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风是浙江省海岸带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但我们只要摸清它的发生规律,就能做到取利避害,为我所用。本文统计分析了我省海岸带上几个有代表性的气象站20年的大风资料。大风标准,按国家气象局规定,瞬时风速*≥10.8米/秒、≥17.2米/秒和≥24.5米/秒,分别作为≥6级、≥8级和≥10级的大风。大风日数是根据瞬时风速≥10.8米/秒统计出来的。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不受年代限制,均取自有记录以来至1986年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2000年春季大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大风,平均风速≥ 12m/s( ≥6级),瞬间最大风速≥>17m/s(≥8级),属于灾害性天气之一。当风力≥10级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特别是大风引起的沙尘天气,造成较重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一年之中春季是强冷空气活动最多的季节,加之蒙古气旋频繁活动,使山西春季大风明显增加,北部尤为突出。2000年春季大风在我省出现频繁,影响面积宽广,强度较大,特别是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为历年所罕见。所以摸清大风变化规律,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高预报能力,提早防备很有必要。1我省2…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冬季大风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灾害性天气对经济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越来越大.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对工农业生产及航运、电力等部门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做好大风预报服务工作,我们研制了杭州市冬季大风预报方法.1 资料来源及大风标准通过对1980年—1994年每年12月1日一次年2月底杭州、富阳、萧山、临安、桐庐、建德、淳安7个观测点每天的瞬时、自记风资料的普查,我们把大风标准定为瞬时风速V≥17.0m/s,2分钟平均风速 V_2≥14.0m/s或10分钟平均风速V_(10)≥12.0/s.凡7站中至少一站出现上述风速之一者定为一个大风日.  相似文献   

4.
洛阳机场风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飞 《气象科技》2002,30(1):47-49
文章对影响洛阳机场风向、风速的因素做了阐述。利用机场1989-1998年地面风观测资料对风向、风速、大风的日际和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洛阳机场风向、风速的地方性气候特征和季节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对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大风及大风日数等要素资料的分析表明: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日数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均呈递减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27.4 d/10a和-6.7 d/10a;1981-2000年营口地区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变化速率分别为-13.1 d/10a和-6.1 d/10a,反映出1971-2000年大风日数递减趋势较1981-2000年显著,春夏季(3-6月)递减趋势尤为显著。气温日较差减小所导致的局地环流减弱可能是营口地区大风日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章正英 《气象》1982,8(5):10-11
为探索本站大风的规律,选取预报指标,我们用保定1958—1977年1—4月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规定大风的标准为: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0米/秒,或极大风速≥20米/秒(每天只要有一次即算一个大风日,不管其间隔如何)。  相似文献   

