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是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给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项目。今年三月国家水产总局组织力量对这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四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对我国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成功作了“这才是值得大力表扬的科研方向”极为重要的批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198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应国家水产总局的邀请,与赣榆县水产养殖公司在该县宋庄对虾育苗埸进行了育苗实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虾苗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对虾增殖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向有关海区试放虾苗,以增殖我国的对虾资源。为此,迫切需要解决大规模生产虾苗的技术问题。 受国家水产总局的委托,我们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根据东方对虾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虾苗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对虾增殖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向有关海区试放虾苗,以增殖我国的对虾资源。为此,迫切需要解决大规模生产虾苗的技术问题。 受国家水产总局的委托,我们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根据东方对虾的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科委,在最近举行的科学技术进一步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座谈会上,确定今后科技工作,要以对虾、海珍品、经济藻类、贝类的工厂化育苗和增养殖技术为重点。会议认为,青岛市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生物资源丰富,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广阔前途。要借助中央、省级海洋、水产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大力开发以对虾、海珍品、经济藻类、贝类为重点的工厂化育苗和增养殖技术。这对于解决城市吃鱼难、提高高  相似文献   

6.
对虾育苗“增效剂”是以天然腐植酸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改性而精制的易溶于水的结晶粉末,它是一类含有芳香结构和多种活性官能团的大分子聚合物。 经1985—1986年胶南县水产研究所和威海市海带育苗场的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育苗试验,对虾育苗“增效剂”有下列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海珍品育苗场与山东省水产研究所共同研究利用藻类池进行真鲷鱼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全面开发和多层次综合利用藻类池及对虾育苗池进行海水鱼育苗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普及,在育苗生产过程中对虾幼体的疾病逐渐增多和日趋严重,我们以长毛对虾无节幼体作为材料,通过单种药物与混合药物不同浓度的试验,观察其幼体的变态速度、变态率、活力等,为对虾人工育苗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采用药物诱导和改变附着基新技术,在我国首次取得工厂化生产太平洋牡蛎单体育苗与筏式笼养成功。在120立方米水体中,育出平均壳高0.51厘米的单体苗种4000多万粒,平均每立  相似文献   

10.
1987年2月20日—3月16日,我们利用珠海市水产研究所60m~3室外鱼类产卵孵化池进行“中国对虾全露天池高密度育苗试验”,育出0.9—1.4cm虾苗803.4万尾。平均每m~3水体  相似文献   

11.
前言对虾增养殖事业发展很快,工厂化育苗和成虾养殖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已开始将部分虾苗进行放流.随着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致病性微生物对对虾养殖造成的危害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如从患病的养殖对虾鳃丝上分离到一种危害对虾的丝状细菌,由于细菌的病害对  相似文献   

12.
1.国内网箱养虾的现状对虾的池塘养殖在我国目前正方兴未艾,无论在养殖规模,生产技术及产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对虾育苗技术、精养高产、南移越冬等技术突破的同时,国内也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对虾类(主要是中国对虾)的网箱养殖作了各种方法和规模的试验,意图开辟出另一条对虾养殖的途径。这其中已见报的有:辽宁省金县水产研究所于1979年采捕自然虾苗,采用四级网箱试养中国对虾,在3只面积为45m~2的网箱中养成对虾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以来,由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蔓延,全国从南到北对虾大量死亡,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使我国对虾养殖业严重受挫。1993年“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研究”作为国家“八五”应急攻关项目立项。该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农业部、国家教委等有关单位参加,集中了全国研究虾病的科技力量,历时两年多,已圆满完成,近日在青岛通过国家验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权威,对该项成果以很高评价。主要成果: 1.确认了病原。经研究得知,杆状病毒是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该杆状病毒粒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利用对虾育苗设施,进行天然海水河蟹工厂化育苗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696只亲蟹产出蟹苗1764万只。文中讨论了亲蟹的暂养与促产、幼体孵化、幼体培育等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杨丛海研究员,就对虾病的预防,集多年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建立有关虾病预防体系的设想,对今后对虾疾病预防,振兴水产养殖业意义重大。 设想认为,在对虾养殖这样大的一个产业中,没有一个健全的预防流行病发生的体系,就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对虾疾病,保持对虾养殖持续稳定地发展。体系包括提供符合对虾生态、生理要求的环境和营养;建立繁殖健康虾苗的体系;建立卫生防疫制度;每个对虾养殖单位形  相似文献   

