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形图综合中地貌综合是一大难题,只是以单根等高线的综合来实现地貌综合是不行的。为了等高线综合的方便,必须对等高线进行结构化处理,本文探讨了等高线的树结构建立。 相似文献
2.
3.
4.
5.
等高线小波综合中的阈值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等高线小波变换综合的基本思想,给出了一个联系目标和初始地图比例尺的小波系数选取阈值计算公式,提供了一个等高线综合中小波系数选取的三级方案。 相似文献
6.
7.
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等高线综合是制图综合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将3维Douglas-Peucker算法应用于等高线综合,是从真3维的角度提取等高线上的特征点.首先根据等高线上高程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采用空间线规则排序方法组织空间点;引入了全局孤独指数解决综合过程中等高线之间的空间跳跃问题;然后通过空间内插引绘综合后DEM的等高线,从而实现等高线的自动综合.初步实验表明,采用3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等高线综合,从全局上保持了主要地貌形态并抑制了破碎的微地貌特征,具有良好的综合质量和制图效果. 相似文献
8.
将等高线看作是由高程点以特定形式组织得到的空间三维线段,采用3维Douglas-Peucker算法从三维空间提取等高线上的主要特征点。根据等高线数据特点,对该算法进行等高线综合的几种方案进行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和运算速度表明,采用3维Douglas-Peucker算法综合等高线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地形图等高线成组综合的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费立凡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3,(Z1)
本文在讨论制图自动综合一般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两种等高线自动综合的技术路线存在的优缺点。笔者提出,采用模拟人类专家智能的方法,从二维的等高线输入数据出发,提取地貌结构信息,从而对等高线进行成组的综合,直接形成经综合的二维等高线输出数据,有可能获得较为简捷,效果良好的综合结果。在对这条技术路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工智能问题,主要包括:对无序数字化等高线数据的整理、等高线上重要特征点的识别、正负向地貌特征的确定、谷地点的选出、谷底线的自动跟踪、谷地重要性的计算、谷间距的自动量算、对称谷地的寻找、综合后图形的生成等。 相似文献
10.
11.
自动制图综合一直足地图制图领域中的难点,随着自动制图综合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许多理论、模型和成果。本文从GIS和自动综合原理的发展出发,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阐述了自动综合原理的发展必须与GIS应用相结合,使自动制图综合理论的研究小仪停留在研究的层面,更能使它产生应用的价值,推动自动综合和GIS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完成了基本比例尺地图数据建库后,面临的紧要问题就是如何维护更新数据,以及建立跨比例尺数据间的联系,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自动化地图综合技术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数字深圳”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际,讨论了数字环境下地图综合的概念、实施路线及软件开发方法,对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地图自动综合中,基于Beams模型的全局最优化移位算法通过借鉴材料力学中杆件结构的移位和变形,模拟地图上空间目标(群)在移位操作中的传递性和衰减性,从而较好地保持地图目标(群)的形状、空间关系和分布模式。然而,目前对该算法实现细节的介绍仍然较少,也没有可操作的参数(弹性模量、横截面积和惯性力矩)设置方法。针对此种情况,对算法进行了实现与改进。首先,介绍了算法的基本数学模型与有限元求解方法;然后,从算法实现的角度,详细研究了Beams模型刚度矩阵和外力向量的计算和聚合等关键问题;最后,在降低参数复杂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参数设置方法来改进算法。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在Delaunay三角网的支持下,分别对道路网和建筑物群进行移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较好地应用于地图上线状目标(群)和离散面状目标群的移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从挖掘和利用经验数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化制图综合方法。首先探讨了基于算法和模型的自动综合实现方式所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了采用制图综合案例推理辅助制图综合的思想;然后设计了制图综合专家案例的三元表示方法,以及获取、使用和管理流程;最后对实现该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化制图综合方法的五个关键性步骤进行了分析,并深入阐述该方法的原理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综合辅助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通过使数据合理化和溪流顺序排列的软件的研制,把某些结构引入TIS已拥有的河流数据里所进行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施惠于水文学和地理学,而且可用于制图。它便于根据重新组织过的数据在逻辑上的联结,借助计算机生产各种比例尺的制图综合过的地图。综合样图以英格兰西南部的水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