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莞风能资源的评估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象观测站、梯度测风塔、自动气象站的测风资料和国家相关标准,采用风玫瑰图、幂指数法等,对东莞市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 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2.0 m/s,年平均主导风向为东风.风随高度的垂直切变指数为0.151,70 m高度(风机轮毂高度)年平均风速为2.03~4.67 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2.
天气变化除受天气系统影响外,与大气的湿度、稳定度、高低空冷暖平流和垂直风场配置关系密切,这些信息可从探空资料中提取,该文通过探空资料信息处理生成的产品"埃玛图、风随高度变化图、高空风变温剖面图、高空风极坐标分析图"对威宁站天气预报作浅析。  相似文献   

3.
"派比安"在阳江不同地区的风场特征及防风问题   总被引:1,自引:13,他引:1  
黄小丹  周武 《广东气象》2007,29(2):26-28
利用阳江海岸线上不同下垫面梯度风观测塔在“派比安”过程中所取得的资料,探讨登陆热带气旋在不同下垫面的垂直风场特点以及防台措施。分析发现,平原地区各层风速较稳定,随“派比安”的移近而增大,远离而减小,风随高度成指数增长,在v<20 m/s时,80 m的10 m in平均风速与10 m的最大风速相当;背风面风速扰动大,很有可能在热带气旋靠近时出现风速减小现象;迎风坡出现大风时间长,最大风速比背风面和平原地区都大。迎风坡和背风面在台风环状下沉运动带影响时,高层和地面10 m in平均风速相差较小,而平原地区并没有这一特征。根据弗洛斯特(Frost)风速随高度变化的经验公式,近地层风速垂直切变指数n在平原地区稳定,风随高度的对应关系好。台风登陆前所有下垫面的n都出现突增现象。阵风系数受下垫面和周围环境影响大。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沿海风能的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石群  钱光明 《气象》2001,27(5):43-46
利用广东省沿海地区3年多的现场实测风资料及其临近的气象站风资料,分析研究了广东省沿海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和随离海岸线距离的衰减变化规律,计算了广东省沿海风能贮量和可开发量。  相似文献   

