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值此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喜庆的日子,特出版此专集,以志贺忱!趁此良机,我们谨向祖国的气象学者和高原气象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我国气象工作者对青藏高原气象的研究,也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了,早在3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在解放前二十多年发表的文章中,可惜只有可数的几篇是有关高原气象方面的。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高原气象研究工作随着整个气象事业的新生和前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50至60年代的一、二十年中,高原地区相继设立了大批气象站,经过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定时观测和实地考察(如对祁连山、珠  相似文献   

2.
《四川气象》2006,26(1):F000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是经国家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的国家级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我国专门从事高原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专业研究所,既是我国高原气象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又是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和四川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聘请了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作为指导专家,建立了高原气象开放实验室,实施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朱福康  黄福均  刘富明 《气象》1990,16(3):29-30
1979年5—8月国家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了首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它是我国高原气象研究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是我国高原气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跨部门、跨  相似文献   

4.
《高原气象》作为国内集中体现高原气象、大气科学及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载体,至今已创刊30年。本文利用文献数据库提供的详细信息,基于《高原气象》刊载论文的数量、学科分类、研究地域、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被引用情况、基金资助及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的量化年际分布,分析了该刊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变化,探讨了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组织机构分布、核心作者和学科资助基金的主要构成。结果表明,在30年中,《高原气象》的论文发表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这种增长趋势尤为明显;相关研究机构具有明显的学科相关性,西北地区较多;青藏高原、数值模拟和气候变化为该刊出现频次最高的3个关键词,自1991年至今,青藏高原和数值模拟基本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说明二者是《高原气象》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引文分析表明,《高原气象》刊载的论文被CSCD和SCI引用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不断提高,这进一步说明该刊的学科影响力在持续增强。另外,由于新兴研究力量的兴起和研究者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求,导致该刊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这对《高原气象》的持续发展和向国际推介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高文良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7,27(3):F0004-F0004
2007年9月,由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高原气象学委员会和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区域各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协办的“2007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在云南召开。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西南区域各省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气象台等单位的科研、业务、管理人员共七十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95篇。3位专家就青藏高原的地表地气相互作用研究、高原与亚洲季风变化、TRMM探测资料在高原降…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曾是气象学上的一个“谜”。多年来有很多人都企图揭开这个“谜”。解放后,为了促进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很多同志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工作,为我国高原气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青藏高原在我国境内,为我们提供了搞好高原气象科研工作的良好条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搜集1971年以后我国有关青藏高原气象科研的较完整的书目。近年来,零散的油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高原机场特有气候特点出发,阐述和分析了趋势预报作为一种具体预报方法,在高原机场气象保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作为今后高原机场气象保障的重要手段,提出趋势预报发布的一些具体经验,供在高原机场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牟艳彬 《四川气象》2007,27(2):26-29,31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原气候特征、高原机场天气特点以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介绍了高原大气科学研究的现状、高原机场航空气象服务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西藏高原三个机场航空气象保障工作进行了介绍、分析,望能对高原航空气象建设有所启示,对提高高原航空气象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原气候特征、高原机场天气特点以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介绍了高原大气科学研究的现状、高原机场航空气象服务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需求,从高原气象科学技术问题、高原气象前期科学试验、高原气象观测设计与站网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意义、技术关键和重点目标,提出了观测系统的布局思路和建设方案,为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提供观测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主编的,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的不定期刊物《国外气象参考资料》,已于1976年8月经四川省新华书店重庆发行所发行了第一辑。这一辑是由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二室编辑的,辑内共收有关高原对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13.
《青海气象》2009,(2):F0002-F0002
近年来,玉树州气象局在青海省气象局和州委、州政府领导下,全州气象职工发扬高原精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玉树气象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9210T程、自动气象站、单收站、L波段雷达等现代化项目相继建成,使玉树的气象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上级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指导下,玉树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最近公布了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00种“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高原气象》首次入选,名列第56位。这一结果是对1990、1991年中国出版的20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致灾标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西藏高原牧区的雪冻灾害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久我国畜牧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兴衰的重要因素。但过去对雪冻灾害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更缺乏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致灾标准进行探讨,并深入高原牧区实地调查,结合气象资料提出一套较客观较全面的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量化标准,为进一步做好牧业生产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气象》1975,1(10):15-16
唐古拉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以上,主要山系的分水岭正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分界线。世界上除了两个高山站外,海拔高于4,500米的气象站都分布在这一高原山区。 今年五月,我们访问了战斗在唐古拉山上的气象哨兵们,也有幸领略了沿途的高原风光。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的领导下,在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综合理事会、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分理事会的指导下,经过近3年的努力,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完成了结构调整、机制转变、人员分流、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任务,2004年10月14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组织的专家评估验收,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此,高原所正式跨入了国家级研究所的行列,开始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汤懋苍 《气象学报》1982,40(4):506-507
《气象学报》编辑部: 读了叶笃正、高由禧等先生所著《青藏高原气象学》后,本着求教的心情,有几个问题提出商榷,不对之处,请即指正。 一、第三章气压和风,在夏季平均气压场基本特征的论述中,认为高原南侧的高压带是高原热低压和印度低压的分界线。我同意这个分析,由于印度低压和高原热低压的扰动,使副热带高压在高原南侧发生不连续的现象,这在盛夏是很明显的天气过程。因此,这个南侧的高压带,实际上是两个季风热低压之间的相对高压区,并没有天气意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的领导下,在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综合理事会、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分理事会的指导下,经过近3年的努力,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完成了结构调整、机制转变、人员分流、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任务,2004年10月14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组织的专家评估验收,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此,高原所正式跨入了国家级研究所的行列,开始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10日,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1924年10月10日,蔡元培、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一批仁人志士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以“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发起成立了中国气象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