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电磁波预报地震以来自地下的微弱电磁波为线索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地震频繁发生的日本周围通过观测和人造卫星捕捉电波的计划业已开始实施并很快活跃起来。与地震有联系的电磁波的发生机制和生成物质正逐步查明。如果能够证实这种电磁波是地震的前兆现...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强震电磁波异常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吾先  金明培  马骏康 《地震》2003,23(2):77-84
从1992年11月开始实施了中日地震电磁波观测和研究项目,该电磁波观测资料真实完整地观测记录到丽江等29次近震电磁波异常的发展过程;对29个地震的特征作了对比观测研究,表明地震电磁波异常有3种发展类型,与之对应建立了3种地震电磁波预报规则;初步提出利用地震电磁波预报地震的模式;分析、讨论TOA电磁波监泅系统的优越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地震电磁波观测找到了有效的前兆信息观测方法和监泅系统。这将对地震电磁波的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震短临预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电气通讯大学教授芳野赳夫,以通过电磁波预测地震方法的开创和实际应用为目标,开始与苏联和法国进行联合研究。该方法是通过测定地下深处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在中等规模以上的内陆直下型地震发震前2—3小时,预测这类最令人发怵的地震的发生及其震中位置。利用这一方法,除了曾在事先预测到1983年2月茨城县西南部 M6.3直下型地震的发生及其震中部位之外,还在日本国内和欧洲获得几次引人瞩目的预测结果,作为利用电磁波的一种地震预测手段,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4.
江苏及邻近地区地震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这20多年来江苏及其邻区的地震前的电磁波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对出现的异常信息和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波异常信息与地震三要素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对电磁波的性质从电磁波产生的机制和传播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电磁波异常与相关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地震电磁波产生机理基础的分析上,结合近年来观测实践,深入具体的分析了震前电磁波的短临异常与相关地震的对应关系,同时也总结了观测仪器的有效使用与技术改进,从而展示了电磁波预报地震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单台电磁波异常与地震短临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南省濮阳市地震台电磁波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其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电磁波观测作为一种地震前兆短临观测项目,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1983年6月24日越南莱州M=7.0级地震前后楚雄地震台“磁引信”仪器记录到的电磁波异常。发现主震前后出现的异常电磁波的波形、频率、振幅都不相同,并指出利用震前电磁波异常作地震短临预报的可能性。本文还就地震辐射电磁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平凉市电磁波3年多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震前电磁波的异常特征,表明电磁波有明显的临震异常,其脉冲特征及时间与未来地震有着密切关系。指出认真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可预知一定范围内的较强地震。  相似文献   

9.
利用福州电磁波观测资料,对给定时段内、范围内的闽台地区地震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福州电磁波异常与地震的相关系数,探讨福州电磁波异常信息的映震效能,为今后利用电磁波观测资料异常信息进行临震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都江堰地震台2类电磁波仪的震前记录进行分析,震前仪器记录到了电磁波异常现象:2006年6月21日甘肃文县5.0级、2006年7月22日和2006年8月25日云南盐津2次5.1级地震,这些说明电磁波监测在地震短临预报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Drawing on the results of new measurements of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VK seismometer No. 5055, the level of magnification of the vertical seismograph used in the past, has been corrected. The amplitudes of the seismic waves from earthquakes in the period 1963–1978 have to be increased by 88% and the station correc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magnitudes of earthquakes decreased by 0.274.  相似文献   

12.
地震前长周期事件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积累了许多地震前长周期事件的观测资料。这些长周期事件可以被很多不同的观测系统记录到,如跨断层形变、超低频电磁异常、次声波异常、井下低频导波、井水水位等。理论上对地震前长周期事件已给出了许多论证,例如,震前的断层蠕动、静地震与慢地震、断层的断裂预扩展和地震成核等。解决震前长周期事件的地面可测性,对突破“震前平静”带来的短临预测的困惑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网络化的系统观测和对物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HVSR方法用于地震作用下场地效应分析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Garner Valley Downhole Array(GVDA)竖向观测台阵的强震观测记录为基础,利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HVSR)方法与传统谱比方法研究了多次地震作用下竖向台阵场地的波动传播规律,探讨了该场地HVSR曲线与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TF)曲线的差异,综合利用频域求解一维层状场地P、SV波入射情况下场地响应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和合成理论地震图的波数积分法解释了二者差异可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VSR方法应用于地震作用下场地效应分析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表明:竖向地震动场地效应是HVSR与传递函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竖向地震动场地效应主要是由竖向地震动中的P波成分引起的.在场地竖向放大可以忽略的频段范围内,HVSR可以作为传递函数研究地震作用下的场地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磁波观测的原理与方法,归纳出震前电磁波的几种异常特征,对近年来几次典型的震前电磁波异常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异常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将当前地震预测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结为:银弹战略乏策、回溯研究存疑、数学处理失实和前兆观测无据。为避开其中的问题,提出依据同源前兆波预测大地震的思路,并对大震同源前兆波的发生进行了定义。所指的同源前兆波主要为声发射波、地震波、电磁波及形变波4类。以芦山地震为例进行了分析。依据同源前兆波预测大地震的关键技术是:观测、分析研究以及预测目标区域积累应力的快速释放进程。   相似文献   

