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σ坐标系与有阶梯形山脉地形的η坐标系预报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家谟  何光碧 《高原气象》1995,14(3):281-288
在不改变模式基本特性的情况下,采用FGGE资料,对采用σ坐标系和采用具有阶梯形山脉地形的η坐标系进行了两例数值预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具有阶梯形山脉地形的η坐标系,使模式能避免采用σ坐标系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预报结果也与实况基本一致,比采用σ坐标系要好。  相似文献   

3.
在细网格模式中引入总体边界层总参数化方案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滨  魏绍远 《气象科学》1994,14(2):136-142
  相似文献   

4.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明 《热带气象学报》2017,33(6):812-821
根据陕南643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2010—2014年逐小时观测降水,采用百分位法确定陕南短时强降水标准。基于2010—2014年11 824站次短时强降水个例和欧洲中心(ECMWF)间隔6 h的0.25 °×0.25 °再分析格点资料,以空间最近、时间最近前1时次原则:计算并确定陕南汛期5—9月各月短时强降水36种对流参数历史概率分布特征值;考虑对流参数的显著性和适度性指标构建评价方案,利用相对模糊偏差矩阵、标准差系数方法,优选出陕南5—9月各月的15种对流参数及其权重。业务运行以ECMWF细网格模式的基本预报产品,计算优选的对流参数值,结合参数历史概率分布值及其权重,建立陕南分月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模型。将模型概率预报结果升序排列后80%处对应的数值,且大于0.2作为短时强降水的临界概率,对2015年汛期降水过程进行检验,TS评分为0.59,漏报率为0.18,空报率为0.31。   相似文献   

5.
根据业务预报试验的要求、资料来源的特点及计算机条件,以引进的PSU/NCAR中尺度模式系统的开发、修改为基础,配套开发研制了一系列辅助子系统,在VAX小型计算机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试验模式系统”,并进行了初步试验。本文是该模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表作为大气模块的下垫面,为大气模块提供边界条件,地形对于模式结果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在陆面同一网格内的次网格单元采用相同的大气强迫量,没有考虑次网格地形对网格内大气强迫量的影响,这关系到模式对气象要素和陆气交换量的模拟水平。本文在陆面模式NOAH处理次网格单元的同时,将输入的大气强迫量根据其与地形高度的关系进行修订,提出新的次网格地形的参数化方案,并引入到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中进行数值试验,通过3组数值模拟试验,与未改进的方案和细网格方案分析比较,探讨新参数化方案对WRF 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越复杂区域,次网格地形的影响越大。本文引入的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以及青藏高原南部的地表气温的模拟有较大改善,模拟的地表气温在大范围区域内都更贴近细网格方案。虽然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和细网格试验都对温度的模拟结果都有改善,但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改善甚微,而细网格试验对降水模拟却有改进,这是由于细网格试验在陆面和大气网格都进行了细化,而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只考虑了陆面次网格的影响。具体来说,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温度的模拟结果改进是通过改变地表向上长波和地表感热实现的。而细网格试验由于同时细化了大气和陆面的空间网格,对降水和温模拟的改进是通过综合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个三维时变、考虑风切变的烟团轨迹模式,模拟复杂气流系统中污染物散布的特征,对污染物散布的日变化进行了实例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反映了气象场日变化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揭示地面浓度分布规律,模拟结果与一些观测事实合理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