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地质灾害的产生是崩塌、滑坡等致灾地质作用与建筑物等承灾体遭遇的结果.要防治地质灾害就是要避免这种“遭遇”的出现.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工程治理等手段,防止致灾地质作用的产生;二是承灾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传正 《地质通报》2002,21(12):869-875
为了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危害,保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安全进行,实现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建立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及监测指标体系;规划了监测预警站网的构成,即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由有资质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管理的监测站点所组成,包括1个国家(一级)站,约40个省组(二级)站,700年县级(三级)站和约10000个乡镇级(四级)站以及若干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监测预警试验区(站);列出了站网运行必须开展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撑项目和监测预警站网组织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安溪县在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建设方面卓有成效:①在福建省率先建立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②在福建省率先建立县级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③每年台风暴雨前由县政府组织工作组到各个乡镇进行汛前检查,督促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工作组和民兵应急分队在防灾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④建立了比较完善的8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⑤每年县财政都拨出专款用于防灾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明显上升,建设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对于保证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十分重要。本文从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的设备布设、系统建设、平台功能、运行现状阐述其建设与实现过程。目前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已经可以达到地质灾害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灾害点信息统一管理动态更新,做到数据集成化、成果可视化、信息综合化、系统一体化。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等10个模块。现阶段所有的普适性监测数据可以同步发送到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平台,能够高效支撑地灾预警工作。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能够对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自动进行分析,支持多种预警模型进行判别;当监测数据发生变化触及预设判别模型时,能够自动发送地灾预警信息。通过系统试运行,已经有了成果监测预警的案例,数据可靠能够满足监测预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介绍了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体系建设的组成及主要内容,对地质灾害可以进行更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专业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是“人防+技防”中“技防”的核心要素。江西省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尝试开展专业监测点建设,但发展一直缓慢,监测设备类型也较为简单;2020年和2021年,随着专群结合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工程的实施,江西省专业监测点建设规模急剧扩张,并出现一些新的监测设备类型。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共建成专业监测点1173处,总计投资9413.5万元。目前,江西省专业监测预警中存在经验不足、技术基础薄弱、各类预警系统林立、监测预警效果欠佳、经济效益不高、防治工作量增加等突出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宏观防灾减灾形势,江西省对专业监测预警的进一步地推广铺开没有迫切需求。为使已建成的专业监测点发挥应有的监测预警效用,目前亟待起草适合江西省情的专业监测预警详细技术指南,并整合各类预警系统。树立正确的预警认识,认识到专业监测的局限性,“人防”仍重于“技防”。江西省专业监测预警的未来趋势,一是以区域性气象风险预警为主,辅助开展典型隐患点专业监测;二是针对重要的突发性险情,开展短期临时性专业监测。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本文概述了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出的背景、基本概念、预警工作目标和工作阶段划分。作者把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分为空间预警工程和时间预警工程,介绍了相应的一些简单实例。提出了地质灾害预警工程的技术工作体系和组织工作体系,特别强调了在政府机构统一组织下,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和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临沂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发育情况,总结了临沂市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对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一套集远程自动测量和预警预报于一体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想,对提高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水平和预警预报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湖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做了初步介绍,总结了工作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依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对地表的影响深度和灾害载体的运动特征,将广东陆地地质灾害划分为三类灾害系,即表层灾害系、表-浅层灾害系和表-深层灾害系,其影响因素和动力源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文圈(人类活动)。五大圈造成了地质灾害系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这五大圈的变化。灾害系的能量源归属于三大类:日地系统、地球系统和人类系统。文中指出人类系统的能量源在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演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之一。文章在介绍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系统的构成、职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的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监测网点的布设原则、监测网点的建立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介绍了三峡水库区群测群防监测减灾防灾取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何矿井水害事故均会显现不同的预兆,为夯实水害智能预警基础,明晰了感知、辨识、评估、预测及相互逻辑关系的系统建设内涵,针对不同水害类型,根据其突水机理不同,设计三大类多模式水害典型场景,建立相应突水判据,提出了确定性理论精确预测与包括大数据及深度学习在内的非确定性趋势推测两类预测方法,为智能预警系统的预测预报、预警准则及阈值设置奠定理论基础。以陕西省彬长矿区亭南矿为例,建立了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及关联信息的指标体系,将地面水文动态监测单元、井下水情环境监测单元以及采掘工作面采动动态监测单元集成,构建原位采集和突水要素预兆感知系统,实施基于关键层电性参数动态监测、关键部位单点或多点多参数监测联合布置的突水前兆信息精准获取方案,采用确定性模拟模型和非确定性智能模型,实现水害预测预警功能,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空间联动分析技术,预警系统实现了井上下全空间水害风险预警“一张图”的可视化展示。实践表明,监测预警平台理论基础扎实,预测预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方林  罗永忠 《吉林地质》2007,26(1):76-79
