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初级生产光动力学及产品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运用14C同位素示踪方法现场研究了胶州湾四个季节浮游植物自然种群初级生产的光动力学特征和光合产品中颗粒有机碳(PPOC)和溶解有机碳(PDOC)的比例。结果表明,在冬、春季,网采浮游植物(Netphytoplankton,简记为Net-)和毫微型浮游植物(Nanophytoplankton,简记为Nano-)具有相对较小的光合半饱和常数(KI),而在夏、秋季,微微型浮游植物(Picophytoplankton,简记为Pico-)具有更小的KI.14C理论最大光合速率(Pm),在任何季节都是:Pico- >Nano- >Net-.Pm/KI的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表明光合效率具有同样的季节变化顺序。Pm/KI在不同粒级类群间的顺序为Pico- >Nano- >Net-,可见,浮游植物细胞越小,对光能的竞争力越强。光合过程中PDOC的释放主要受光控制,太强和太弱的光均会使光合产品中PDOC的比例升高,但除光抑制情况之外,PDOC的绝对释放量随光强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最近15年来积累了大量有关在海洋沉积盖层深部层位中,甚至在玄武岩基底内部,有微生物种群存在和活动的证据。由于所有这些钻探主要在太平洋中进行,它们大部分存在的位置都处在这个海盆内,并发现于海底以下达800 m深处的沉积物中。但是也有关于微生物普遍生活在印度洋近南极区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至菲律宾海域太平洋间过渡带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的构造解析,发现大陆至大洋间的过渡带岩石圈存在不同的结构样式和动力学型式,结合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其他标志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结构-动力学型式:盆岭结构伸展动力学型式(南海北部式)、弧陆楔状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台湾式)和沟弧盆结构-俯冲动力学型式(东海式)。在论述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三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岩石圈3种基本动力学型式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
5.
8.
9.
本文用四种方法计算了南海的岩石圈厚度,并建立了南海海盆的岩石圈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海海盆的岩石圈结构特征:即从海盆中部向南、北两侧,层3厚度、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逐渐增大,与地壳年龄呈正向关系。这表明,南海海盆有如大洋(大西洋)一样的形成演化机制—由正常的裂谷和扩张过程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南海成因机制及北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北部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特征。南海的形成演化动力学过程对理解该区地质、资源、环境等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开展的岩石圈热状态、流变学及南海成因机制和国际上伸展盆地成因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区的大地热流相对较高,平均为75 mW/m2,其中绝大部分为来自地幔热流的贡献。莫霍面温度亦较高,从陆架向海盆方向,深部地温越来越高。岩石圈具有温度高、强度低和强烈流变分层等特征,且下地壳表现为韧性流动变形。伸展盆地成因模拟研究已从运动学向动力学模拟过渡,并逐渐强调岩石圈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目前对南海成因机制的理解仍存在争议,大陆裂解过程中岩石圈热-流变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是控制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因素,对南海形成中岩石圈的热-流变学结构随时间的演化过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海洋动力学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单因素(潮汐、河流、波浪、风暴潮及风等)分学科研究逐渐发展成在各因素深化研究的同时向多因素的耦合作用研究。灾害性的强海洋动力过程实际上是风、浪、流、潮及风暴潮共同作用在同一水体中的过程。因此,只有研究它们相互的耦合作用物理本质,才能了解强动力过程的真实状况,才能有效地研究它们对周围环境的真实作用过程。如海洋动力灾害的形成就是由暴风、风暴潮,大浪天文潮及环流等诸因素综合形成在同一水体中,对受灾体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海洋的综合动力过程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而这一综合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与营养盐结构有关,不同形态氮可能会影响优势种生长从而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本文针对莱州湾硅藻向甲藻潜在的种群演替问题,通过船基围隔生态系现场氮加富培养实验,研究NO3-N、NH4-N、陆源有机氮(DONts)和藻源有机氮(DONss)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3-N、NH4... 相似文献
19.
20.
海洋平台结构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为结构系统可靠性方法与结构损伤冗余设计的一个合理延伸与综合,结构风险评估与决策技术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新方法。本文讨论了海洋平台结构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涉及了结构风险评估的几个基本方面,为进一步进行详细研究确立了一条主线。本文还对导管架式平台的结构风险评估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