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合怀柔应急水源地多年气象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重点分析了2015年9月份水源地减采热备前后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源井动水位等监测资料,评价了应急水源地热备涵养对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地运行至2015年8月31日,中心区地下水位已累计下降31.34m。水源地减采热备后,应急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位恢复明显,相对于2015年8月31日至2015年12月底,区域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1.69m,中心区升幅最大,南部地区升幅大于北部地区。水源浅井动水位平均上升了8.07m,水源深井动水位平均上升了18.34m。减采初期,深层承压含水层水质有所恶化,接近于浅层承压水。随着时间的延续,地下水位的升高,水质恢复到减采前水平。怀柔应急水源地作为首都最大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南水北调来水后的新水情下进行热备涵养,对于保障首都供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研究北方典型地下水超采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对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影响,设计了集中开采方案、逐步减采方案和广义地表水(地表水和中水等)-地下水联合调度方案3种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限采方案;结合济宁市,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设计方案下地下水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区域水均衡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基准方案对比结果显示:集中开采方案使地下水位在局部出现了缓慢回升,而水源地附近水位下降明显,最大中心降幅达到9 m,地表水补给的增加势必提高了污染的风险;逐步减产方案使局部地下水位恢复程度较前一方案偏小,而城北水源地漏斗中心水位下降超过12 m,城南水源地亦下降达8 m,诱发的地表水体和侧向补给量变化的减少使研究区含水层存量反而减少;联合调度方案使区域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最大地下水位恢复幅度超过4 m;而水源地地下水降落漏斗最大的仅增加4 m,区域地下水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涵养.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补给是地下水循环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查明其来源对于认识地下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岩地区地下水由于受构造影响,分布较为复杂,因此对其补给来源的研究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分析基于遥感信息建立的富水带模型,结合地下水动态、主要离子浓度、地下水流速流向、水源地抽水量与水位数据的分析,本文研究了库如塔格山前的巴拉干水源地地下水补给来源问题,分析了造成水源地总出水量和水位降深异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水源地地下水来自于其西北约6.5km的砂石料场方向,砂石料场取水是造成水源地总出水量和水位降深异常变化的原因,基于此提出了保护水源地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明确地下水运移条件是城市地下水水源地保护的基础。为确保沈阳市某地下水源地的可持续开发,依据沈阳市某地下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基于大量监测井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的识别和验证。依据校正后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水源地运营后地下水漏斗的范围及水位降深,并对水源地停采后水位恢复状况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可知,研究区水源地地下水含水层总补给量为62 230 m3/d,总排泄量为63 400 m3/d,均衡差为-1 170 m3/d,多年地下水动态呈负均衡状态;通过对研究区水源地开采2 a、5 a、10 a后承压水状态进行预测,地下水水位分别平均下降6 m、8 m、9 m,形成中心漏斗区,面积分别为54.56 km2、65.04 km2、65.80 km2,开采初期降落漏斗急剧扩张,然后速度逐渐放缓;研究区水源地承压含水层开采对周围流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  相似文献   

