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古地磁学的研究已成为人类了解地球演化的一种手段。过去磁场的记录: 岩石的磁化强度记录着岩石获得磁性时的地磁场方向。我们借助于它可了解过去地磁场的性质,确定取样处过去地磁场的磁极。古地磁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测定原生磁化强度。次生磁化强度本身意义不大,但它可帮助把岩石磁化历史与地质历史结合起来进行古地磁解释。古地磁地层厚: 地磁场的翻转是形成古地磁地层学的基础。因为全球磁场同时翻转,提供了全球时间界  相似文献   

2.
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是一种以古地磁学为基础,结合同位素年代学和地质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这一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提供古代的物理信息和具有全球等时性的特点,它还是在研究古代地壳块体或板块间的相对运动中,能提供定量数据的唯一方法。因此曾有人把它比作前寒武纪陆壳演化研究中的“黑匣子”。为此前寒武纪古地磁的研究资料越来越受到了各国地质—构造学家们的重视,认为这些成果对了解地壳的早期演  相似文献   

3.
粤北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北山字型构造,位于广东北部,纵横粤北全区,是本区的重要构造形迹,它的存在与否将关系到本区构造体系的划分,以及成矿规律,控矿构造的研究。为此,我们采用古地磁学的方法对粤北山字型构造进行研究,为其存在与否提供古地磁依据。  相似文献   

4.
尹济云 《云南地质》1992,11(1):39-46
在古地磁研究中,次生剩磁往往被作为“有害组分”而剔出。本文为了说明次生剩磁的利用。笔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对云南不同时代地层的1238个古地磁样品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曾遭受过多期重磁化作用,其中全新世和始新世时期的重磁化影响面最大。始新世产生的与印度次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有关。本成果为了对云南的古地磁次生与原生剩磁的辩别提供依据,也为次生剩磁的应用开拓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述评:Rodinia超大陆拼合和裂解的古地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期,关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问题,随着地质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提出新的见解。Weil等(1999)重新汇编了劳仑、波罗的、刚果、圣弗朗西斯科和卡拉哈里克拉通1100-800Ma定年较好的古地磁极,并做出新的重建。南美(圣弗朗西斯科)首次获得古地磁重建位置。Powell等的研究使卡拉哈在Rodinia的位置更加清晰。东冈瓦纳(澳大利亚、大印度、南极洲)的古地磁研究更加深入,厘定了澳大利亚与劳仑裂解发生在750Ma前,不是先前的720Ma。地质和古地磁研究认为南极洲东部不是一个完整的大陆块,而是由三个古陆块组成。大印度(包括印度、马达加斯加等) 也离开澳洲。这动摇了东冈瓦纳为统一的古大陆的假设。西伯利亚在Rodinia中的位置也在争论之中,依据古地磁至少有三个位置。总之,关于Rodinia超大陆构成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更可靠的古地磁证据支持;同时新元古全球统一超大陆的存在也受到质疑。文中重点评述Rodinia超大陆拼合和裂解的古地磁检验,以及以此进行的全球主要大陆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代古地磁研究现状的分析及今后前景的展望,本文着意深化古地磁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中可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强化选用古地磁数据必须把握其可靠程度的科学意识。本文强调,对古地磁学及其物理化学基础的岩石磁学,急切需要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开展高水平的理论与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及其周边古地磁研究与盆地形成演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在综合研究前人古地磁成果基础上,对新藏公路、中巴公路沿线、康苏、托云及库尔干等地进行了以古地磁为主的综合地质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库尔干,康苏,托云,中巴公路沿线的奥依塔格、明铁盖,新藏公路沿线的库地、麻札、康百瓦—红柳滩、奇台达坂、甜水海、岔沟口、空喀山口、库尔那克堡和班公湖等地区有关地质年代的古地磁新成果。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同位素测年等新的研究成果,对地层划分进行了修正。根据收集的塔里木地块数百个古地磁数据及本次研究成果,按新的地层划分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统计,获得了塔里木地块综合古地磁极34个,建立了塔里木地块震旦—第三纪综合古地磁极移曲线。为探讨塔里木地块古环境、古气候变迁和油气开发提供了古地磁依据。通过对塔里木磁性地层资料综合整理、分析,对侏罗—白垩纪地层界线划分、二叠—三叠纪地层界线划分进行了探讨,并对泥盆纪、震旦纪地层磁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在前人同位素研究基础上,补作了少量同位索研究工作,获得了新藏公路新生代火山岩、花岗岩及托云地区火山岩测年成果,为地层划分及构造演化探讨提供了依据。据航磁资料,塔里木地块划分成三个性质不同的地体:巴楚—塔克拉玛干地体;库鲁克塔格地体和阿克苏—车尔臣河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m组古地磁方向或士古地磁极数据,采用数学分析原理,提出了一种综合研究二人在关系的简单方法。在我们所应用的m组数据中,数据差别很大,每组的合成向是也未知。采用费歇尔分布的数值分析表明,若给出一组适当的平均值,即使这组数据的精度变化很大,也会获得极为可信的值R。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块大兴安岭地区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块大兴安岭地区古生界泥盆系,奥陶系及岩体的古地磁研究,结合已有的古地磁研究成果,发现奥陶纪时,东北地块,东北地块,西伯利亚地块,华北地块很接近,表明三者此时可能为联合古陆,泥盆纪时,东北地块快速向南向北运动,导致三者之间的分离,至晚二叠纪,东北地块靠近华北地块而远离西伯利亚地块,至晚株罗世-早白垩世,三者又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地史时期古地磁场的性质问题很早以前就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大量的世界性的古地磁研究证实了磁场的倒转是全球性的周期性现象,而且几乎整个显生宙都很明显.由于这种现象是世界性的,有一定的时间范围,所以同一时代的岩石就具有相同的极性.只要准确地测定岩石的同位素年龄,获得古地磁场正向、反向的时间序列,即极性年表,就能应用于地层划分和对比.目前古地磁研究已成为研究地层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物理系岩石磁学及古地磁实验室于1986年底建成,并已正式投入使用。它现在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测试功能最全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前言国外运用古地磁学除在研究地质年代学、地层学和大地构造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外,在预测矿产,研究矿床成因及磁测资料的地质解释方面,也获得某些可喜的成果.古地磁学将有可能成为地质找矿中的一种工具.我国把古地磁用于地质矿产勘探方面所做工作还不多,这里介绍的鞍山弓长岭铁矿区所做的古地磁工作,虽获得了一点效果,但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古地磁研究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地磁学在定量研究地质问题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古地磁场是目前唯一能被直接测定的保留了地质历史时期地磁场的主要参数。通过高密度采样和高精度测试获得高质量的基础数据,运用最新统计检验方法对多种磁性分量进行多重分析,各种特征分量可定量地反映出采样区的古地理位置和古环境及其后期的构造单元变化状况。“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国家攻关项目“塔里木盆地次级构造单元和区域构造的古地磁研究”(编号:85-101-01-19)和“塔里木盆地深部构造和板块构造特征”(编号:96-111-01-01-01)…  相似文献   

