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赤道太平洋年代断面(PEAT)科学项目是为完成沿古赤道太平洋地区、跨越早始新世至中中新世而设计的一个年代断面,其目的是利用前ODP航次提供的年代和已有的沉积断面来建立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钻探站位选择在那些最适宜保存钙质沉积物的地方,目标是获取连续的保存完好的沉积物剖  相似文献   

2.
在新生代全球气候系统的演化中,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整个新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向北移动,尤以自赤道缓慢外移的赤道上升流所形成的富含生物沉积的呈狭窄凸起的巨厚沉积物为特征。因此,钻探可以恢复被埋深的较老的断面。以前的ODP138、199航次为研究穿越赤道地区沉积物沉积类型的变化搭建了横跨古赤道的断面,本次钻探的目的是沿古赤道恢复横向的“年代断面”。上述两航次取得的成果对气候和碳系统、穿越发散带的生产力、碳酸钙溶解的年代、生物和磁性地层、ITCZ的位置,以及随时间气候变化的演变形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始新世年代为 55~ 3 3 .7MaBP ,是地质上相对稳定但气候很热的时期。新生代最温暖的时期出现在早始新世 (约 50MaBP)。在中始新世 (45~ 40MaBP) ,木杉属 (Metasequioa)森林出现在 80°N附近。始新世处于两个独特的边界事件之间。始新统底部为一碳同位素事件所确定 ,可能代表大量水合物分解 ,甲烷大量释放 ,产生温室效应而使气候变暖。始新世末 ,即始新世—渐新世边界处 ,氧同位素事件 (Oi 1 )标志着南极冰盖开始形成。1 科学目标在晚第三纪 ,沿赤道地区 ,季风诱发的发散上升流产生了大于 50 0m厚的生物沉积。早第三纪有限的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4.
IODP 312和309航次的科学目标一致,将在ODP 1256站位完成一个穿越火山基底以及下伏席状岩脉复合体并进入最上层深成岩的连续断面.该站位的地壳于15 Ma以前以200 mm/a的扩张速度形成于东太平洋海岭(图1;站位见309航次).  相似文献   

5.
DP2 0 8航次将在Walvis脊东北侧水深 2 5 0 0~ 4 80 0m处钻探 5个站位 ,目标是获取早新生代沉积的一个深部断面。本区以前的钻探 (DSDP74航次 )已回收古新世 /始新世和始新世 /渐新世界线的深海软泥和白垩 ,本次钻探的目的是获取含有深部端员端位的“关键”层位以及可能的白垩纪 /第三纪 (K/T)界线的完整沉积序列。DSDP74航次站位的已有资料和新的多道地震数据可确定具有早新生代连续沉积序列的站位。在每个站位运用双 /三管先进液压活塞和双管加长岩心管取心 ,高分辨率物性测量以及综合剖面的建立 ,可确保 10 0 %的回收沉积剖面。这…  相似文献   

6.
IODP 309和312航次(图1)将在ODP1256站位完成一个穿越火山基底和下伏席状岩脉复合体的连续断面,并进入最上层深成岩的钻探任务。该站位的地壳形成于15Ma以前东太平洋海岭的超速扩张期(〉200mm/a)。为深钻做准备,ODP206航次时就已在1256D孔安装复位锥和胶固在基底上的16英寸套管,并完成了在火山层段内的500m超基底的取样。  相似文献   

7.
ODP2 0 1航次将在秘鲁海盆及边缘区、东赤道太平洋一系列站位取心并回收深海沉积物。本航次的目的是探索深海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埋藏的分布、活动性、群落结构、种系亲和性以及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的规律。对于地下沉积环境的研究包括 3个方面 :( 1 )秘鲁沿岸硫酸盐还原作用、甲烷成因的硫酸盐亏损以及硫酸盐还原的甲烷营养区 ;( 2 )硫酸盐还原作用、甲烷成因现象以及甲烷营养层共存 (赤道太平洋 )的开放大洋富硫酸盐沉积物 ;( 3)存在锰还原作用 (秘鲁海盆 )的开放大洋富硫酸盐沉积物。沿岸边缘站位包括目前所有甲烷都以自由气存在的浅水站位…  相似文献   

8.
2000年,JOIDES调查船的调查范围由南极滨岸到西北太平洋深部 ,最后返回澳大利亚 ,是大洋钻探计划调查范围最广阔的一年。2000年最早的两个航次(188和189航次)的调查最接近于“传统”的大洋钻探。188航次再次赴南极东部普里兹湾调查。1988年 ,119航次首次在此进行过调查。188航次分别在普里兹湾陆架、陆坡和海隆的3个站位钻探 ,取得了南极东部陆架冰期前向冰期环境的过渡、晚第三纪末期冰期—间冰期陆坡滨岸侵蚀区和冰海沉积环境的改变、以及下—上中新统长期的温暖向寒冷冰期过渡的记录。这是JOID…  相似文献   

