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东天山是我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并且具有良好的进一步找矿潜力。本文在对东天山成矿地质背景和古生代大量内生金属矿床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划分出7种内生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类型,阐明了该区晚古生代地壳经历了拉张、挤压、碰撞、碰撞后弛张、剪切走滑和局部伸展的发展阶段,金、铜等内生金属矿床属于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西天山是我国重要的内生金属矿床集中区,其矿种包括有铜、镍、钼、铁、金、锌等,这些矿产在前寒武纪和显生宙的地质历史中分别形成了大量的成矿体系.通过对西天山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类型的研究,厘定了 5种内生金属矿床类型:1)岩浆型铜镍矿床;2)斑岩铜钼矿床;3)火山岩型铁矿床;4)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5)造山型金铜矿床.典型...  相似文献   

3.
黄革非 《湖南地质》1998,17(4):241-245
本文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组合规律,将湘南西部内生金属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4.
魏本赞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地质论评》2019,65(Z1):247-248
正红海地区位处新疆东天山成矿带卡拉塔格中西部,前人在该区已开展区域地质、物化探测量、多金属矿产勘查,以及针对多金属矿床的专题研究(聂凤军等,2001;左国朝等,1990),发现了较多的铜、金、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矿点。但针对成矿有利地质体的蚀变研究较少。红海地区地表基岩裸露,植被分布极少,地形起伏小,围岩蚀变强烈发育,有利于发挥高光谱遥感的技术优势,开展成矿有利地质体的地面波谱特征研究,揭示成矿地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研究,在充分整理和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选取典型矿床进行重点解剖研究,尝试应用成矿系列的理论来认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矿动力学演化规律,以内生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本文主要以东天山地区的内生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进一步划分为5个成矿亚系列。按照时代顺序,对于每一个成矿系列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简要论述;基于对成矿系列的分析研究,进而探讨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规律与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该地区古生代俯冲-增生和中生代后碰撞演化导致了该地区独居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指出东天山作为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经历了完整的俯冲-增生、碰撞造山和后碰撞的演化阶段,而每一个构造演化阶段都伴随有一套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堆积。  相似文献   

