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31日—2月1日,“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启动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新疆、内蒙、甘肃、青海、西藏五省区气象局,以及塔城、巴州、和田地州气象局的子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刘海波处长等出席会议。“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负责人、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主任、新疆气象局局长史玉光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1):40-40
20 0 3年 1 2月 2 6日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项目阶段验收及后续滚动可行性论证会。验收及论证专家委员会由陶诗言、周秀骥、吴国雄、巢纪平、李泽椿、伍荣生、黄荣辉、丑纪范院士和陈受钧教授共 9人组成。科技部农社司资环处孙洪处长、吕学都处长、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科技发展司赵大铜副司长、李良序副司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郭亚曦副院长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薛纪善研究员首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  相似文献   

3.
8月11日下午,区局党组按照2008年民主生活会的具体要求召开了“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中国气象局人事教育司司长胡鹏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郭静林处长、直属机关工委组织部吴占彪处长出席会议,区局人事处、办公室、监查审计处、机关党委办公室等负责人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和专家评审结果,科技部批准了2006年的65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立项。其中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的“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项目名列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主任张小曳研究员出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由中国气象局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联合组成的考察团,于2008年4月19~29日赴日本、韩国进行专题立法调研考察。联合考察团成员有团长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刘宪华副司长,副团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刘时山副司长,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刘国平副巡视员,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孟婵调研员,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李红山副长处,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李丽军处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罗怀熙副处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国家级培训中心的能力建设和国际培训与交流,提高培训水平,拓展培训领域,加强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气象水文教育培训的经验,经中国气象局批准,并应埃及气象局局长董事会(Board of Directors)代理主席Magdy Ahmed Abbas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国平为团长,人事处处长李洪臣、教育科研处副处长赵庆生、科技培训部主任俞小鼎、  相似文献   

7.
《气象软科学》2006,(2):121-122
为加强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宣传应用,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对气象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从《2005年度气象软科学研究计划》中择优选取了6个已结题项目,对其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炼后,向读者进行介绍。更多课题和更为详尽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请关注政策法规司编辑的2005年度中国气象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文献汇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0年5月9~12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学术年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其中有陶诗言、周秀民李泽椿、许健民、伍荣生和陈联寿7位院土,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邵立勤、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司长许小峰和大连市科委副主任刘晓英等领导出席了这次年会。5月19日上午举行了年会开幕式,项目首席科学家倪允淇教授就这次年会着重四个主要目的进行阐述,要求报告紧紧围绕项目目标对关键部分进行交流,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对973项目研究一年来取得的进展给…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全国气象科研院所长联席会议于4月22~26日在宁波举行,各省、市、自治区、单列市的气象科研所长和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的气象科研所长以及有关领导共4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司科技综合处处长梁景华传达了国家科委和国家体改委关于《适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是我国首批国家973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的集成应用。该项目研究群体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在各单位、各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度该应用平台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以来,各级气象台站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拓展领域战略,已经取得不少进展。在气象预报领域,2001年6月5日开始中国气象局与环保总局联合发布4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2001年之前,虽然一些气象台站也发布过沙尘暴预报,但未形成常规业务,2002年3月1日中国气象局将沙尘暴预报和警报列入日常业务预报项目;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之后,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气象台站已对森林火险等级预报进行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12.
8月3日上午,本刊编委会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14楼会议室隆重召开《辽宁气象》10周年纪念会。本刊编委会成员,省局领导,中国气象局和省科委、省新闻出版局主管部门的同志以及《吉林气象》的来宾共30人出席了会议。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宣传处处长胡桂琴宣读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温克刚写来的贺信(全文另发)。省局副局长、本刊主编宋  相似文献   

13.
由辽宁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共同参与的“东北冷涡研究”课题于5月25日在沈阳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科教司主持的可行性研究沦证。。该项目是“八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对东北三省科研工作的重点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14.
由本刊常务副主编、副编审王奉安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宣传处处长胡桂琴编著的14.7万字的工具书《气象编辑指南》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温克刚为该书写了序言,对该书给予较高评价。 《气象编辑指南》是根据新闻出版署有关编辑和写作的最新规定,结合作者多年编辑实  相似文献   

15.
项目在2005年继续加强研究成果集成和业务化。由宇如聪、倪允琪等负责的“AREMS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获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由胡志晋、周秀骥等负责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云分辨模式系列的研制和应用”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开发奖一等奖,由张建、许健民等负责的“暴雨系统的卫星遥感理论和方法研究”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开发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受科技部委托,2003年12月3日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主持对科技部攀登计划专项“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了预期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实施的第4年,也是项目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2008年,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研究员和项目专家组领导下,经过7个课题负责人的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及项目组80多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南方暴雨研究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进展的取得为本项目圆满完成国家规定的研究任务并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之一.项目共设置5个课题32个专题在1998年5~8月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又于1998年12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期总结暨1998年年会.来自5个部委29个单位的88名专家及科研、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办公室副主任萧永生司长主持.中国气象局温克刚局长、邹竞蒙名誉局长、颜宏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科技部农社司、基础司、计划司等有关领导及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代表应邀出席会议.项目咨询专家、项目执行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20)“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正式立项由中国气象局、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持的《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经专家论证,国家科委批准,已于1996年10月10日正式立项...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研究员的领导下,经过80多位科学家联合攻关,出色地完成了本年度的研究任务并实现了前3年的预期目标.2007年度取得了以下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