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笔者曾探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演变及其与渔业的关系。指出,非厄尔尼诺年,夏季在该渔场存在多处上升流,渔业丰收;反之,在厄尔尼诺年,夏季仅存在单一上升流,渔业歉收。厄尔尼诺现象既然会引起上升流结构如此变化,它与变性水团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关系呢?我们根据1975~1976年闽南—台湾浅滩温盐调查资料,并参照一些有关历史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林元烧  江素菲 《台湾海峡》1996,15(3):299-304
本文首次报道1987年11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采获的9种叶状铒1鳗,它们分别属于3个科;鸭嘴鳗科3种,锯犁鳗科1种,蛇鳗科5种。文中描述、比较了研究叶状仔鳗的主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6个航次采集的浮游软体动物,初步鉴定44种,以马蹄(?)螺、棒笔帽螺、尖笔帽螺和蝴蝶螺为该海区的优势种。本文研究了它们的季节变化,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并讨论了它们与上升流及其他水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立哲  李复雪 《台湾海峡》1995,14(2):144-149
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获得83种多毛类,隶属于35科67属。欧努菲虫(Onuphis eremita)、锥唇吻沙蚕(Glycera o-nomichiensis)、拟特须虫(Paralacydonia paradoxa)和滑指矶沙蚕(Eunice indica)等出现频率较高。马氏独毛虫(Tharyx marioni)、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多齿全刺沙蚕(Nectoneanthes multignatha)和梯额虫(Scalibregma inflatum)密集地分布于局部水域。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年平均生物量为1.13g/m^2,年平均密度为25个/m^2,均低于台湾海峡北部、东山湾湖下带和大亚湾等水域。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表现为低多样性特征。这些分布特征取决于底质类型,该海区沉积颗粒较粗,不利于多毛类繁衍。海流和水团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钒  杨尧 《热带海洋》1994,13(4):41-47
1987年12月-1988年11月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海区的海水N/P比值的空间分布与水团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各水团的N/P比值不遵守Redfield常数15:1,并且在水团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研究水团的人布及划分中,N/P比值可作一较好的参考值。闽沂沿岸水、次表层水和中深层水的N/P比值大于15:海峡南部混合水、海峡暖水、夏季近岸涌升水和浅滩南部  相似文献   

6.
徐立 《海洋科学》1992,16(3):66-66
由洪华生等著的文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文集反映了1987~1989年厦门大学海洋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福建海洋研究所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联合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进行调查的研究成果。录用77篇论文,计103万字,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根据聚类方法,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变性水团进行划分,本海区共有6个变性水团。讨论各个变性水团在不同季节消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1987年12月—1988年11月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海区的海水N/P比值的空间分布与水团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各水团的N/P比值不遵守Redfield常数15:1,并且在水团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研究水团的分布及划分中,N/P比值可作一较好的参考值。闽浙沿岸水、次表层水和中深层水的N/P比值大于15;海峡南部混合水、海峡暖水、夏季近岸涌升水和浅滩南部涌升水的N/P比值小于15。前者主要是入海径流及有机体的充分分解所致,后者则为浮游植物对NO3-N和PO4-P的大量吸收及NO3-N和PO4-P再生速率上差异的结果。本文还讨论了水团的分布对营养盐和叶绿素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洪华生 《海洋科学》1990,14(5):73-73
1990年5月7日至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厦门大学共同主持召开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课题评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8个主要海洋研究、教育单位的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地质和渔业等学科的专家,其中有高级职称的38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是我国包括学科较多的一次上升流区生态系综合调查研究,其广度和深度与以往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有发展和创新。整个课题的  相似文献   

10.
杨圣云  丘书院 《海洋学报》1997,19(5):103-109
通过对闽南-台湾浅渔渔场蓝圆Shen春季生殖群体计数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比较,并结合生物学特征,产卵场,洄游以及海洋环境等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 南-台湾浅滩渔场春季蓝图圆Shen是分批进入渔场内。  相似文献   

1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微型硅藻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健  程兆第 《台湾海峡》1998,17(2):124-128,T001
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微型硅藻时,鉴定出14个在我国首次的种类,它们是: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分岐双壁藻(Diploneis divergens)、槌棒脆杆藻(Fragilatia opephoroides)、微细脆杆藻(Fragilaria atomus)、折断舟形藻(Navicula fracta)、虫瘿舟形藻(Naviculaga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7年12月,青岛海洋大学东方红调查船所获得CTD资料,对闽南—台湾浅滩海区冬季温、盐度铅直向结构作初步分析研究后,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沿岸型;第二种类型是台湾浅滩上升流型;第三种类型是在台湾浅滩南部盐脉动温跃层型;第四种类型是深海温盐细微结构型,也可细分为深海(1)型和深海(2)型。  相似文献   

