接的影响。本文选取14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进行了分类和原因分析,寻求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港口·城市·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山东日照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城市·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山东日照举行由山东日照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主持,在1995年8月14—16日举行了一次“港口·城市·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加、澳、日、韩、香港等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机制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全局。西部大开发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非均衡区域经济理论是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大实践问题的核心理论,我国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及潜在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国土开发整治要搞立法的决定,国家计委国土局从1985年以来,在研究和起草国土单项法规基础上,起草了国土开发整治综合性法规—国土开发整治条例和国土规划编制办法。草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1987年初下发各省市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在各方面作了充分准备情况下,国家计委国土局,于2月20日至25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国土开发整治法规审议会。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十多个省、市、区国土主管部门的同志共三十多人出席会议。国土局局长陈鹄同志详细讲述了这两个国土法规文件的形成过程并指出:国土法的任务,是通过对有关社会关系的调整,创造并保持了能够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社会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  相似文献   

9.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关伟  刘勇凤 《地理研究》2012,31(11):2044-2054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定量指标。本文构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研究区域2000~2009年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及时空演变分析。研究发现:在时间演变方面,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区域综合协调度呈“V”型发展趋势,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且各城市协调发展度所属类型层次较高,整体上达到中级协调发展类水平;在空间演变方面,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大城市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且东部、南部城市较西部、北部城市发展更为协调,但各城市空间差异逐步缩小。本研究还分别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及环保门槛提高等方面,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机理,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上述因素的驱动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均有所提高,但由于产业同构、海岸带生态脆弱等现象的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仍然是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首届全国泥石流、滑坡防治学术会议,于1993年9月14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由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云南省科委、云南省计委组织,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省计委国土办、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主办。出席会议的84名代表分别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及11个省、市(北京、云南、四川、陕西、青海、河北、辽宁、山西、甘肃、江西、台湾等)的53个单位,其中有我国老一辈的泥石流、滑坡专家、水土保持专家、水利工程专家和管理专家,也有一大批年轻泥石流、滑坡专业学者和来自滑坡、泥石流防治实践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与管理干部;日本的滑坡工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全局.西部大开发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非均衡区域经济理论是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大实践问题的核心理论,我国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及潜在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0月6日至11日,国家计委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了全国国土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交流九年来开展国土工作的经验,研究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如何进一步搞好国土工作,促进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国土局(厅)以及有关科研单位的负责同志和代表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国家计委副主任桂世镛、原副主任吕克白在会上讲了话。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叶连松到会并致词。国家计委国土司司长方磊向代表们作了工作汇报和今后进一步开展国土工作的设想。与会同志认真研究了国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  相似文献   

13.
五月六日至十日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国土工作部门在北京召开了大城市国土工作交流会,会议还邀请河北、吉林、湖北以及重庆、西安、太原、哈尔滨等四省、七市的国土部门,以及国家计委国土局等有关部门的同志出席会议。会议针对大城市国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城市国土规划的策略等展开热烈的讨论,初步认为:大城市(特别是京津沪三市)国土工作,因其在国家政经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和深远影响,在全国国土工作和国土整治方面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城市的国土规  相似文献   

14.
宜昌地域国土规划,是国家计委国土局委托的第一批国土规划试点项目。1982年开始,在国家计委国土局的指导下,由宜昌地市负责组织,南京大学地理系技术指导。经过三年多的工作,宜昌地域国土规划已经完成,并经过省初步评审。今年十一月五日至九日,湖北省邀请了全国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国土规划部门人员以及本省的实际工作者,共120多人,在宜昌市对规划成果进行了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2月19至28日,国家计委在郑州召开了全国国土规划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区计委、国土规划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和中央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及科研人员150多人。国家计委付主任徐青、顾问吕克白分别讲了话。会议主要议题有三项: 一、编制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是当前一项重大紧迫任务。一定要在85年内把全国的国土规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存在和变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直接、间接的影响.本文选取14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进行了分类和原因分析,寻求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1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是地理学和国土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季刊 ,公开发行。它重点反映地理学和国土工作方面的科研成果、经验总结、理论进展、发展动态等方面的内容。栏目包括 :国土资源、国土整治、国土研究方法、地理学进展、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专题研究、科学家传略、会议报道、书评等。2  来稿务请按科技学术论文规范撰写 ,本刊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3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 ,将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  相似文献   

18.
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不仅是目前同时也是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桐柏县为例,主要从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研究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其目的就是为区域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就地区差距的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情况下的地区间矛盾,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八五”期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作了精辟分析,最后阐述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强调重视内地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空间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全球化的现阶段实现形式,对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空间布局及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特别是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开放与开发,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促进我国经济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