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REM模式对0604、0605号台风的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颖  李俊  廖移山  张兵 《气象科技》2008,36(1):8-14
卫星资料已大量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占据了所用观测资料的主体并对数值天气预报效果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一方面在努力解决受地表辐射、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观测资料的同化问题,以充分利用现有卫星资料并发挥其效能,同时发展适应伴随全球观测系统建立而带来大数量和多种类新类型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文章介绍了为满足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同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而建立的两个卫星资料同化研究中心(JCSDA:Joint Center of Satellite Data Assimilation和NWP SAF:Satellite Applications Facility for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的基本情况,并简要讨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C/S模式的气象资料自动下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宝  侯方 《气象科技》2010,38(5):609-612
我国各级气象台站主要应用PCVSAT单收站系统接收气象卫星广播资料,单收站系统一但发生故障就会影响气象资料的正常接收,导致气象资料缺失。为了确保在单收站设备发生故障时也能及时、完整地接收气象资料,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了一套气象资料自动下载系统。系统基于现代化的宽带网络传输体系,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构建,当单收站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用该系统可以及时、快速、完整地补全缺失的气象资料,没有安装单收站的气象资料用户也可以应用该系统实时接收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3.
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数值偏差和缺测严重影响了资料的应用,该文以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4个乡镇资料为例,以气温为切入点,研究空间插值法在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对比插值和实测值,研究解决实测资料的去伪和补缺的方法,为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能应用于气候分析和农业气象研究提供基础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气象》2013,(5):658
《2012年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交流论文集》杨军主编该书内容包括卫星资料在天气、气候、数值预报、农业、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卫星资料处理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总结和讨论。这些内容对进一步推动和提高我国卫星资料特别是风云卫星资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往气候资料已不能满足不断拓宽的服务需要,研制了“实时资料气候应用系统”软件。该系统包括实时资料接收、实时资料加工处理和提供气候应用产品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重点应用齐齐哈尔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着重分析了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岭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回波特征。指出在大尺度环流条件下,卫星云图资料和雷达资料的综合应用分析,对中小尺度天气有很好的监测作用,可以充分完善短时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气象》2012,38(9):1160
全球气候系统卫星遥感导论——气象卫星资料的多学科应用陈渭民等编著21世纪以来,卫星探测数据应用已经进入跨学科研究的新时代,卫星资料的应用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基于地球环境的变化及其研究的进展,在讲授气象卫星资料多学科应用课程近20年的基础上,通过多年资料收集编写了本书。本书可供大气遥感、陆地和海洋遥感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遥感工作的科研人员参考使用。16开定价:84.00元  相似文献   

8.
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卫星资料已大量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占据了所用观测资料的主体并对数值天气预报效果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一方面在努力解决受地表辐射、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观测资料的同化问题,以充分利用现有卫星资料并发挥其效能,同时发展适应伴随全球观测系统建立而带来大数量和多种类新类型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文章介绍了为满足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同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而建立的两个卫星资料同化研究中心(JCSDA:Joint Center of Satellite Data Assimilation和NWP SAF:Satellite Applications Facility for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的基本情况,并简要讨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如何把多普勒雷达资料应用到数值模式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为进一步拓展多普勒雷达资料应用的领域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应用本地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青岛市气象局建立了以图形工作站为交互平台的短期预报资料综合应用系统.系统采用0racle数据库技术、Web技术及Java、ASP编程语言,实现了本地探测资料、部门共享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等不同来源的数据集中显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探测资料种类繁多,资料发送方式多种多样,为了保证某种探测资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授权使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加密和解密技术。在星上,对将要传输的数据通过分配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处理;在地面,只对授权用户分配解密密钥,保证授权用户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处理,把数据恢复为可用状态。本文介绍了应用在新一代气象卫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解密算法,并讲述了应用软件实现地面解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KDD)和数据挖掘 (DM)的基本概念和处理过程 ,然后分析了数据挖掘所使用的方法 ,讨论了数据挖掘的应用 ,并给出了应用于气象领域的数据挖掘工具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A new data insertion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Derber and Rosati ocean data assimilation(ODA) system,a system that uses a variational scheme to analyze ocean temperature and provide ocean model corrections continuously.Utilizing the same analysis component as the original system,the new approach conducts analyses to derive model corrections intermittently at once-daily intervals.A technique similar to the Incremental Analysis Update(IAU) method of Bloom et al.is applied to incorporate the corrections into the model gradually and continuously.This approach is computationally more economical than the original.A 13-year global ocean analysis from 1986 to 1998 is produced using this new approach and compared with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one.An examination of both analyse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shows that they have qualitatively similar annual and interannual temperature variability.Howerver,the new approach produces smoother monthly analyses.Moreover,compared to the independent observations from current meters,the new equatorial current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analyses,not only in maintaining the mean state but also in capturing the annu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4.
为收集管理应用新型地基遥感设备观测的海量、多源、实时数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设计并搭建了超大城市观测数据系统平台。系统基于主流Web开发技术和分布式列存储集群方式MySql数据库,具备数据实时传输、监控、存储、分析、显示和共享等功能,实现了新型地基遥感观测数据管理规范化、产品服务多样化、资料共享便捷化。该系统平台既提高了新型地基遥感设备数据的支撑保障能力,同时分钟级廓线数据产品满足了短临天气预报对实时数据的高时效需求。目前,平台已在部分城市中推广应用,为地基遥感设备业务化运行提供全面的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5.
雷达站网资料在长江流域暴雨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阮征  邵爱梅 《气象科技》2004,32(4):237-241,i001
阐述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网资料拼图技术在长江流域暴雨试验中的应用,内容包括雷达基数据的处理转换、站网资料的一致性处理方法、不同波段雷达资料的拼图策略、风场反演、结果的综合显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雷达站网综合拼图软件系统,利用该系统对2001年、200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试验期间的雷达组网中不同型号雷达的探测基数据,进行了资料处理转换和站网综合拼图。  相似文献   