13.
杨圣云  丘书院 《海洋学报》1997,19(5):103-109
通过对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蓝圆春季生殖群体计数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比较,并结合生物学特征、产卵场、洄游以及海洋环境等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春季蓝圆是分批进入渔场的,在该渔场,春季至少存在两个群体,它们的形态学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胸鳍上.第1群体的胸鳍鳍条数为22.61士0.0838,第2群体的胸鳍鳍条数为22.36±0.0846.第2群体的丰满度和个体比第1群体稍小.  相似文献   

14.
陈水土 《海洋学报》2000,22(4):51-59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研究(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及台湾海峡上升流区研究(1987年7月至1988年7月)结果表明,各种形态磷含量变化对上升流生态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以涌升水体中有机、颗粒形态磷和溶解无机态磷的相对比率来表示上升流水体的老化程度,即上升流水体老化指标(AIU)为(DOP+PP)与(DIP+DOP+PP)之比值.研究资料表明AIU这一表达式对于上述两上升流区是合适的,海域AIU的季节性变化与其近岸上升流的消长变化规律相一致.AIU较小的区域,其水体为新涌升水,与上升流中心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琼海沿岸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海洋水文调查和海洋站资料分析了海南岛琼海沿岸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升流发生在4~9月,6、7月最强,出现范围在18°30’~20°N,111°30’E以西近岸,其强度各年不一,1978年较弱。西南季风的作用是上升流产生的主要物理机制,估算的流速为4.51×10(-3)m/s。上升流位置大约在清澜渔汛的传统渔场作业区,该区竹鱼、鲐鱼、蓝圆等鱼类的渔获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水美  杨圣云 《台湾海峡》2006,25(3):374-380
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90~2002年的渔捞记录,研究该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中上层鱼类蓝圆鲹和鲐鱼年间数量变动具有时间同步的特征,年均网次产量显著相关.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分布差异表现在:蓝圆鲹分布的海区水深较鲐鱼浅,蓝圆鲹和鲐鱼分布渔区的水深,春季分别为40~660m和40~70m,夏季分别为30~50m和30~60m,秋、冬季分别为30~60m和40~60m;鲐鱼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北、偏向台湾岛西岸,蓝圆鲹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南、偏向台湾海峡的中心区域;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的时空隔离、彼此取代比较明显.蓝圆鲹与鲐鱼的群聚区存在一定的重叠,与其种间对食物的竞争有关.两鱼种所出现两种适应性趋向。增加了它们在同一生境中长期共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986-1997年遥感海表温度资料与同期灯光围网渔业信息船的渔捞日志,对该渔场海表温度与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年际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沿着25.5℃等温线形成一个中心渔场,空间位置的年际摆动范围在纬向上小于0.5°;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鲐鲹鱼类资源指数的变动在年际尺度上没有关联,但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一定关联,1988年起SSTA摆动的频度和幅度在正值态大于负值态,而资源指数则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金色小沙丁鱼精巢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瑁  杨圣云  陈明茹 《台湾海峡》2000,19(1):17-21,T001
金色小沙丁鱼精巢发育分为6期,精巢属于典型的叶状精巢,每一精小叶内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将生殖细胞与精小叶壁联系起来。每一纤维束上连接的生殖细胞的发育都是同步的。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金色小沙丁鱼雄鱼1a至少生殖2次。  相似文献   

19.
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区浮游介形虫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2月—1988年11月对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区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的介形虫基本属暖水性种类,其中以终生营浮游生活的种类占优势(74.5%),后圆真浮萤Euconchoeciamaimai和针刺真浮萤Euconchoecia aculeata为优势种。外海种和近岸种一般都分别在台湾浅滩南部和福建沿岸水城形成密集区,并向相反方向扩散。夏季(6月)的垂直分布表明,近岸密集区的介形虫载浮于涌升水的上层,远岸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与次表层水爬坡涌升现象颇为一致。秩季(11月)的垂直分布则反映出沿岸偏低温、低盐水向外扩展的趋势。宽假浮萤Pseudoconchoecia concentrica和短形小浮萤Microconchoecia curta等的出现,对夏季近岸上升流的存在有一定的佐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据文献可知,在探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演变与渔业生产关系时,在厄尔尼诺年(例如1976年)夏季,发现在该渔场只存在一单元上升流,而且这一年中上层鱼类捕获量锐减;在非厄尔尼诺年(例如1975年)夏季,则存在多单元上升流,而该年中上层鱼类捕获量骤增。但是,在厄尔尼诺年夏季,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是否只存在一单元上升流,而且翌年中上层鱼类捕获量是否都锐减了呢?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