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艾比湖地区的风沙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和生态,作了些粗浅的探讨. 一、艾比湖的地形与气候艾比湖又名布尔哈齐湖,位于东径82°31'-83°30',北纬44°30'-45°30',在阿拉山口东南方,精河县北面,面积约107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94米(根据1968年国  相似文献   

2.
肖修炎  李勇 《贵州气象》2004,28(4):18-21
根据优质米气候指标的有关研究成果,针对全市立体气候特点,采用全市及比邻的14个台站的气候资料,建立水稻结实期温度随空间变化的气候模式,再推算各地各级别优质米温度指标对应的齐穗期、海拔高度、播种期和成熟期,并对优质米生产及有关问题作出比较性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四湖气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是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连体湖泊的总称,地处鲁西南微山县境内、位于116°34′E—117°21′E,34°27′N—35°02′N;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5—25公里,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我国十大谈水湖泊之一。湖中部较窄,成蜂腰形,1959年在此筑一栏湖坝,将湖分为上下两级湖。湖底北高南低,平均水深1.5米左右,最低处海拔30米,最高处(微山岛)91.6米。湖内物产丰富,驰名中外,素有“日出斗金” 之称。  相似文献   

4.
岳阳(洞庭湖畔)的湖陆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连方 《气象》1978,4(4):30-30
岳阳的湖陆风是地方性气候的一种。 测站位于洞庭湖东北侧。测点距湖水面直线距离仅百米,湖岸线几乎呈南北向,西南面为湖水宽广处,东南方为稠密建筑和居民区。所以“出湖风”多为西南风,“进湖风”常是东南风。  相似文献   

5.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模拟了金塔绿洲南部边缘面积约为6 km2的小水库(解放村水库)夏季晴天的水文气象效应。结果表明:金塔绿洲附近的解放村水库面积虽然很小,但水库水体具有比较明显的"暖湖"、"冷湖"和"湿岛"效应,且有明显的湖风出现。敏感性试验表明水库水体总的作用是冷却作用,最大降温幅度为2.2℃;水库水体对风场有加速作用,最大增幅为1.4 m.s-1;水库水汽的影响高度能达到650 m左右,下风岸影响的最大距离约为3 km,上风岸约为300 m。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论证乌兰察布市岱海流域地理特点、径流量分布情况、水热气候趋势和工农业用水量对岱海湖面积的影响,得出自然降水量偏少和气候变暖及工农业用水量增加,是岱海这个内陆湖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为地方政府提供正确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湖陆风特征与降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洞庭湖周围岳阳、常德和益阳三站1、4、7、10月的气象资料,研究了洞庭湖湖陆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特别是对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洞庭湖的湖陆风是显著的,湖陆风厚度大约为300米;湖陆风转换可以引起湖陆风散度和涡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清晨和傍晚降水的加强;一年四季都有湖陆风,但夏季更为显著,冬季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洞庭湖周围岳阳、常德和益阳三站1、4、7、10月的气象资料,研究了洞庭湖湖陆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特别是对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洞庭湖的湖陆风是显著的,湖陆风厚度大约为300米;湖陆风转换可以引起湖陆风散度和涡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清晨和傍晚降水的加强;一年四季都有湖陆风,但夏季更为显著,冬季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绥化市位于北半球中温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冰雪覆盖;夏季降雨集中,气候温热湿润;春、秋两季气候宜人。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3-4.0℃,≥10℃积温2400-2 700℃,无霜期120-140 d,日照时数2 600-2 900h。全市平均降水量483 mm,东北部年降水量在550 mm左右,西南部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7-8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2013年绥化市出现了近十几年来最为严重的汛  相似文献   

10.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全长261公里。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在上游已形成一个深达百米,面积580平方公里,蓄水178亿立方米的千岛之湖。下游富春江水库,从桐庐上朔至梅城三江口。因此,新安江,实际上仅存建德范围内的一段流域,即新安江大坝以下至建德梅城,约36公里水域。  相似文献   