7.
江苏沿海大风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981—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的大风资料,分析30 a沿海大风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地区最大风速≥6级和≥8级大风,呈逐年递减趋势。夏季,江苏沿海大风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以偏北风为主;而春季,沿海大风以偏北风为主,东南风次多。冷空气偏北大风以冬季最为常见,低压(气旋)大风和入海高压后部大风易发生在春、夏两季,雷雨大风主要发生在夏季,台风大风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8.
雷暴大风是指伴随雷暴、冰雹或其它强对流天气而出现的8级(瞬时风速≥17.2m/s)以上的大风。它具有突发性、局地性、风速大的特点,常造成很大的灾害,是鲁西北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由于它的发生、发展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密切相关,预报也比较困难。本文以德州资料为例统计分析了1980—1986年7年6—8月雷暴大风的资料,并选取一些典型个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夏季雷暴大风形成的天气形势和环境物理条件,然后寻找物理意义清楚的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力求提高雷暴大风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对1961--2010年哈巴河县大风天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70年代哈巴河县为大风天气的多发年代,90年代中期后呈明显减少趋势,2003年之后年大风日数稳定在30d左右;春季大风最多,冬季次之,夏秋季最少;大风出现最多的月份是4-5月,11月一次年3月次之,其他月份较少;平原东部地区大风最多,西部次之,丘陵和山区基本无大风;夏秋季多偏西风,冬春季多偏东风,且偏西风风速大于偏东风风速,最大风速多为偏西风。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北京、天津和沧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0—2019年廊坊市发生的29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中的阵风锋、径向速度大值区、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40 kg?m-2等预警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51.9%的站次出现了阵风锋,其中61.0%的雷暴大风出现在主体回波移动前方中部到右侧;17 m?s-1以上大风速区作为预警指标,预警的平均提前量达47.2 min。100%的弓形回波雷暴大风出现前上游及可能影响区域存在≥17 m?s-1的大风速区,以此发布预警可提前37.1 min;71.4%的雷暴大风站点上空或10 km范围内VIL≥40 kg?m-2,平均预警提前量最高,达到52.7 min;依据带状回波前侧或右前侧出现阵风锋发布预警的平均提前量为60.6 min。73.7%的块状回波雷暴大风天气上游及可能影响区域有≥17 m?s-1的大风速区。结合上游及可能影响区域≥17 m?s-1和≥20 m?s-1以上大风速区、阵风锋、VIL≥40 kg?m-2出现位置可以提前30—60 min发布雷暴大风预警信号,且可更加精准的预测灾害性大风的落区、出现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11.
陕西大风规律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瞬间风力达8级或8级以上,或瞬间风速≥17m/s即为大风。大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常造成拔树、倒屋、禾苗倒伏,给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风力也可以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是成本低、分布广、没有污染的清洁能源。1资料搜集资料来源:取自陕西省99个气象台站自建站到198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大风日指一天中只要出现达到大风标准的风速即算一个大风日。大风灾情资料主要取自气象记录及民政部门资料,实地调查资料,年代自1950年至1990年。2大风规律分析2.1年大风日数地区分布陕西省地势总的是北高…  相似文献   

12.
对1961-2010年哈巴河县大风天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70年代哈巴河县为大风天气的多发年代,90年代中期后呈明显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年大风日数稳定在30d左右;春季大风最多,冬季次之,夏秋季最少;大风出现月份最多的是4-5月,以上午机率最多,11月-次年3月次之,其他月份无明显差异;平原东部地区大风最多,西部次之,丘陵和山区基本无大风;夏秋季多偏西风,冬春季多偏东风,且偏西风风速大于偏东风风速,最大风速多为偏西风。  相似文献   

13.
1958—2007年福海县大风天气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58—2007年福海县大风天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50—70年代福海县为大风天气的多发年代,80年代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1993年之后年大风日数稳定在20 d左右;春季大风最多,冬季最少;大风持续时间多在0—5 h之间,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9 h的大风过程多出现在春秋季;大风出现月份为5—8月,以下午机率最多,其他月份无明显差异;平原地区大风最多,中低山区次之,沙漠地区最少;春夏季多偏西风,秋冬季多偏东风,且偏西风风速大于偏东风风速,最大风速多为偏西风。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北京、天津和沧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0—2019年廊坊市发生的29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中的阵风锋、径向速度大值区、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40 kg?m-2等预警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51.9%的站次出现了阵风锋,其中61.0%的雷暴大风出现在主体回波移动前方中部到右侧;17 m?s-1以上大风速区作为预警指标,预警的平均提前量达47.2 min。100%的弓形回波雷暴大风出现前上游及可能影响区域存在≥17 m?s-1的大风速区,以此发布预警可提前37.1 min;71.4%的雷暴大风站点上空或10 km范围内VIL≥40 kg?m-2,平均预警提前量最高,达到52.7 min;依据带状回波前侧或右前侧出现阵风锋发布预警的平均提前量为60.6 min。73.7%的块状回波雷暴大风天气上游及可能影响区域有≥17 m?s-1的大风速区。结合上游及可能影响区域≥17 m?s-1和≥20 m?s-1以上大风速区、阵风锋、VIL≥40 kg?m-2出现位置可以提前30—60 min发布雷暴大风预警信号,且可更加精准的预测灾害性大风的落区、出现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15.
大风沙尘天气是茫崖地区频发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通过统计近30年茫崖地区风速≥17m/s的大风天气日数,分析得出该地区大风的沙尘天气的变化特征;经对近5年沙尘天气分析,总结归纳出大风沙尘天气来临前3小时到1小时,都会出现气压下降、气温上升、相对湿度急剧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和江西省气象局的技术补充规定,是编发重要天气报的准则。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值班员在编报时,对其中某些规定在理解上容易出现偏差,从而造成多报、漏报和错报现象。现就本站出现过的一些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归纳如下:(1)瞬时大风(911fxfx、915dd):在日常观测中,当自动气象站监控常规数据栏出现大风报警信息,如极大瞬时风速≥17.0 m/s时,就应编发重要天气报;若极大瞬时风速≥20.0 m/s时,应再续发1次。此时有3个方面容易产生偏差:一是当过去6 h曾出现≥17.0 m/s的极大瞬时风速,且其风速超过本次报中的风速时,必…  相似文献   