5.
杨林 《气象科技》1998,(2):57-60
文章根据福建省筹建核电站厂址百米高的气象铁塔所观测的一年风、温资料,对近地层垂直温度梯度、风随高度的变化和海陆风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我国中低纬度地区海陆边界层100m以下环境大气变化的若干气象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在沿海地区建造现代化的核电站所必须的污染气象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百色地区“94·6”大暴雨天气为实例,以百色探空资料为依据发现暴雨前期风随高度的变化和沙氏指数(SI)具有明显的预兆性,这些对暴雨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为暴雨天气预报提供有益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新型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中新增部分的秒数据、时空定位、埃玛图、风随高度变化图、高空风变温剖面图、高空风极坐标分析图等内容、格式、编码,初析其在天气预报方面应用,以提高探空资料在预报中的利用率,为预报人员提供更为丰富、详实观测资料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服务。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1987年我国各测站低空(3000m以下)各层次风随高度分布廓线和各经、纬度平均垂直环流,得出边界层内风随高度变化的几种典型分布以及在108°E以东我国边界层内存在一对经向反、正垂直环流圈。他们的活动特点与我国污染物浓度分布、垂直输送有一定关系,对进一步了解我国低空环境大气的垂直流场以及分析大气污染物扩散输送规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洪勣 《气象》1984,10(11):17-20
近些年来,随着测风雷达的广泛使用,测风精度的提高,应用风随高度变化计算温度平流的方法,在分析副热带高压强度变化、西风槽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预报工作中都有使用,并取得一定效果。这种方法与在等压面图上计算温度平流方法不同,它所给出的计算结果,反映了测站上空一定厚度的气层中温度平流的乎均情况,与不稳定能量变化关系密切。应用这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一日两次高空图之间的单站高空风记录,分析温度的平流变化。因此,在作局地暴雨、强对流天气的0—12小时的甚短期预报时,使用这种计算温度平流的方法还有一定方便之处。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低空风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对1988年至1992年兰州市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近地面逐时风和空气污染浓度资料以及对应时段的兰州市低空风资料乃至城,郊近40年的地面风资料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将城区与郊区对照点(榆中站)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风向频率变化特征和风速日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以及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对应时段空气污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与风速的相关关系,为研究兰州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稳定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开展空气污染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7月中低纬地区流场的模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σ混合坐标系原始方程5层球带模式,对7月中低纬流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近地面流场,经圈环流、纬向风随高度的变化及越赤道气流的模拟特征,结果表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经圈环流及纬向风的垂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能清楚地看到海陆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00M电子探空仪探测系统OSUAO软件获取的压、温、湿、风、高度等气象要素随时间分布曲线、风随高度变化曲线等丰富图形和精细数据资料,能够直观精确地体现大气运动状况及发展趋势,对提高转折性天气、强对流及中小尺度天气、局地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候分析的辅助作用尤为突出;还可以提供给研究人员建立边界层特征模型,为环境评价、空气质量、晨练指数、能见度和浓雾预报等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7年6—8月的FNL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新疆地区夏季平流层低层风场的时空演变特征,开展了平流层低层风场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检验。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夏季平流层纬向风随时间的变化存在经向差异,同时准零风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也存在经向差异,准零风层开始时间南部地区早于北部地区,而准零风层结束时间则相反。整个夏季新疆地区上空的准零风层处于70~40 hPa之间,其高度随时间呈先降低而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准零风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准零风层参数与探空资料分析结果相比二者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准零风层起始高度的平均绝对误差为467 m,该高度对应的风速均方根误差为1.75 m/s。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风廓线雷达资料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建省永安站的CFL-03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提供的资料,分析了福建省永安市2012年4月1l~12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水平风资料可以相对连续地反映测站上空风场垂直结构和变化特点,直观而精细地反映出天气过程的演变特征。风廓线实况中的风向风速变化,可指示高空槽和气旋配合过境的情况,判断中低空急流的强弱;强降水出现前风随高度的变化存在着明显不连续现象,风向风速切变明显。这些特征可作为对降水性质、落区、持续时间等作出短时或临近预报的依据。垂直风资料可反映出降水的开始、结束和降水的强度,其波动发展的高度成为判断对流发展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降水期间功率谱密度出现双峰谱甚至多峰谱,而降雹时间段波束图出现了速度模糊,证明强对流系统通过测站。风廓线雷达对天气发展趋势提供可靠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严济远  石熙春 《气象》1981,7(11):19-20
风压是建筑物承受的主要自然荷载。由于各高度上的风压值是根据地面风速资料推算的,而风随高度变化的实测资料较少,所以究竟用什么方法来推算才比较符合实际,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下面谈谈我们对这方面一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琼州海峡南岸近地面层大风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9年7月—2011年6月琼州海峡南岸东西两侧2部梯度测风塔2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海峡区域近地面层风向风速、阵风系数、风随高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海峡东西两侧风参数大小有较大差异。在地面10 m高度风速<10 m/s时,海峡风向风速有明显日变化,体现了以海陆风为主导的局地环流特征;海峡西侧的日最大风速及风速日较差分别比东侧大0.6 m/s和1.1 m/s;地面10 m高度的阵风系数及风随高度变化的幂指数α分别比东侧小0.03和0.02;阵风系数与α值随地面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当海峡地面10 m高度风速≥10 m/s时,阵风系数与α值并未随地面风速增大而减小。天气系统对海峡大风的阵风系数、风向风速演变趋势有一定影响,但对α影响较小。热带气旋大风过程的平均阵风系数比冷空气过程大。中心经过型、近距离经过型和外围影响型热带气旋大风过程的风速演变特征分别为双峰型、单峰型和平台型。过境型、锋消型以及冷暖系统共同影响型的冷空气大风过程的风速演变特征分别为平台型、单峰型和多峰型。   相似文献   

