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矢量空间数据既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关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源矢量空间数据融合处理技术是解决多源数据在几何位置、属性特征等方面不一致性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得到了深入发展。本文在分析二维矢量空间数据应用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综述和评价了二维矢量空间数据几何特征融合、属性特征融合等相关理论、算法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根据目前的研究展望了其理论和应用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差异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理信息的应用不断深入,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可避免产生不同来源、格式、比例尺、多投影方式或大地坐标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从空间实体或现象本身不确定性、人类认知表达能力的局限性、空间实体或现象观测的误差、计算机表达地理对象的局限性和空间数据操作产生的误差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原因,这对GIS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来说,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源矢量空间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处理要求不同造成难以综合利用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源矢量空间数据关联分析方法.该方法以要素的几何类型为基准,基于语义匹配和几何匹配等关键技术,对地理要素进行关联构建和分析,并以国情监测数据与1:10000 DLG为例,选取点、线、面不同几何类型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应用.通过该关联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理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与多个行业领域日益深度融合,产生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多源丰富的空间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作用的同时,其异构性也给数据共享和应用带来了问题与挑战。针对地理空间数据多源、异构、不一致性的现状及特点,本文提出了数据库模式融合与数据库实例融合为一体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流程与方法,并以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普查等实例数据进行了分析,为多源空间数据共享与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3S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同部门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了海量的空间地理数据,为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减少重复投入,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对大量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融合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目前空间数据集成的两种主流模式,在论证了各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得出了用GML作为地理空间数据转换及传输的标准是切实可行、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案。从而提出了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的模型,并探讨了基于这一模型实现空间数据共享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源空间数据间不一致性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质量已成为国际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G IS空间数据质量的研究已由侧重于位置精度和属性精度转向对空间不一致性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对多源空间数据间不一致性研究已有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就空间数据间不一致性的特征、表达方法、度量方法以及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线目标间不一致性的度量方法——几何接近度面积度量法,并给出了度量公式及详细的推导过程;最后对多源空间数据间不一致性检测、度量和处理的智能化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理本体描述了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内不同层次和不同应用方向上的地理空间概念的详细内涵和层次关系。研究和探讨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将地理实体与地理本体建立映射关联,把地理本体系统中的实例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组织和表达,从而满足兼容空间数据管理和语义共享要求,解决语义异构导致的不同应用领域间数据组织与共享的困难。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不足,从人类空间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认知,设计了一种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为复杂地理空间对象的表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