17.
在陕西省监测网络业务工作手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分册》第三部分编报技术解答中,大风编报规定:①大风重要天气,连续跨日界出现,次日不再编发大风重要天气报告;②按两个标准拍发(始报)极大瞬间大风重要报。省定大风重要报,发报标准为≥17.0m/s,北京气象中心发报标准为≥24.0m/s,每天最多编报两次;③省大风重要报未发出前又出现更大的风速,且达北京中心标准时,此时应编报后出现的大风风速及其风向。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多风区极值风速与大风日数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新疆5大风区代表气象站历史风况资料均一化处理基础上,从平均风速、极端风速强度、极端风速频次、大风持续时间等4个方面分析了极端风气候特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达坂城风区瞬间风速≥17.0m.s-1的年大风日数以及极端弱风频次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极端强风的强度显著减弱,发生频次显著减少,大风年时数与最长持续时间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减少,风力可利用时间增加。2)阿拉山口风区极端强风的强度显著减弱,极端强风频次与极端弱风频次均显著减少,大风日数、大风年时数、大风年最长持续时间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减少,风力可利用时间增加。3)十三间房风区仅极端弱风的频次显著增加、平均风速显著减小,其余变化均不明显。4)淖毛湖与哈巴河呈现出对称的极端强风强度显著减弱、极端强风频次显著减少、极端弱风频次显著增加趋势,大风日数、大风年时数、大风年最长持续时间等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5)十三间房风区平均风速的显著减小主要是弱风天数增加引起的,而其余风区则主要是由极端强风的强度减弱引起,极端风力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作用相对略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了本省六个台站的日最大风速≥10.0m·s~(-1)及日瞬时极大风速≥17.0m·s~(-1)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日最大风速与日瞬时极大风速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当日最大风速≥14.0m·s~(-1)时,即有可能产生瞬时风≥17.0m·s~(-1)的大风现象。  相似文献   

20.
琼州海峡南岸近地面层大风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9年7月—2011年6月琼州海峡南岸东西两侧2部梯度测风塔2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海峡区域近地面层风向风速、阵风系数、风随高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海峡东西两侧风参数大小有较大差异。在地面10 m高度风速<10 m/s时,海峡风向风速有明显日变化,体现了以海陆风为主导的局地环流特征;海峡西侧的日最大风速及风速日较差分别比东侧大0.6 m/s和1.1 m/s;地面10 m高度的阵风系数及风随高度变化的幂指数α分别比东侧小0.03和0.02;阵风系数与α值随地面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当海峡地面10 m高度风速≥10 m/s时,阵风系数与α值并未随地面风速增大而减小。天气系统对海峡大风的阵风系数、风向风速演变趋势有一定影响,但对α影响较小。热带气旋大风过程的平均阵风系数比冷空气过程大。中心经过型、近距离经过型和外围影响型热带气旋大风过程的风速演变特征分别为双峰型、单峰型和平台型。过境型、锋消型以及冷暖系统共同影响型的冷空气大风过程的风速演变特征分别为平台型、单峰型和多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