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台湾沿岸建港自然条件并不比福建优越,但港口开发却十分出色.本文分析了台湾建港条件、港口开发过程和布局特点,提出福建沿岸港湾资源优越,可以借鉴台湾港口建设,促进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临海型工业开发等经验,加速港口开发,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台湾港口开发和对福建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民生 《福建地理》2001,16(2):31-34,12
台湾沿岸建港自然条件并不比福建优越,但港口开发却十分出色,本文分析了台湾建港条件、港口开发过程和布局特点,提出福建沿岸港湾资源优越,可以借鉴台湾港口建设,促进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临海型工业开发等经验,加速港口开发,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是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两地“五缘”关系密切,经贸合作往来不断。东南亚华人华侨经过长期创业,已成为所在国经济举足轻重的力量,发展与东南亚经贸合作关系对福建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福建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域际条件,从进出口贸易、资本合作、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国际旅游业合作等方面分析了福建与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5国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特征及形成原因,并对全省21个市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研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指出沿江开放的决策效应明显,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地位不断上升,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但外向型经济发展仍落后于经济发展,经济外向度水平较低,出口货物档次不高。开发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较快,但外资利用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中上游地区发展较慢,区域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指出沿江开放的决策效应明显,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地位不断上升,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但外向型发展仍落后于经济发展,经济外向度水平较低,出口货物档次不高。开发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新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熵值-TOPSIS评价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包括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基础水平、社会基础水平和竞争力水平4个指标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对4个指标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差异虽然较小,但呈现小幅度加大趋势;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分为超效率发挥地区、领先地区、效率未发挥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基础水平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竞争力水平次之,社会基础水平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河南外向型经济的核心内容出口贸易、实际利用FDI两方面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新近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极化理论和方法测算并分析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极化程度、演化态势,对极化空间指向也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极化态势突出,作为增长极的中原城市群地区与外围地区两极分化格局突出。最后,针对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发展的现状特征提出几点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的经验充分证明,外向型经济对整个经济的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河北省与江苏省外向型经济的比较研究,在借鉴江苏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快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守红 《热带地理》2000,20(4):278-281,304
湖南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基础好,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文中首先讨论了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并对本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和目标进行探讨,提出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情况。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Fuji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coastal provinces in Southeast China with superior location,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vast mountain area, but less land to support a big population. Thanks to the location near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the situation connecting the relatively 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Yangtse delta and the Zhujiang delta, and owing to the exertion of advantageous geo-location and overseas blood relations, the export-oriented open economy developed very fa…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影响重大。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南平市下辖建阳市为例,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探讨。针对建阳市经济水平落后、发展速度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采用数据比较法、特尔菲法(Delphi)及空间分析法等,对建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认为其自然、人文环境中存在影响建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建阳市现有的区位、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出促进其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对策,即大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三化”建设,以期促进建阳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值分析的福建省绿色GDP核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虹  黄民生  胡晓辉 《地理学报》2010,65(11):1421-1428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通过能值转换率,将福建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储存和流动的不同种类的能量转化为统一标准--能值,得到能值消耗总量与GDP的比值即能值/货币比率。再将资源耗减与环境损失部分通过能值/货币比率转换为货币价值,并在传统GDP中扣除,即得到绿色GDP。最后运用部分能值评价指标对福建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 年到2006年福建省GDP增长迅速,但绿色GDP增长相对缓慢。福建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对外贸易中以输出能值为主。但是环境压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内部资源开发不足,需要依赖外部环境,经济风险日渐增大,经济活动的竞争力趋于减弱。福建省经济增长中仍有一部分是不可持续增长,这与福建省的工业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福建省是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的省区之一。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跨世纪的基本战略,对21世纪福建省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影响福建省今后20年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投资环境建设与扩大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以及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明代华南的自然灾害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双怀 《地理研究》1999,18(2):152-160
在大量整理明代华南灾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明代华南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其时间分布很不平衡:明代前期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中期各种灾害逐渐增多,呈现出复杂性和严重性;后期灾害有所减少,但灾情仍较为严重。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也不平衡:福建灾害最多,集中发生在福州、漳州、泉州等府;广东灾害次之,主要分布在广州、潮州、肇庆、琼州等府;广西灾害相对较少,但太平、梧州、柳州等府也常受灾。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明代华南各地的自然条件有关,与各地的社会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LocatedatthesoutheasterncoastofChina,Fujianwasoneoftheprovinceswhichwereearlieropenedtonavigationandhadtraderelationswiththew...  相似文献   

17.
依据地域经济系统理论,一个地域经济单元状态,可以从时序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表达,其存在状态受制于时空关联性。一定地域在特定时序发展阶段,必有与之相对应的空间结构特征;反之,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必然反映其特定的时序阶段。据此,诊断了福建省域工业系统的时空关联性特征,并提出了该省工业阶段性跃迁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闽台人力资源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闽台1978~2003年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物质资本的投入,与此同时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明显;台湾人力资本投资对台湾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