17.
在前期提出大气多尺度分析理论基础上,利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大气环境风场与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从微团的分离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了高空急流、低空急流、水平涡度和垂直涡度在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环境风场对微团的动力分离作用主要发生在高、低空急流附近,因为在高、低空急流的下方风动能随高度增加明显,在急流的左侧(背风而立)正涡度与地转涡度迭加使绝对涡度变大,因此,这两个区域是环境场对微团分离力最大的区域,也是对流最容易发展的地区。微团在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与其环境密度比率有关,当微团的密度小于(大于)环境密度时,微团运动的旋转方向与水平涡度的方向一致(相反);平衡高度(微团密度与环境密度相等)越高,形成的系统越强,水平、垂直旋转的程度越强,范围越大。因为初始密度和平衡高度的不同,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中微团的运动形态存在明显区别。根据大气微团的运动方程推出了水平风随高度变化的公式,结果表明,微团水平运动垂直变化的大小与微团环境相对密度比、水平风速、垂直涡度成正比;与垂直运动速度大小成反比;风矢量由低到高的转向与绝对涡度垂直分量的旋转方向相反,即正(负)涡度与亚微团的顺(逆)转相对应。由公式解释了超级单体低空垂直切变明显大于高空的原因。进一步分析认为,风垂直切变对风暴的作用只表现在风速大小随高度的变化和水平涡度的作用上,而风向随高度的变化是大气对流的结果而不是对流的原因,对流越强,风向垂直切变越强。  相似文献   

18.
华东沿海地带台风风廓线特征的观测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的“韦帕”、2009年的“莫拉克”、2010年的“凡亚比”和2011年的“梅花”四个台风的GPS探空数据,本文对华东近海和沿海地带的台风风廓线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求出梯度风速及其对应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指数律和对数律对风廓线进行拟合,并对幂指数、10米高度的地表风速和梯度风速的风速比,以及由对数律定义的常通量层高度等参数进行计算,并对梯度风高度和常通量层高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登陆台风沿海地带风廓线的梯度风高度和常通量层高度有明显差异。本文还对登陆台风平均风廓线的各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梯度风高度以下风廓线偏离对数律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6年湖北梅雨期3次(“6·19”、“7·5”和“7·19”)暴雨过程,首先对比了汉口站探空数据与汉口、咸宁两个风廓线雷达站水平风速、风向,发现“6·19”和“7·5”过程汉口风廓线雷达站3 km以下水平风速和探空数据较为接近,而3次过程中咸宁风廓线雷达站8 km以下水平风向、风速和汉口站探空数据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并结合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对3次过程中水平风场、平均垂直速度及其变率、水平风速垂直切变、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开始前西南风速明显增大,中层干冷空气入侵和地面冷池形成的中尺度偏东气流是“6·19”过程50站出现大于等于17.2 m·s-1大风的主要原因,“7·5”和“7·19”过程西南急流长时间维持及1 km以下的偏东气流则是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的诱因;(2)梅雨期暴雨期间风廓线雷达观测的水平风速垂直切变、平均垂直速度及其变率随高度变化较小,较强上升运动区域主要集中在4 km高度以下;(3)C■显示强降水发生前大气水汽含量有一增加过程,且整层水汽含量深厚,C■大值区的消失对应降水结束。  相似文献   

20.
李白佳 《气象》1979,5(1):35-37
厚度合成风(亦称高度合成风)是指从地面到某一高度或某两个高度之间气层的矢量平均风。它主要用于国防、航空、大气污染、建筑设计等方面对空降或空投物的修正。本文专门讨论从测风原始记录中求取厚度合成风的计算方法。 一、厚度合成风的计算原理 测风气球在空中飘移的水平投影,即它在各观测分钟(t_1、t_2……t_n或t_1′、t_2′……t_n)所到达的位置,其矢量图如附图。 不论气球水平投影的轨迹如何变化,从地面O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