14.
古地磁学是研究地质历史上地球磁场强度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其核心是岩石中富含若干的磁性矿物。通过测定其保存的剩磁强度和方向等,可计算获得岩石形成时的初始磁性强度和方向,从而为约束岩石形成时的古磁极位置、形成时代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等研究提供证据。矿石作为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岩石,对其进行古地磁研究可为矿床的"源—运—储—保—变"等过程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现有关于矿床古地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通过矿物的退磁参数限定其形成时的磁化年龄(矿床定年),二是通过磁组构信息获取矿床形成后的构造应力场变化(矿床保存变化)。需要指出的是,矿床古地磁学的研究一定要立足于地质事实。由于地质产状和围岩蚀变对磁性参数的影响极大,在进行矿床地磁数据处理时一定要慎重,并与磁性地层学互相印证,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磁性参数,从而为约束矿床成因提供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15.
前寒武纪古地磁学的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寒武纪的地磁场与显生宙相比,具有强度大,极性反转频率低、长期变化小的特点。变质作用能引起磁性矿物的转变。所以前寒武纪变质岩的古地磁学研究是可行的,它能促进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沉积学的研究,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古地磁学在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供大家参考。 1.古纬度测量古地磁研究可以为古地理环境分析提供定量的古纬度值,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也是沉积学应用古地磁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用古地磁方法可以简便迅速地得到定量的古纬度值及其长期变化。将岩石样品进行退磁分析处理,得原生磁化方向,就能获磁倾角I和磁偏角D,依据公式tgI=2tgP,即可求出古纬度P值。  相似文献   

17.
闽粤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地磁学数据具有廊的重合性,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地磁倾角42.9°,地磁极位置北纬79.4°,东径210.3°;广东;古地磁偏角10.7°,古地磁倾角44.0°,古地磁有位置北纬80.1°,东径193.4°,该古寺磁学数据反映了中国华南地区自晚白垩世至今曾经厍过  相似文献   

18.
古地磁研究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本世纪40-50年代古地磁学科创立之初,李四光教授就敏锐地预见到,新兴的古地磁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问题时可能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古地磁学是五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年轻学科,它是通过测定岩石剩余磁化强度来研究史前地质时期地磁场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在五、六十年代,海底条带状磁异常和视极移曲线,使古地磁为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根据,奠定了板块运动的理论基础。此后,古地磁学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并在地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第四纪沉积物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XIII届INQUA大会古地磁专题讨论会共收到论文摘要80余篇,其中40多篇在大会上宣讲或以墙报形式展出。这些文章内容丰富,研究的领域宽广,主题有磁性地层学(古地磁年代学),磁化率与古气候变化,磁性矿物与古环境等。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