16.
Normal-mode summation is the most rapidly used method in calculating synthetic seismograms. However, normal-mode summation is mostly applied to point sources. For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faults extending for as long as several 100 km, the seismic waves are usually simulated by point source summation.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follow a different route, i.e., directly calculate the excitation of each mode, and use normal-mode summation to obtain the seismogram. Furthermore, we assume the finite source to be a ‘‘line source' and numerically calculate the transverse component of synthetic seismograms for vertical strike-slip faults. Finally, we analyze the features in the Love waves excited by finite faults.  相似文献   

17.
韩元杰 《地震学报》1980,2(2):215-226
地震之前长周期的地壳运动已为人们所关注,然而在零漂等问题尚未解决之前,长周期地震仪观测仍处于试验性阶段.另外,震前地气的喷溢和释放,只能在喷口处观测,距离稍远,就观测不到了,但由此而引起的大气振动和声学现象,却可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观测到.因而可开展震前由长周期运动和地气等引起的大气声波、重力波等微气压波的观测研究.地震波所激发的次声[1],前人已有研究,但地震前的次声,中外文献还未见报道.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1976年8月至1977年3月,笔者在北京首次开展微气压波的观测,发现了十余次地震前的微气压波,其特征为40—80秒的周期,1—5微巴的声压,波列很短,仅数分钟,出现于震前1—16小时.本文提出了识别震前微压波的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其产生的可能机制和有关的临震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2021年7月29日阿拉斯加8.2级地震引起的电离层响应,利用地震附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观测数据估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及同震电离层扰动(Coseismic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CIDs).从多角度对CIDs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阿拉斯加2018年7.9级走滑型地震以及2020年7.8级逆断层地震引起的CIDs对比.在地震西南方向探测到两类CIDs,最大扰动振幅约0.8 TECU (1 TECU=1016 el/m2),并且在西南方向距离震中约1094 km的测高站EA653探测到CIDs.在震中西北、东北和北方向探测到传播速度相近的CIDs.根据CIDs的速度和频率大小将CIDs分为两类,第一类CIDs的传播速度为1.87 km·s-1,频率约为3.8 mHz,可能由地震声波引起,扰动量级最大;第二类CIDs的传播速度为0.85~1.09 km·s-1,中心频率约在3.0 mHz或者5.7 mHz附近,为地震声波引起的另一类电离层扰动.逆断层地震引起的CIDs比走滑型地震更加显著,表明地震引起的垂直地表运动在CIDs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三次地震在西南方向均引起显著的CIDs,与地震破裂方向较为一致,该地区大地震引起的CIDs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方向性,具体形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陆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和塑性流动波的观念,地震迁移主要表现为塑性流动波控制下地震沿网带的迁移。中东亚网络系统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塑性流动波,其中与地震中期预测有关的是“十年波”和“百年波”。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波年份、起波期和波峰带,而各期波的优势传播方向和有效作用范围又有所不同。两种波的波峰带相互叠合形成双重波峰区,其中有“塑性流动-地震”网带经过的区段为地震提供必要的能量背景条件,构成能量背景区。对中国大陆1976年震情的检验表明,6.0~7.8级地震共19次,约有90%分布在相应震级范围的能量背景区内  相似文献   

20.
按照前人对新丰江水库地震序列特征的研究,以1965年为界将新丰江水库地震序列分为前期和后期,对前期(M<,s>≥4.3)和后期(M<,s>≥4.2)地震垂向引潮力的触发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前期15次M<,s>≥4.3级地震发震时刻垂向引潮力的方向处于向下区间的有12次,占80%;其中M<,s>≥4.5级地震全部都处于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