5.
针对静宁县庙堡水源地水位严重下降的现状,从气候、含水层破坏、地下水开采等方面分析了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遏制地下水持续下降、加强地下水监测、缓解供水压力的对策与措施,为甘渭子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配置、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6)
嘉峪关市北大河南岸第二水源地位于酒泉西盆地,该盆地已建有六个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采用Visual Modflow4.1软件包中的Modflow模型模块对水源地运行后研究区的地下水水位进行预测,研究该水源地建设对区内地下水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嘉峪关市北大河南岸第二水源地的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刘佩贵  束龙仓  王雪  陶月赞 《水文》2007,27(5):55-57
为保证矿区安全开采,采矿本身要求排出大量的矿井水,这不可避免地使附近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可能影响到已有地下水水源地的供水安全,产生供、排水矛盾。本文以淮北市徐楼铁矿为例,用数值法分析评价矿坑排水对城市供水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对越流系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矿坑排水对徐楼水源地引起的水位附加降深最大值为0.0244m,仅为水源地设计开采水位降幅(6.0m)的0.41%,对附近地下水水源地的供水安全造成的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到水源地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1)
以藏东某矿山供水水源地为例,探讨大型抽水试验在高原基岩地下水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通过枯水期及丰水期两次大流量抽水试验,对地下水含水系统造成强烈的震动,研究了区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转换"关系、地下水水位动态和流场变化特征,在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开采试验法预测了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00×10~4m~3/d,认为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有足够资源保证,水源地运行后,不会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9.
“频谱分析法”在兰州市地下水水源地水情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成利 《甘肃地质》1995,4(1):77-81
利用“频谱分析法”预报地下水位经实际监测结果的误差检验,认为该方法用于地下水水源地水位预报是基本可行的。为今后广泛开展地下水情预测预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章伟民 《甘肃地质》2008,17(2):75-80,93
本文应用二维流地下水数值模型计算方法对某水源地地下水水位进行开采预测,介绍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过程,从而为拟建水源地正确确定开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中盆地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地下水系统,按含水介质的结构组合与空间分布以及地下水循环特征,文章将关中盆地地下水系统进一步划分为黄土台塬孔隙-裂隙含水系统、冲积平原孔隙含水系统、秦岭山前洪 积平原孔隙含水系统、渭北岩溶含水系统及基岩裂隙含水系统共5个亚系统和26个更次一级的子系统。在研究 各子系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区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地下水资源污染与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负环境效应;行政区块限制,水资源宏观调配不够;地下水人工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规划和管理滞后等方面。 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5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节水对策、开源对策、改水对策、增补对策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蓝俊康 《地下水》2008,30(4):5-8
地下水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它包括地下水资源勘察、地下水的取水工程、地下水的监测、地下水回灌、地下水的防排工程、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防海水入侵工程、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评价、地下水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设计、施工与监理等领域。与专门水文地质学相比,它具有研究领域更广、与其它学科联系更密切等特点,有望成为应用水文地质学方面研究范围最广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位变化是地下水资源量多寡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地下水管理最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对地下水水位进行管理,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量化管理。通过对地下水位与生态及地质环境的关系、地下水位阈值、地下水管理水位划定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力图从相对全面的角度认识当前地下水水位管理的发展。在回顾地下水水位管理以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地下水水位管理面临的问题、地下水管理策略、复合型地区地下水水位管理等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的一个大型构造沉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正在建设 的重要能源基地;鄂尔多斯盆地同时也是一个巨型地下水盆地,赋存相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为能源基地建设提 供重要水源。鄂尔多斯盆地是由多种不同类型岩石上下叠置构成的构造沉积盆地,因此它也是一个由不同含水岩 类的多个含水层系统上下叠置构成的巨型地下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总体上构成一个半开启型的地下水盆地,盆 地内不同含水层系统地下水交替循环的方式和深度不同,以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层系统和白垩系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系统的交替循环深度较大(可达1200~1800m);新生界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系统和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系统的交替循环深度较小(一般小于300m)。鄂尔多斯盆地实际上包含了周 边岩溶地下水、白垩系自流盆地地下水和东部黄土区地下水共3个地下水大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抚顺矿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针对1991年、2004年水质实际状况,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并综合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研究了地下水质污染机理、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型变化规律,并提出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泉州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泉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依据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选取了地下水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驱动因子、状态因子和响应因子,综合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区、保护区和保留区,并以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以防止泉州地下水污染和海水入侵为控制目标,依据地下水的...  相似文献   

17.
非均质含水层中地下水年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年龄数值模拟是近年来国际地下水领域的一个全新研究方向。在简单介绍地下水年龄数值模拟相关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通过一个简单算例模拟对比了稳定流条件下不同非均质含水层中的水流运动和年龄分布,探讨了夹层透水性的强弱对地下水年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下水系统保持补径排通量不变的前提下,弱透水夹层的存在对于特定区域地下水的深部循环和更新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模拟区域深部含水层的年龄分布时,不能忽略其弥散作用。地下水年龄模拟为研究区域尺度上的地下水循环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流场形态变化、地下水排泄途径及水化学多年变化特征,并结合区内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引起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动力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与天然补给源的减少。研究表明,局部水位下降甚至产生超采漏斗主要是由于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引起的,并对区域地下水流场形态影响较大,区内已形成地下水分水岭。  相似文献   

19.
北京永定河流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研究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刘锋  李延河  林建 《地球学报》2008,29(2):161-166
利用氢氧同位素方法对北京地区永定河流域地下水状况及补给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在系统采集了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样品的基础上,分析测试样品的δD、δ^18O、T。通过分析研究成果资料,初步判断出本区地下水的状况及补给运移规律:浅层地下水主要以近10a左右的“新水”为主,而且其主要补给方式是地表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中深层地下水普遍混有“新水”,且新水比例有增大趋势;深层地下水基本以50a以上“老水”为主,但局部已混有“新水”。本区地下水的状况反映出浅层水补给深层水的越流现象普遍,这会引起深层地下水水质下降。由此可见,本区地下水水资源由于人工不合理的开采利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水质预警是对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适时给出相应给别警戒信息的方法,包括状态预警和趋势预警两部分。以GIS技术为核心,将水质预警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并以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为例,研究了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地区的分布、趋势、恶化预警等级及其成因。地下水水质预警系统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减少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