6.
成矿系列是研究成矿作用在四维空间中的规律,探索在地球发展过程中成矿的时、空、物质的演化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矿床成矿系列可以提高人们对全球地质规律的认识,并且有效地指导找矿预测工作,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开展.根据对东天山地区铜及其多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在整理和吸收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应用成矿系列理论, 将该区初步划分为5个成矿亚系列,建立了该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演化谱系,为东天山大型铜及其多金属矿床富集区的战略靶区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天山晚古生代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东天山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金铜矿产富集区之一,通过初步研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金属矿床划分为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对每个成矿亚系列形成的构造环境和主要地质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进而探讨了该地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总结了该地区构造活动的时-空演化导致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8.
阿尔泰晚古生代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泰是中国重要的贵重、有色和稀有金属矿产富集区之一,通过初步研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金属矿床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对每个成矿亚系列形成的构造环境和主要地质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进而探讨了该地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总结了该地区构造活动的时-空演化导致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组合特征,认为湘南西部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受一定的沉积建造、地质构造和岩浆岩的控制可划分三个成矿系列,即与I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铜银成矿系列、与S型花岗岩 类有关的钨锡铅锌铜银成矿系列和沉积改造型铁锰铅锌成矿系列,根据上述特征分析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郴州—桂阳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矿床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昭健 《湖南地质》1993,12(1):17-22
郴州一桂阳地区,按其成矿元素组合和矿床在空间上分布规律等,内生金属矿床以斜贯全区的(?)县一郴州一蓝山深断裂为界,南部为与酸性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北部为与中酸性深源浅成花岗闪长岩类有关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建立东坡、黄沙坪、宝山等矿田矿床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超大型矿床是某一(或某些)矿种资源的巨大储库。据统计,全球矿产资源70%~85%的勘探储量集中分布于占全球矿床数10%的超大型矿床。由此可见发现超大型矿床对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是其形成的基础,成矿过程是其成矿的关键,勘查评价是其发现的根本途径。文章试图从成矿背景、成矿过程与勘查评价相互关联的角度探索超大型矿床“三位一体”的找矿理念。对于隐伏的和新类型超大型矿床,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是矿产勘查成功的关键。我们根据地球成矿动力学理论,将地壳结构复杂的地质异常区域(如板块边界)定义为找矿可行地段;在找矿可行地段内,根据成矿系统理论,将成矿关键要素(源、运、储、盖)发育的地段定义为找矿有利地段;在找矿有利地段内,根据成矿系列理论,将可能出现矿床共生组合的地段定义为找矿远景地段。根据自组织成矿系统理论,一个矿集区内,矿床规模-频率幂律分布,奠定了多尺度聚焦找矿的理论基础。地质矿化单一信息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奠定应用综合致矿信息找矿的理论基础。基于成矿系统和综合致矿信息数字找矿模型的矿产勘查是从成矿的因果关系(本质)和矿床与诸控矿因素的相关关系(现象)两个方面确定可能矿化地段的最有效方法。超大型矿床找寻上升至综合地学学科水平,应视为一种科学的探索,这种探索综合来自地学各相关领域致矿信息,然后将从这些信息中获取的关键成矿过程和参数转换为找矿的空间数据信息,根据选靶模型识别并确认这些空间数据信息的存在,最后在全球、成矿省和矿化集中区尺度上圈定能够定量排序的超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区(靶区)。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应为未来的超大型矿床勘查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为应用直接探测技术和方法探测矿床提供合理的工程勘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部重力场特征以及寻找内生矿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岩石密度特征,应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推断7个大型岩浆岩活动区(带)。这些岩浆岩活动区(带)控制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大部分内生矿床,也就是说每一个大型岩浆岩活动区(带)实际上是一个成矿系统。因此,应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可以推断岩浆岩活动区(带),预测内生矿床,筛选化探异常。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沽源—围场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源信息量法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出Ⅰ级远景区1片、Ⅱ级远景区3片、Ⅲ级远景区5片。对Ⅰ级预测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在2个预测矿靶区进行了异常查证,落实了1个铀钼多金属矿床和2个银多金属矿床,证明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本地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祁漫塔格地区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结合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分析了该区航磁异常特征,并依据知矿(床)点的分布及成矿规律对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带进行了划分,筛选了一批重点找矿异常,建立了以航磁异常信息为主的综合找矿标志,进而圈定了多个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段。对该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提供重要依据,并为地面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5.
内蒙后二道沟铜金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福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3):432-444
在系统研究内蒙后二道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将地质、物探及化探等数据进行系统关联,探讨各类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构建了以"有利成矿地质条件+Au、Cu、Pb、Zn、As等指示元素的综合异常+低阻、高极化、高磁"为标志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综合异常区域可能是矿(化)体的赋存位置,其激电测深低视电阻率300Ω·m、高极化率3.0%、高磁异常300 nT。初步分析成矿构造背景及成矿三要素(热能、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并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认为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查巴奇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和衬值累乘法,圈定综合异常以消除地质背景对异常圈定的影响。重要综合异常区主要发育在变质岩及其与酸性侵入体接触部位。综合异常具有沿着NE和NNE向断裂构造发育的特征,依据综合异常特征和地质信息圈定出3个成矿远景区。查巴奇小东沟屯和平顶山是本区寻找石英脉型和破碎带型金铜矿的有利区段;新兴屯—德胜屯是寻找热液型(斑岩型)矿床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然界中Au元素呈微粒状、不均匀状态分布,致使部分金矿床(点)没有与之对应的Au元素异常出现,增加了通过元素异常开展地质找矿和成矿预测研究的难度。本文依据地学大数据"查明数据间的相关关系,解决地质问题"这一基本思路,以甘肃玉石山地区化探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起研究区全样本Au元素回归模拟模型和异常样本Au元素回归模拟模型,分别计算全样本Au元素回归理论值(Au Q)和异常样本的回归理论值(Au Y)。通过异常查证,在Au Q异常区发现金矿点1处,在Au Y异常区发现金矿点3处(一处达到小型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进一步对Au、Au Q、Au Y分别做正规化处理相加获得综合理论值(Au H),以Au H圈定的综合异常使研究区75%金矿床(点)分布在研究区7. 1%面积范围内,有效地缩小了找矿靶区的范围,解决了小范围研究区内因已知矿床(点)不足而无法开展定量找矿预测的难题。结合异常强度和地质背景分析,在研究区划分出3级共10个找矿靶区,为今后在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建协 《福建地质》2010,29(3):232-237
通过综合分析平和席坑一带1∶1万土壤测量综合异常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平和席坑一带具有良好的锡钼铜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9.
高乐  卢宇彤  虞鹏鹏  肖凡 《岩石学报》2017,33(3):767-778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根本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地表矿、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深部矿产资源预测成为地质勘查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数字化、三维可视化及矿产定量预测为主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为当前矿产资源远景预测与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在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钦杭成矿带下园垌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孔等三维模型,揭示了区内构造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表征及地层岩体要素,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证据权方法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信息进行融合,运用断裂缓冲区、地球化学异常、东岗岭组沉积岩地层等为证据因子来计算单位体积成矿后验概率,进行立体成矿预测,并圈定出铁锰矿、方铅闪锌矿、铅锌银综合矿等3处找矿有利靶区及估算出预测区内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为88710吨。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钻孔数据进行矿区的三维地质空间定位、定量预测研究,可以有效的识别矿致异常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为成矿预测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方向,可以将此方法应用至其他矿山。  相似文献   

20.
李彩凤 《江苏地质》2019,43(3):469-480
中条山铜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是我国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中条山铜矿沿裂谷边界断裂带展布,新太古代末期—早中元古代经历了初始成矿期、沉积成矿期、区域变形变质成矿期和西阳河火山活动成矿期4个期次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成矿系统。在充分研究中条山成矿模式并分析成矿系统关键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采用GIS技术定量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等多元综合找矿信息,建立中条山铜矿床资源定量预测评价模型;采用证据权重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赋值,根据后验概率值和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为中条山区域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