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国内外各类实验室先进的建设与管理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对实验室基础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安全卫生管理、设备仪器建设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8月29日正式接受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验收会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张峰主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符淙斌院士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两年来实验室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健全了领导班子、确定了关键岗位、成立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及顾问专家组,完成了实验室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定;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书中的基本科研能力建设任务,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3.
我校实验室装修、环境改造与配套建设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建设与学校定位紧密相连,技能培训是实验室建设的第一选择,实验室装修、环境改造和配套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实验室在装修、环境改造和配套建设中材料的选择是否环保、电器电料的安全性、产品指标的先进性、能否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直接关系到使用效率、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也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本校信息安全实验中心的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案,列出了一些实验项目,这些对高校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6年实验室成立了能力建设专家组和实施小组,并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秀骥院士、陈联寿院士及卞林根副院长为能力建设专家组顾问。经过一年努力,实验室基本能力建设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6.
2011年,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推进实验室改革发展,编写完成“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化改革方案”并上报中国气象局。在灾害天气遥感监测、数值模式研发、灾害天气结构和机理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预期的进展。积极推进第3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加强实验室业务系统数据支持平台和青藏高原、暴雨观测外场试验基地建设,雷达监测等方面的成果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改造建设中按照现代防雷体系分级防护的要求,从直击雷、电源系统、信号系统、屏蔽、等电位连接及接地等方面进行防雷设计,以期做好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保护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气象部门自动站广泛应用而其检定校准系统滞后的状况,提出建设省级自动站实验室检定系统的方案,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改革和科研取得双丰收的一年。在巩固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推进业务型科研单位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强风暴实验室和数值预报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和申报的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评审。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公共教学实验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化教学改革和调整学科结构为基础,打破以课程设置实验室的条块分割局面,在实验室体制的建设上实行集中管理,建立公共教学实验中心,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气象部门自动站广泛应用而其检定校准系统滞后的状况,提出建设省级自动站实验室检定系统的方案,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2010年4月受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并获得好评。评估专家对实验室的评估意见如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6日08:3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召开。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王辉副院长参加了会议并向研究生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近年来开展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有关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八条轨道建设情况,同时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近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状况以及科研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目前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的三个业务轨道建设情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学科点建设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总体情况,使新入学的研究生对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有一个整体了解。为鼓励…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西北区域各省(区)气象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能力,2014年宁夏气象计量检定所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开展温度、湿度、气压3个要素量值比对工作。比对采用圆环形路线,比对样品选用自动气象站传感器。参比实验室按照规定的比对方案对比对样品进行比对实验及不确定度评定,主导实验室对比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采用归一化偏差方法分析评价比对结果。比对结果:温度与气压实验室比对结果满意,湿度实验室比对结果较满意。参比样品的比对数据真实,结果可信,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西北区域各参比实验室的检定/校准水平及气象计量标准装置的现状,有效识别了参加量值比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实验室检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象计量检定机构组织和实施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在编制比对方案、参考值来源、结果评价方法、比对报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气象计量实验室能力。通过开展气象计量实验室间的比对工作,确立气象计量检定机构在社会上的专业计量检定地位。比对是验证实验室测量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了2011年由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气象专业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国家气象计量站为主导实验室开展的大气压力量值比对。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共计8个,比对方式采用了星形比对方式,比对结果的评价采用归一化偏差值方法,比对结果表明所有参比实验室所声明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王涓力 《干旱气象》2003,21(4):88-88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在中国气象局、甘肃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牵头联合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申请“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14日。甘肃省科技厅领导和专家组对“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进行论证,论证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三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实力雄厚,在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领域开展合作很有特色和优势,完全达到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目标,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将使国家资源和投资发挥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理实验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物理实验室就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1年,我校通过了江苏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就加大了对实验教学设施建设和实验课程改革的力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邓志文  乐兵  程德美 《气象》1985,11(3):49-51
北京气象学院的前身是北京气象专科学校,1955年1月经政务院正式批准组建成立,它是我国气象教育史上第一所中等气象专业学校。 北京气象学院的发展建设经历了筹建和突击培训、中专、专科及学院建设四个阶段。三十年来,学院为气象部门和其他部门培养了各类毕业生共6020名。在这些毕业生中,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气象业务技术的骨干力量。 为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级气象技术人才,北京气象专科学校于1984年二月报经教育部批准改为北京气象学院。国家气象局确定学院任务是“应兼负本科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双重任务,以在职干部的高等教育为主”。学院设气象和大气物理两个专业,规模600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大专生。学院现在已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师资力量。学院图书馆现有藏书4万余册。学院有物理实验室、大气物理实验室、实习台、观测场、电子计算机室、语音室和电化教育等设备。学院从1984年起成立了气象高等函授中心,并在北京等六省市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