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海洋渔业捕捞生产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同时渔业通信的发展却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缓慢,仅仅维持在出海船组能相互通信的水平上,且通信质量不高。渔业安全救助通信网,只能作用在近距离(数十海里内),而大多数船只出海路程都在上百海里远,无法跟岸台联系,渔业安全救助通信网也就失去了应用的效力,亟须向中远程发展。现代渔业通信的发展迟缓,已经阻碍了海洋渔业生产的信息化发展,影响了渔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青岛地区过去三年中所发生的渔船海损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发生海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的错误行为,其次是船舶本身的原因和外在环境因素,同时提出预防措施:(1)抓好船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2)加强监督检查;(3)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4)加强海上搜寻救助,(5)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防;(6)抓紧海上治安管理;(7)预防涉外海损事故。  相似文献   

3.
林默 《海洋世界》2001,(6):25-25
人们可能知道,曾沿用了近一个世纪的国际通用海难事故救助信号(“SOS”)、1999年2月1日起被全球实施国际海难安全系统(GMDSS“)完全取代。“SOS”,这个曾救过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青岛地区过去三年中所发生的渔船海损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发生海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的错误行为,其次是船舶本身的原因和外在环境因素,同时提出预防措施:(1)抓好船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2)加强监督检查;(3)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4)加强海上搜寻救助;(5)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防;(6)抓紧海上汉字管理;(7)预防涉外海损事故。  相似文献   

5.
采用北斗管理型用户终端设备和北斗数据采集型终端设备构建通信网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迅速组网的需求,但是该网络一旦建成后,就不能随意进行变动。这不利于北斗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北斗组网功能的技术体制,并对现有北斗通信网络设计的优缺点进行分类对比,最后提出基于节点设备灵活构建北斗通信网络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设计了一种节点设备,该设备由北斗数据采集型终端设备和相关软件构成。利用该设备能够非常方便地将各个分通信网络组合成大的统一的通信网络,同时也支持不同通信网络的子网络之间的任意迁移和改动。  相似文献   

6.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缩写为GMDSS,原称未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它是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79年在第十一届全体大会上提出的,并确定该系统将于1991年开始实施。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基本原则是,当船舶或其他海上设施发生海难时,岸上的搜寻救助当局以及在遇险事件附近航行的船舶能迅速得知遇险报警,以便能协调行动进行救助。一、现行遇险与安全系统改革的必要性现行遇险与安全系统是按照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规定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日前发表的《信息通信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网络无所不在的社会;美国1999年提出了“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由此看出,信息社会正向人类走来,人们唯有通过网络才能快捷、有效地获得有用信息,海洋产业唯有借助网络才能推动科学研究,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势在必行。标准化原理能确保海洋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有序、高效、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要求,结合我国海洋调查、科研通信现状提出了我国海洋调查海岸电台的技术改造和建设设想以及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人类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蓝色海洋。水声通信网络(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UACN)能够有效实现水下信息交互,是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工具,并在推动“智慧海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水下节点的发射功率、转发中继、通信信道等通信资源严重受限,这将无法满足 UACN 长期且有效作业的需求。资源分配技术能够在不提升网络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改善网络能量效率、抗干扰性等相关性能,在水下信息交互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因此,如何对有限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已成为 UACN 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对 UACN 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研究分析了 UACN 资源分配技术及意义,并重点指出了其资源分配的发展现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地壳中除一般的地震外 ,还可能发生其他不那么快速的地震过程。例如 ,在火山附近常记录到相当持续的振动 ,被称之为火山的抖动。2 0 0 0年日本开始起动由安置在全国各地、深度为 2 0 0~ 3 0 0m钻孔中的由 60 0台数字地震仪组成的“Hi 网络”。按仪器的灵敏度及其分布的密度 ,它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类似的网络。“Hi 网络”记录到发生在南海俯冲区范围内地壳下层延续数分钟至数星期的振动。日本地震学家ObaraK成功地记录到离火山活动中心非常远的地壳振动。如果没有“Hi 网络”和在集中处理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 ,这些振动也许未被注意到…  相似文献   