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建立完善的省级国土、气象专门管理机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中心。本文介绍了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组织结构及管理体系、技术支持、硬件设施等3个层面。同时介绍了预报级别划分及预报信息发布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地质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其中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有地下水的参与。据大量事实统计,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具有类型的多样性、机理的复杂性、分布的广泛性、灾害的严重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同时,目前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对地下水作用致灾的重要性认识及勘察研究投入不够,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中对地下水作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强调和加强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效应的勘察研究。地下水与岩土体间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必然引起二者物质成分、性质和状态的变化。其中尤以地下水位升降和水力坡度的变化影响最大,从地下水作用致灾机理看,有静水推力、有效应力变化、渗透压力增大、水力楔入、冰劈、水的加载、水化、水击、土体冻融、淋溶和沉淀等作用。文中以渗透变形灾害为例分析了地下水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勘察工作应以查明地下水的埋深和补给来源,查明沿渗流方向的地层岩性、成因、物质成分、厚度、空间分布和透水性为主。指出防治对策应针对灾害类型、机理、地质环境、保护目标不同,既以治水为主,又要区别对待,与环境保护同步考虑。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降水(特别是暴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诱因这一基本事实出发,通过对地质灾害和对应气象资料的分析,探讨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套基于降雨量指标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作者综合考虑前期累积雨量、降雨类型和实时雨量等关键指标,建立了一定地质环境条件下灾害的气象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开发研制了贵州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并于2003午汛期投入业务试运行,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眼务。该系统实时运行在气象业务网络环境中,高效稳定、功能全面.自动进行全省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的动态监测和模型计算,利用精细化乡镇雨量观测网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资料,可实现对全省各地到乡镇一级的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预警,每日制作发布全省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预警报告,提供生动直观的预警图、表及相应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该系统经过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了以应用全省精细化乡镇雨量观测资料和针对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的特色。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建立了汛期业务值班制度,向省委首政府、国土民政等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地质灾害实例检验取得了较好的预警效果,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由于该系统的开发主要是从气象条件的角度出发,虽考虑了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情况,但对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喷环境条件的分析应用还显不够。最后,作者也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来地质环境以及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文章充分研究突发性地质灾害孕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人类活动以及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滑坡灾害“潜势度”、“发育度”、“易发度”和建立临界降雨量预警判据,采用GIS技术与数学模型整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江苏省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2004年和2005年汛期实践结果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预先发现、规模预测、受灾损失预测是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尽管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丰富,但此前并未建立全面、智能的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体系。本文通过广泛收集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数据,选取了地形、地质、植被、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方面的13 个因子,通过训练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并根据降雨实况和预报数据的粒度构建短中期和长期趋势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WebGIS 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预警系统。系统功能丰富,包括数据管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短中期和长期多尺度趋势预测等功能模块。系统首次实现了与传感网的直接对接,使传感数据能实时参与计算,保证了预测结果的及时性。通过历史灾、险情回代验证,建立的短中期和长期趋势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能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厚芝 《探矿工程》2008,35(7):18-21
从传统技术手段、特殊测量方法和最新测量技术等几方面入手,介绍了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中几种常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不同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中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