16.
新建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方法设计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随着观测系统的加强,中国陆续出现许多新建的地面台站、地面自动观测站,但对这些新出现的台站由于缺少长时间序列的历史观测资料,无法通过本站观测统计分析建立质量控制技术.本文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基础上,将全国地面观测站按照地域和气候特征分为8个区域,利用过去25 a存档的地面观测资料建立一套适合于新建地面自动站资料控制技术,对气压和温度采用极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和空间一致性检查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并利用该质量控制技术对华南、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地区2005年地面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将有问题的资料标识出来,可为新建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质量保障.不同区域的资料质量控制检查需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划分和统计,这样更能保障质量控制后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截至目前,欧洲气象卫星组织新一代"Met Op"系列卫星搭载的先进的ASCAT散射仪所观测的土壤湿度数据在我国尚未得到应用。本文拟通过使用NOAA的先进算法处理ASCAT土壤湿度数据,并开发干旱预报系统以用于监测新疆土壤水分来预测其干旱情况。文中首次使用ASCAT土壤湿度数据、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新疆干旱监测中,为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开发出新的干旱预报系统对土壤水分等级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其中新设计的干旱指数-Met Op卫星反演的土壤湿度距平百分数可以有效提高干旱监测的时间精度,便于更好地开展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孟茹 《山西气象》2006,(3):31-32
2006年5月27日,全国第一个新一代气象数据卫星接收站在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投入业务试运行,该系统采用的是D V B传输协议。DVB-S(Digital Video Broadcastby Satellite)气象数据接收站在山西省的成功安装,标志着我国新一代气象数据卫星广播系统建设工作拉开了序幕。该系统的业务化运行将大大增加气象信息的数据量,提供高质量的流媒体广播,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时效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新系统运行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19.
HIRS/2 亮温直接应用于数值预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极轨卫星HIRS/2探测仪的高分辨率亮温资料,经过定标、定位和其它一些预处理后,不经过反演,直接和其它观测资料一起用最优内插(OI)方法进行分析,给出数值预报初始场,并用国家气象中心的准业务有限区预报模式做预报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数值预报中直接使用亮温比使用反演资料更好。  相似文献   

20.
This analysis presents a new set of scalings for sea-breeze circulations. The scales are based on surface-layer turbulent fluxes of sensible heat and momentum, thus avoiding the use of exchange coefficients. Nondimensionalization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using the new scales, results in four dimensionless governing parameters, two of which are new. A data set consisting of 36 profiles of atmospheric variables during pure sea-breeze circulations is presented. The data are used to generate scaling laws for dimensionless sea-breeze depth and strength in the form of products of powers of the governing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These scaling laws are used to nondimensionalize individual velocity profiles, which are composited to present a universal dimensionless sea-breeze velocity profile. The scaling laws, applied as a diagnostic scheme,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urnal evolution of the depth and strength of sea breez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