16.
自从对虾工厂化育苗成功之后,我国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但单位面积产量仍然偏低,有少数单位虽然达到500kg/亩以上,但很不稳定。近几年来不少国家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有的亩产1500kg以上。为了探索中国对虾稳产、高产、高效益的高密度养殖技术,我们于1987年在山东省胶州市营海渔业公司对虾育苗场利用4个育苗池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年10月25日通过专家们的技术验收,4个试验池,总面积为78.43m~2,平均产虾1.98kg╱m~2,折合亩产1322kg。其中较好的3号池,单产2.80kg/m~2,折合亩产1868.3kg,对虾平均体长11.77cm,体重19.03g。专家们认为,该实验在国内属首次试验成功,创国内单位面积养虾最高记录,为我国的对虾养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有相当数量的正规对虾育苗厂在我国沿海各主要养殖地陆续兴建。舟山有近4万亩对虾面积,就有平均投资百万元左右的正规对虾育苗厂8家。继而由于对虾育苗的不稳定性,对虾养殖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影响了部分虾塘对虾苗的及时放养。为了弥补这一局限,出现了一些群众性的土法上马的简易对虾育苗场。这种育苗场利用多种废弃水泥池,如报废的紫菜育苗池。闲置的水产盐制品加工池等,加以适当改造,改建成育苗池。具有因地制宜,投资少(一般6~7万元)设备简易等特点。有效地补充了正规育苗厂的某些不足;给一些附近偏僻虾场带来了方便;并随着科技人员下乡搞科技服务,使虾类育苗技术逐渐普及到群众,为推动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早期性别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虾的工厂化育苗获得成功,使对虾养殖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此,科学家们围绕对虾人工养殖,在对虾的性腺发育、性腺成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洪水根等,1988;李怀梅等,1994)。由于养殖水域的过度开发,养殖环境的恶化,养殖种类的病害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显然,要维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一些遗传改良技术对现有养殖品种进行遗传改良,从而获得性状优良的养殖品种。目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对虾的性别进行控制,获得对虾雌性比例高的种群,才能有效地提高养殖产量,因而对对虾性别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脊椎动物激素可引起鱼类发生性别反转,但是,对对虾的性别反转不起作用。利用激素饲喂或浸泡幼小动物可以引起性反转,已完成性分化的鱼苗不能进行性反转,只能抑制或促进性别特征的发育。促雄腺对对虾的外部性征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李富花等,1996),对对虾早期性别分化进行研究是成功进行人工性别控制的基础。目前有关对虾早期性别分化的研究报道很少(尹左芬等,1986;Nakamura,1992)。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切片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的早期性别分化情况,为中国对虾性别控制硏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南海北部花水母目一新科新属新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金标 《海洋学报》1982,4(2):209-214
1978年2月至1979年1月,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和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在南海北部陆架区联合调查浮游生物,其中有5个花水母,经著者鉴定,认为是一新种,并建议创立一个新属、新科,兹将形态特征描记于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组的科技人员,对海湾扇贝育苗和养成技术,大力进行开革并经常到沿海有关的育苗场和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他们与威海市水产联合公司合作,出色地完成了“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和养成技术开发”的国家星火计划,连续两年稳产高产地育出8千多万粒商品贝苗,创产值120多万元,获纯利60多万元,育苗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1987年底通过了省级鉴定。他们积极扩散技术。编写了全人工育苗和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