9.
大范围生物快速灭绝 (1ka至 1Ma时间尺度 )地质记录的样品可以用于全球碳循环的大波动和白垩纪及早第三纪时期 (即大洋缺氧事件 (OAEs)和晚第三纪盛温期 (LPTM ) )地球极端气候变化的研究。人们对地球历史中这些临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所知甚少 ,主要原因是缺少这一时期的高分辨率的古海洋记录 ,特别是在驱动全球海洋大气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赤道地区。第 2 0 7航次将在Demerara海脊并已知含有这些极端事件的白垩纪中期和早第三纪时代断面上钻探 ,以便获取连续的、埋深浅的深海沉积物样品 ,从而填补没有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古南海的展布范围以及俯冲消亡过程等一直是地质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这不仅与南海扩张诱因密切相关,而且对南海地球动力学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研究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对南海南部造山运动以及古南海俯冲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述。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构造活动主要分为两期:第一期运动从早白垩纪到晚白垩纪,古太平洋的洋壳俯冲到婆罗洲岛下方,俯冲带位于现今卢帕尔线一带,引起了曾母-南沙地块不断向西南婆罗洲靠近,并于晚白垩纪引发了碰撞造山运动。由于婆罗洲自身是由众多地块拼合而成,所以在始新世期间发生了多期碰撞之后的地块变形重组事件。最终在晚始新世(37 Ma)完成最后一期变形(沙捞越运动)。第二阶段是晚始新世(35 Ma)到中中新世(15.5 Ma),位于西巴拉姆线以东至菲律宾卡加延一带的古南海从西巴拉姆线以东,向婆罗洲岛下方俯冲,随后扩散到沙巴以及巴拉望岛以南的地区,直至菲律宾的民都洛岛一带停止俯冲。由此产生的拖曳力是南海扩张的主要诱因。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效果相似,古南海的俯冲使得婆罗洲岛与南沙地块不断靠近。在中中新世(15.5 Ma),引起南沙地块与婆罗洲岛在沙巴地区的碰撞(沙巴造山)以及巴拉望北部陆壳与菲律宾岛弧的碰撞而停止。由此带来的不整合面在南海南部普遍可见,甚至到达了巴拉望岛一带。而现今南沙海槽与巴拉望海槽并非是俯冲带的前渊,前者是对沙巴新近纪增生楔重力驱动变形的响应,后者是巴拉望岛北侧伸展背景下产生的半地堑盆地,在后期增生楔的作用下发生强烈沉降所形成。真正的俯冲带则分别位于南沙海槽东南部以及巴拉望海槽东南部。据现有证据推测,最少在10 Ma之前古南海就在菲律宾民都洛一带停止俯冲,从而完成了整个古南海的封闭。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一年 ,是大洋钻探计划面临挑战和取得有益成果的一年。这一年的主要目标是气候/古海洋学、区域地质构造和深部洋壳的研究。大洋钻探计划178航次在南极半岛外陆隆钻取的漂积物岩心所保留的连续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回溯到大约10Ma前) ,反映了陆架边缘周期性搁浅的前进冰盖引起了冰川沉积物周期性地向上部陆坡输送。181航次对新西兰南部和东部进行调查 ,研究人员对晚第三纪沉积物高分辨率记录进行了有关南极环极海流/深层西部边界洋流演化的研究。与早期钻探成果(深海钻探计划277、278钻位)相结合 ,获得了该地区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珠江口盆地四个工程钻井的古生物、古地磁、同位素及沉积物资料,对钻孔所揭露的地层进行划分,认为所钻遇的地层包括下更新统(上部)、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及全新统。依据古生物分异度及含量作出海平面变化曲线,识别出十个海侵期,利用钙质超微化石特征种的初现面和末现面资料,将本区海平面变化曲线与太平洋V_(28-239)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了本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和气候,认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早期及全新世本区气候温暖,沉积环境属陆架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3.
ODP2 0 3航次将在西赤道太平洋 5°1 7.56 6′ N、 1 1 0°4 .575′ W再钻探一个钻孔 ,以便今后对地球和海洋系统 ( DEOS)进行多学科观测。该钻孔位于水深386 0 m处年龄为 1 0~ 2 0 Ma的太平洋板块的岩石圈上 ,设计孔深 2 2 6 m,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或许钻得更深些 ,这其中包括要钻穿 1 1 6 m沉积物和至少 1 0 0 m基岩。计划在钻孔底部插入套管 ,并且灌浆固定基岩和沉积物 ,其后该钻孔将用来各安置一台高灵敏宽频 ( 0 .0 0 1~ 5Hz)和高频 ( 1~ 2 0 Hz)三分量地震仪 ,以确保全球地震网 ( GSN)频率排列正常的高保真记录 ,两台地震仪使用…  相似文献   