11.
1995年6月下旬,俄罗斯籍的“林克·斯塔尔”号货船满载9000吨钢丝从印度洋上的维沙克哈巴特纳姆港起锚驶向台湾的高雄港,但这注定是一次一去不复返的航行,该船在起航后通信几度中断,最终在孟加拉湾神秘失踪。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在经过半年调查后认为:“货船失踪并非因遭海盗抢劫,而是由于技术或气候原因所致。”“林克·斯塔尔”号货船虽悬挂巴拿马国旗,而船东却是俄罗斯“维斯塔”联合公司、阿穆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九五”和“十五”期间,在国家海洋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分别在上海和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建立了两个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示范系统。在这两个示范系统的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际海洋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模型,提出了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结构、数据与信息服务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流程以及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美国一个高级模拟设计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利用“虚拟海洋”数学模型,构想设计一个特大型海上浮动建筑物计算机模拟样体——比10个航空母舰还大的自推式军事基地。该样体被命名为“MOB”移动式海上军事基地,由5个分体组成,分体之间用绞合连接器连结。 移动式海上军事基地是一个具有诸多优点的海上庞然大物,可替代美国海外陆基固定基地,启用时,在固定位置上可部分潜没水中,可为军事行动的开展和后勤服务及海上救助等提供可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典型的水下无线通信网进行分析,针对水声、光、射频3种通信模式在水下无线通信中的优缺点,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模式自适应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概念及其框架结构,并对其中的自适应调制解调方式展开研究.结合MAC层协议,提出一种跨层的自适应调制解调解决方案,即通过收发双方的握手信息携带当前信道状态,由发射方根据握手信息,判断双方通信距离,预计信道未来状态,结合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自适应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式和调制方式,并利用握手信号通知接收方,从而实现在通信网络范围内数据或指令的快速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海洋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观测业务体系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海洋观测将由近海向深远海纵深发展,海洋战略空间进一步拓展,远距离海上观测平台将被大量建设使用,数据通信成为关键。本文以外磕脚通信网络优化为背景,以卫星网、微波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微波+卫星"组合的通信网络架构优化方案,实现两个网络的集成和冗余备份,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保障海洋观测数据的准确获取和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浙江省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探讨分析北斗卫星在渔业信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从而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平安渔业,提高我国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渔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开展群众性自救互救是海洋渔业安全事故救助最有效、最及时、最经济的救助方式。研究探讨海上自救互救的对策与措施,不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对减少海洋渔业事故损失、保障海洋渔业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此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是水下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UWSNs)性能改进的重要技术。然而受水下通信条件限制,MIMO技术的实施存在极多障碍。协作MIMO为UWSNs实施MIMO通信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设计了一种UWSNs网络协作MIMO通信方法,阐述了网络部署模型,多跳协作通信架构,协作MIMO能耗模型,网络性能仿真与优化算法,网络测试平台的开发和协作MIMO节点的试制,相关的实验仿真等内容。通过研究,期望验证水下传感器网络协作MIMO技术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为部署高速可靠UWSNs网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东海鳗苗也需要“希望工程”本刊记者书方“希望工程”本是我国为贫穷地区儿童助学的一项活动,在这里我们呼吁“东海鳗苗也需要‘希望工程’”,意在引起国人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尽快对正受人为肆虐的鳗苗采取救助行动。那么,东海鳗苗的希望在哪里呢……?!鳗,是鳗鲡的...  相似文献   

20.
一、COSPAS-SARSAT 卫星救助系统的发展COSPAS-SARSAT 卫星救助系统是一个国际间协调进行的利用极轨道卫星辅助搜索和营救遇难飞机和船舶的安全系统,是在世界先进国家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79年,苏联、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签定了共同进行 COSPAS-SARSAT (以下简称 CO-SA)系统试验的协定。1980年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