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遥感技术是监测区域农业旱情时空变化的主要手段,其反演的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两个参数可以通过表征绿色植被对干旱胁迫生境的反应揭示土壤水分信息,反映作物受旱状况,但两者单独使用时均存在局限性。而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的二维特征空间综合了两个参数特有的生理生态意义,不仅可以指示作物受旱时的水热胁迫环境,同时揭示了作物在这种胁迫环境下表现出的症状,可有效提高农业干旱监测的精度和效率。本文在较为详细地阐述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特征空间评估农业旱情的原理基础上,综述了这方面有代表性的4个干旱监测模型,初步分析了影响这类模型特征空间的部分非土壤水分因子,并对它们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做了评述和总结,为今后此领域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课程教材编写的背景、阐述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总结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教材的编写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维空间和高程未知的二维空间之间的七参数的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程趋近法,以真实数据和模拟数据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The author defines cartographic space, i.e., the space encompassed by geographic maps, as the entire “geographic” envelope. Maps as spatial models of the concret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of this envelope [increasingly this space is viewed as four-dimensional, when the element of time is included] depict geosystems of various levels and complexity and serve as an essential basis for analyzing their properties, internal processes, and relationships. The author argues against divorcing the study of cartographic space from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he objects being mapped, and critically evaluates positions of other Soviet and East European cartographers on the “dual role” of the cartographic space of maps. Translated from: Vestnik Moskovskogo Universiteta, geografiya, 1986, No. 2, pp. 3-9.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面试验的植被覆盖率估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被覆盖率的遥感反演为研究主线,以玉米作物为例,在基于地面试验获得作物光谱、叶面积指数和多角度覆盖率的基础上,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基于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率估算模型进行了精度比较,同时对植被覆盖率反演的影响因子(叶面积指数、植被空间分布和观测角度)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到:估算植被覆盖率的最优植被指数为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对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率间关系的影响随植被的生长不断增大;植被空间分布对垂直覆盖率的估算影响很小.对于多角度覆盖率有这样的规律,即在4种空间分布下,以0°观测天顶角(VZA)为中心,在相反方位角上随VZA的增加,覆盖率值基本呈对称分布;在玉米刚出苗时,覆盖率随VZA的增加而增加,当VZA=0°时达到最小值,而随着玉米的进一步生长,4种分布条件下覆盖率随VZA的增加反而降低,在VZA=0°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质遥感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Landsat ETM 卫星遥感技术,并基于地学遥感分析技术,研究了墨脱地区的地质灾害现象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对不良地质体进行了空间定位和预报,提出了最佳的墨脱公路方案,并从工程地质勘寨的角度提出了墨脱公路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利用距离加权与小波插值相结合,插值引入虚拟钻孔点的建模方法,采用广义三棱柱作为基本建模体元,实现了基于稀疏钻孔点的三维地层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ALOS卫星图像分析与预处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高分辨率ALOS卫星数据进行质量分析,结合ALOS数据特点,提出了ALOS原始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研究结果表明: ALOS数据预处理工作量较大,且预处理方法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开展大规模、大范围、大区域、大精度、短周期的图件更新、动态监测等应用时,应考虑将ALOS卫星图像与其它卫星图像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地形因素对航空面阵CCD影像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因素,包括地面起伏和地球曲率,是造成航空数字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自行研发的多模态航空CCD相机系统为对象,结合其成像模式和几何形态,分析了地形因素给影像带来的变形,推导出航空面阵CCD影像变形的一般公式,并通过概算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对于航空面阵CCD影像,要想得到高精度的几何处理,必须改正地球曲率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与GIS的密云县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和Landsat卫星TM/ETM+数据进行生态环境效应遥感分析。首先,对三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利 用状况图,并分析了其变化情况; 然后,应用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景观结构变化; 利用RS技术分析了密云县 植被及地表温度; 最后,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和不同生态区划的NDVI和地表温度的变化特点。综合上面的分析,指出了RS与GIS方 法在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in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imagery for construction of maps depicting human modification of nature. Four diverse areas within the USSR were selected as mapping sites, providing a broad range of environmental and land-use characteristics for investigation. Human impacts were most effectively mapped for two desert sites. The authors recommend combining satellite imagery with terrestrial spectrometric observations or color-infrared photography in investig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steppeland and forested territory. Translated from: Vestnik Moskovskogo Universiteta, geografiya, 1984, No. 6, pp. 11-18.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航空遥感数据的绿地信息提取与制图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基于航空遥感数据的绿地信息提取与制图系统,该系统具有绿地信息提取、统计、精度分析以及矢量地图产生等功能。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航空遥感数据实验研究表明,利用该系统能快速调查出研究区绿地的分布及数量,调查精度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时相Landsat数据的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长沙市为例,在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支持下,采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归一化裸露指数(NDBI)等方法提取城市用地信息。通过对比多期城市用地的熵值变化,定量分析城市扩张的时空特性; 运用叠加、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城市扩张和中心城区的关系,绘制城市扩张速度玫瑰图。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建成区总面积不断扩展,其中,1973~1986年扩张主要表现在东南方向,1987~1993年为西部方向,1994~2001年南和东南方向成为快速扩张方向; 对长沙城市扩张驱动力进行分析,认为人口迅速增加是城市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准确有效去除干涉纹图中的平地相位是精确莺建DEM的关键.探讨了两类常见的去平地相位方法(基于地理定位和基于干涉频谱),分析了其所引起的误差影响.通过Envis砒和JERS-1两种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可获取精密轨道数据的情况下,基于地理定位的去平地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干涉纹图中所包含的平地相位,并很好地控制最终所得的DEM误差,其效果优于基于干涉频谱的去平方法;基于干涉频谱的去平方法在干涉频谱平均空间频率为0时,所引起的DEM误差相对较小;在精密轨道数据缺乏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均不能满足重建DEM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赋值技术与动态网格的空间数据组织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动态网格,通过空间数据赋值技术,将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以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完全的矢量格式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优点,以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赋值技术和动态网格系统实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变化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GIS和遥感技术,计算分析了20a来珠江口伶仃洋滩槽演变特点,阐明了其变化原因和后果,并以此提醒人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规范岸区开发行为,以利于珠江三角洲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4年10月SPOT 5卫星影像及2007年9月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和全色影像,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可蚀性和土地利用4种影响因子作为辅助数据,进行土壤侵蚀信息提取。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分析2004~2007年北京北部山区土壤侵蚀在空间、面积上的变化状况、强度类型转化状况以及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北部山区土壤侵蚀主要为轻度侵蚀与中度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 2004~2007年北京北部山区虽然局部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增强,但土壤侵蚀总面积减少,大体上呈中度→轻度→微度发展趋势,总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后遥感应用技术提出的背景及技术构成,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地质成果。实践表明,在地质勘查领域,后遥感应用技术比单一遥感技术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和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对江苏省连云港拦海大坝分析研究后认为,拦海大坝在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港口的水文地质环境,改变了近岸海流、泥沙流运移路径和对港池的冲刷作用,引起港池淤积加剧和周边水文地质环境向不良方向发展,并提出了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