14.
ODP192航次将在世界最大的火成岩区--翁通爪哇海台(OJP)的4个站位上钻遇最小深度为100~150 m的火成岩基底,其主要目标是确定该海台的侵位年代和持续时间、岩浆作用的范围和多样性以及岩浆喷发的方式及环境.所有站位都集中研究海台形成的原因和控制大洋海台地壳发育的主要过程,进而得出海台侵位与白垩纪海洋学、气候、生物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莺歌海附近陆架区埋藏古河道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仪,在莺歌海陆架区海底发现了大量埋藏古河道、古湖泊。根据其分布位置及断面特征,推测出更新世末期低海面时期埋藏古水系的分布。据沉积物层中的超覆层序及埋藏古河道的端点水深推测,晚更新世末期调查区最低海平面的位置在130—140m等深线附近。  相似文献   

16.
论南海新生代的构造运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白垩纪末和新生代之交的构造运动揭开了新生代南海多旋回构造运动的序幕,自此之后整个南海的地壳开始进入总体受张性背景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以张性沉降为主要特征的地质发展时期.七次区域性的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具有多旋回、周期性振荡式发生的特点,其中尤以白垩纪末和老第三纪初、晚始新世和中渐新世及中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之间的三次构造运动表现最为强烈,形成了南海最为重要的三个区域性构造界面.南海地壳运动是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相互作用效应的结果和缩影,是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亚两大板块更大范围的岩石圈和软流圈流动(运动)方向、速度和强度的周期性振荡式改变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南海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岸线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南海新生代的演变可概括为一系列微板块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运动影响下发生拉薄、裂解、滑移、旋转、会聚和碰撞的过程,特别是经过55、33、25、16、6、2Ma关键时期的演化,最终形成现在具有陆架和深水海盆特征的西太平洋最大边缘海。依据南海内部各坳陷盆地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海相边缘沉积相类型、古水深、钻井资料等能够依次重建南海特殊历史时期的古岸线位置,分析其变迁规律,并与古新世、始新世之交的高温事件,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全球气候变冷事件,渐新世—中新世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事件,中中新世早期气候回暖、全球海平面上升事件,上新世早期全球变暖事件,晚上新世北极冰盖形成等系列事件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古新世以来南海的环境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古太平洋板块在燕山期的俯冲后撤致使华南板块的大地构造背景由造山增厚转换为伸展减薄,但目前对于俯冲后撤的起始时间仍有争议,且针对扬子地块东南缘甚少有年龄数据来制约此次中生代构造属性的转换。本文对扬子地块东南缘下江群地层的变质矿物白云母开展~(40)Ar-~(39)Ar同位素测年研究,并分别获得(103±2)Ma和(102±2)Ma的坪年龄。结合已有研究数据,上述年龄表明扬子地块东南缘在早白垩世晚期(~100Ma)已完全转变为太平洋构造域,并由陆内造山转换为伸展扩张构造阶段。此时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已启动和逐渐东移,并最终导致华夏地块东部晚白垩世(~86Ma)大量花岗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太平洋西部海底沉积物的样品,是1978年12月—1979年7月,参加首次全球大气考察的《向阳红零九》号海洋科技考察船提供的。有关调查区的站位图及取样仪器,请参阅陈穗田等同志“西赤道太平洋海区底质调查简报”(海洋湖沼通报1980年第二期)有关部分。大洋沉积物中的铁、锰研究,不仅为成矿、找矿提供资料,而且对铁、锰元素地球化学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依据。所以,研究沉积物中的铁、锰不仅有其经济价值,也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颚类(Chaetognaths)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一个特殊类群,其种类和数量分布对探索海流和水团变化以及海洋食物链中能量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2011年4~5月在印度洋东北海域(80°E~98.5°E,5°S~6°N)29个站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毛颚类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毛颚类14种,以暖水大洋广布种为主,其中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太平洋箭虫Sagitta pacifica、飞龙翼箭虫Pterosagitta draco和凶形箭虫Sagitta ferox是调查海域的优势种。依据调查站位设置及环境特征,将调查海域分东部断面、赤道断面和西部断面。种数变化范围为5~14种,种数分布不均匀,东部断面每站一般低于10种,而赤道断面及西部断面的种数相对较丰富。毛颚类平均丰度为5.35(±2.82)ind·m-3,分布亦不均匀,西部断面的丰度比赤道和东部断面均高。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调查海域毛颚类可分3个组群(相似度水平50%),组群I包括11种,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种类,分布较广,而另外两个组群仅3种,主要出现在东部和西部断面的少数调查站;调查站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特别是西部断面站位之间的相似度70%。西部断面受沿岸水和涌升水的影响,出现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