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实际上是在选定的适宜场地上采用工程原理设计,将废物分层碾压填埋,以最大限度地和生物圈相隔离,即给固体废物寻求一个合适的最终归宿。处置场选址及场地岩土工程设计,必须和拟处置的废物的污染能力相适应。南加利福尼亚管理法规规定,废物按其污染能力分为三组,相应的处置场主要按水文地质条件分为三级8类。本文介绍了上述分类的具体细节要求,以期对我国刚刚开始的固体废物处置研究与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荣 《世界地质》2001,20(1):62-65
在介绍危险性废物的概念,种类等基础上,对我国危险性危险性废物的处理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废物的产生,处置结构和废物流等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未来我国危险性废物处理处置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3.
钒矿开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处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钒以钒铁、钒化合物和金属钒的形式广泛应用于冶金、宇航、化工等工业部门.随着钒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全球钒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钒矿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钒矿开发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一直制约着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四川省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去向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置状况,对四川省固体废物的综合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管理的原则和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小平  张丙珍  韩明 《地下水》2008,30(4):117-118
污水厂污泥是城市综合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浓缩,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方式及其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据1987年8月底前统计,全世界已有407座核电机组在26个国家和地区运行,总装机容量达3×10~8Kw,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以上。因此,核废物的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核废物管理包括处理和处置两部分。处理指针对处置方案所采取的分离、焚烧、压缩、固化、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环节;处置是为处理好的核废物选择、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的地质处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垃圾)是国际上现代化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固体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这一领域是环境工程与水资源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城市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已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数量增长很快。如何处理庞大的城市垃圾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垃圾的现状和目前国际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波  吕鸿雁 《地下水》2005,27(3):202-203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伴生物,若不加以妥善处置,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污泥处理处置的目的是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最终处置.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最终处置的方法及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大多烽国家都是采用深部山地工程的方法处理玻璃固化后的高放废物,而俄罗斯则采用深孔方法直接处置部分高放废液。该法在俄罗斯已有40年的开发研究历史,主要应用于中低放废液的处置,并取得一定经验。本语文扼要介绍该法的由来、研究概况2、处置原则和要求,处置工作的阶段性和处置所需的设施等。并与国内外已开展的处置中低放废液的水力压法进行了对比,最后,介绍了俄罗斯的3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处置与利用是现代化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工程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佳木斯城区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该城市的固体废物堆放现状,列举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分析对其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机理,最后讨论了处置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悬板开孔对排沙漏斗流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沙漏斗的水沙分离性能取决于其流场特性,为了弄清楚悬板开孔对流场特性的影响,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悬板溢流段和非溢流段同时均匀布孔、仅在非溢流段布孔和无孔时的排沙漏斗流场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布孔位置不影响涡流性质但影响其强度,均匀布孔时涡流强度最小,不利于水沙离心分离;②无孔和仅在非溢流段布孔时的流场特性有利于泥沙径向输移、沉降和排出,均匀布孔径向速度和二次流流速减小不利于泥沙输移和排出;③仅在悬板非溢流段布孔时悬板表面速度大于其他方案,泥沙不易淤积于悬板。为减少悬板上的泥沙淤积量且同时要保证较高的泥沙截除率时可采用仅在悬板非溢流段布孔的方案优化悬板体型。  相似文献   

12.
环境硒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本文概述了环境硒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硒富集植物的应用、富集硒的机理及生物技术对它们的改造。指出了当前研究在硒富集植物富集机理及田间应用时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如何进一步寻找和使用生物技术培育硒超富集植物、探求富集机理和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3.
排沙漏斗的水沙分离性能取决于其流场特性,为了弄清楚悬板开孔对流场特性的影响,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悬板溢流段和非溢流段同时均匀布孔、仅在非溢流段布孔和无孔时的排沙漏斗流场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布孔位置不影响涡流性质但影响其强度,均匀布孔时涡流强度最小,不利于水沙离心分离;②无孔和仅在非溢流段布孔时的流场特性有利于泥沙径向输移、沉降和排出,均匀布孔径向速度和二次流流速减小不利于泥沙输移和排出;③仅在悬板非溢流段布孔时悬板表面速度大于其他方案,泥沙不易淤积于悬板。为减少悬板上的泥沙淤积量且同时要保证较高的泥沙截除率时可采用仅在悬板非溢流段布孔的方案优化悬板体型。  相似文献   

14.
混凝剂处理钻井废泥浆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烧杯搅拌实验对混凝剂处理钻井废泥浆液进行研究,从混凝剂适应p H值范围、混凝效果、沉降速度三方面研究比较,找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混凝剂,并分析了影响混凝剂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混凝剂的最佳投放剂量。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酯的分子结构对酯基钻井液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分析脂肪酸酯分子中酯基基团数、饱和度、分子构型、分子量大小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基础上,选取了6种饱和脂肪酸酯作为研究介质,测试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介质的粘度与密度,分析了影响介质粘度与密度的机理,得出了在低温下介质的粘度大小主要取决于脂肪酸酯中脂肪醇分子链的长度。介质密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脂肪酸酯的分子量,与脂肪酸酯中酯基的位置、α氢的活泼性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6.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宗发 《贵州地质》2006,23(4):319-322
笔者认为,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在进行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不要采用“禁采区”,建议采用围护带;在现行“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应根据各个矿山的具体情况可适当扩大围护带宽度,但不宜超过30m;在计算煤(矿)层顶板安全厚度的系数取值时,应考虑煤(矿)层倾角和围护等级;只有考虑了这些因素获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才具有适用性,才能真正为矿山设计和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身份认证,已成为信息安全与电子商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PKI技术作为安全的基础设施,可以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一系列的安全保证。在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PKI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以及PKI安全体系进行了探讨,说明了PKI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作用及应用特点,并重点分析了基于PKI的安全协议的组成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的降噪理论,研究了水下舰船辐射噪声的被动声纳降噪问题。通过对船辐射噪声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对比了不同方法对舰船辐射噪声信号降噪的效果,并利用各种小波基和采用不同阈值条件下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效果。该研究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小波包软阈值去噪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被动声纳降噪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黄河干流兰州站与花园口站年径流序列协整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整理论是经济计量学中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常用的一种理论,具有模型可靠的优点。将其引入河川径流序列分析中,以黄河为例,通过单位根检验,获得平稳的河川径流序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用于描述流域上下游径流间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弹塑性分析的堤岸分期施工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堤岸结构分期施工的特点,以有限单元法为分析手段,取用土体为Mohr-Coulomb模型,基于弹塑性算法,分析模拟了堤岸分期施工的整个过程.同时作为对比,将分期施工的堤岸转化为等效荷载作用于地基土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两种方式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期施工模拟的方式更接近于实际,其结果用于设计和施工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