11.
2006—2011年西藏纳木错湖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冰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为分析纳木错地区气候对湖冰冰情的影响,利用2006—2011年西藏纳木错(面积2000km2)和白马纳木错(面积1.45 km2)湖冰的观测资料,结合MODIS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两个湖泊完全冻结日期、完全解冻日期、封冻期、湖冰厚度的状况及其与气温和风速的关系。纳木错湖湖冰冰情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同时也受风速的影响。纳木错湖的完全冻结日期集中在2月,完全解冻日期在5月中旬,封冻期平均天数为90 d,封冻期与冬季负积温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面积较小的白马纳木错冰情的年际波动较大,其平均封冻期为124 d。纳木错湖的最大冰厚一般出现在3月,其厚度为58~65 cm。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历年种植大白菜面积约二万亩左右,每年除自销外,还可外销6万吨.大白菜性喜冷凉气候,在石河子全生育期只有80~90天时间,生长时间短、且季节卡得很死.所以,大白菜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非常敏感. 一、石河子的气候生态与大白菜的生长发育及对产量的影响石河子大白菜在一般年份亩产3吨左右,但因气候、栽培技术、病虫害、品种等原因,其产量年际变化较大.1985年和1986年由于气候反常,主栽品种“小包心”种性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朝阳地区位于北纬40度左右,气候干旱少雨。全市有60%左右土地为山坡地,适宜发展耐干旱耐瘠薄的山杏和大扁杏(下称两杏)。据本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地状况,为振兴农村经济,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两杏生产,把两杏列为经济林商品基地的主要林种。  相似文献   

14.
朝阳地区位于北纬40度左右,气候干旱少雨。全市有60%左右土地为山坡地,适宜发展耐干旱耐瘠薄的山杏和大扁杏(下称两杏)。据本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地状况,为振兴农村经济,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两杏生产,把两杏列为经济林商品基地的主要林种。  相似文献   

15.
全市690万亩农耕地中,川地130万亩,原地310万亩,山坡地250万亩。平均亩产分别为700斤、300斤、100斤左右。全市粮食产量不稳定,主要受中低产地区的牵制。当前,旱、薄、穷仍然是中低产地区阻碍农业增产的主要问题。因缺肥产量不高,因干旱影响产量不稳。按照省委提出的中低产地区的范围包括山区、丘陵、旱原、和旱区的一些新灌区,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摆布。中低产地区一般都位于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即我市的原区、丘陵、以及浅山区。这  相似文献   

16.
前言我县位于关中平原西端的渭北高原上,北枕千山,南连宝鸡,北部、西北部山峰(岭)拔海高度约1600公尺,东南原区仅700公尺左右,总面积1095.25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约占一半。境内南原北山,沟壑并存,气候复杂,其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11月~次年三月),干燥而寒冷,一月最冷,平均  相似文献   

17.
徐国昌  刘灿盛 《气象》1978,4(11):39-40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一般耕地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最高的达2,700多米。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气温比较低,属高寒地区。过去曾被一些人认为是种植冬小麦的禁区。但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行科学种田,耕作改制,从1968年开始进行冬小麦的试验种植,近几年来有比较大的发展,到1976年,秋播面积达69,000多亩。特别可喜的是冬麦比春麦产量普遍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西北干旱和暴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 言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中,气象灾害引起的约占85%,而干旱又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左右[1]。干旱出现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受灾面积也大,再加上其对资源、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因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干旱也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干旱、半干旱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7%,主要位于西北。西北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80%以上。这里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地形复杂,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气候寒冷干燥。西北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干旱,西北平均年降…  相似文献   

19.
洪涝灾害是金华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还会给农业带来严重损失。如1989年6月27日至7月4日全市降雨量达251~412毫米,全市被淹农田78万多亩,其中重灾乃至颗粒无收的达57.7万多亩,分别占全市水田面积33%和24%左右,减产粮食约1.5亿多公斤,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2759亿元。又如该年继7月2日洪灾后,又一次特大洪水袭击,从7月22日起,金华上游普降暴雨,截止7月24日,盘安、东阳、义乌、  相似文献   

20.
资源县的中稻种植面积占水田总植面积的80.5%,总产占水稻的83.5%。种植高度分布:海拔450米以下约占15%;450—800米约占71%;800米以上约占14%。近年来该县中稻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产、单产分别是解放初的2倍、2.3倍。1974年以来,中稻平均单产比早稻约高130公斤/亩,比晚稻约高245公斤/亩。找出影响该县中稻产量的大田中稻生育期农业气象症结,对采取相应对策,夺取稳产高产,进而繁荣山区经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