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引起红旗岭矿区G8重力异常的原因,采用解重力勘探反演问题的选择法对其进行重新解释评价。根据剩余重力异常,结合异常地段及其外围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建立正演计算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并与实测重力异常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G8重力异常并非是由镁铁-超镁铁岩体引起,而是由地层密度局部增大及重力高背景场的局部重力低G11的衬托效应引起。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最新全球重力数据库V23中陆域重力资料的质量问题,选择了美国、秘鲁、爱尔兰、南非、肯尼亚、澳大利亚、中国等7个国家的8个区块约133万km2的重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基于V23中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数据,利用纯球坐标系内重力校正方法获得了这些区块的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区块的实测布格重力异常和计算布格重力异常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相关系数。通过对实测布格重力异常和计算布格重力异常之间相关系数及差值特征的综合分析,评估了全球重力数据库V23中选取的8个区块重力数据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发布的最新全球重力数据库V23中陆域重力资料融合了大量测量年代较早的地面重力数据或者航空重力数据,而近十几年新完成的地面重力资料或者航空重力资料可能未融合进该数据库。具有大量年代较早的地面或者航空重力测量资料的区域,该数据库中陆域重力资料的质量较高,而重力工作程度较低的区域,其资料的质量则较低。  相似文献   

3.
张明华  张家强 《物探与化探》2005,29(4):295-298,303
通过卫星测高重力数据与船载重力测量结果进行空间分辨率对比、海陆重力异常接图, 以及我国南黄海海域卫星测高重力对沉积盆地与隐伏构造解释的应用试验, 对现代国内外卫星测高重力数据获取与重力异常分辨能力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现代卫星测高重力异常的精度达到4×10-5m/s2左右, 可以满足1∶100万比例尺的海洋重力调查与辅助前期资源勘查的需要, 并对卫星测高重力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航空重力测量以飞机为载体对重力场数据进行采集.由于气流、飞行状态及机体自身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航空重力测量原始数据含有大量的噪声,信噪比高达上万级分之一,因此从原始测量数据中获取弱小重力信号成为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发展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针对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将通用卡尔曼滤波公式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建立了航空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重力异常解释时,根据测区重力地壳模型分析结果,为了分离出由不同深度的地质因素引起的重力异常,根据测区重力地壳模型分析结果,主要采用七种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窗口平均法进行了重力场的划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边长的窗口平均法可以将布格重力异常分解为由深部场源引起的一级区域异常、中深部场源引起的二级区域异常及浅部场源引起的二级剩余异常等三部分,达到了分离布格重力异常的目的。在深部资料很少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重力异常推断解释时,本文所示划分重力异常方法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区域重力测量与金属矿重力工作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野外工作方法,其精度要求也不同。本文只谈区域地形改正的问题。由于区域重力测量点分布不规则,常常缺少大、中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区域重力测量时,怎样进行地形改正呢?  相似文献   

7.
比例因子一直是影响相对重力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不同方法标定相对重力仪比例因子,对相对重力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其结果精度存在一定的不同.利用CG6型相对重力仪比例因子的两种标定结果(重力长基线标定值和测区重力基准点之间标定值),对2019年和2020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西藏测区相对重力联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结果精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表明,采用在测区重力基准点间标定比例因子计算的成果精度,优于在重力长基线标定比例因子计算的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8.
地表各点的实测重力垂直梯度值与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理论值之间常有显著的差异,产生此差异的原因众说不一。本文通过相关计算,确认重力垂直梯度异常主要是由浅部密度不均匀体及地形起伏(尤其是近区地形起伏)所引起。利用1:100万的布格重力异常图计算重力垂直梯度异常,并据此确定出产生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的密度不均匀体埋深是在2km以内。由此得出:①重力垂直梯度异常不应是重力山形异常的原因;②若要进行精确的高度改正,则应实测各点的重力垂直梯度值,否则还是宜用正常梯度理论值进行高度改正。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正常重力场定义及影响其值大小的参数,比较了1980正常重力公式与CGCS2000重力公式参数,对现阶段重力勘探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正常重力与CGCS2000坐标系正常重力场进行对比分析,就区域重力调查工作中推广使用新正常重力公式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由CGCS2000四个参数推导的正常重力场公式,与以往使用的正常重力场公式相比,更加科学、先进,更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地球重力场。  相似文献   

10.
老挝万象平原重力异常及其地质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层赋存于古近纪古新统塔贡组中,含钾矿物以光卤石为主,少量钾石盐。老挝万象平原全区重力为负值,重力场总趋势为西高东(北)低。重力负异常及重力低是由于新生界厚度大、特别是岩盐厚度大,且白垩系基底埋藏深引起。重力高区域与上述相反,是由于古近纪岩盐厚度小、埋藏浅引起;重力高与重力低之间的梯度带多数是由于岩盐及钾盐层埋深及厚度在重力高到重力低之间埋深迅速变浅,厚度快速增大引起。在万象平原东利用重力异常进行钾盐勘查布置钻孔时,应选择重力负异常区及剩余重力异常图上的重力低或以重力低为主的区域,首批钻孔应布在重力负异常及剩余重力异常图上的重力低的中心附近的梯度带上。即布置在靠近盐背斜中心附近的斜坡上。  相似文献   

11.
地质部为了编制1∶100万全国区域重力异常图,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的物探队在85年以前完成本地区的区域重力测量工作。该项任务包括对旧有重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以及对广大空白区逐块填测,在处理新旧重力资料时都要进行地形改正值的计算,而这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通常,为了计算一个重力测点的地改值需要用到其周围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点的高程数据进行数值积分,而区域重力测量在一个省区中的重力测点是数以千计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EGM2008模型的重力观测点GPS高程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力勘探工作中,重力成果的精度受重力观测点高程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分析了EGM2008模型的精度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该模型的重力观测点GPS高程转换方法,并利用某地区GPS水准资料,对转换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中小比例尺重力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卢鹏羽  马国庆 《世界地质》2016,35(1):216-222
相比重力数据,重力张量数据通常包含更多的异常信息。本文根据重力数据与重力张量数据的关系,利用位场转化技术,将重力张量数据应用于传统的Parker-Oldenburg密度界面反演算法中。通过模型试验,证明了在网格间距较大或者数据存在一定噪音时,使用本文算法进行反演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说明利用重力张量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度界面反演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76-183
以盐源盆地1∶5万实测重力数据为基础,对该区重力场进行了解释推断。由研究区大部分为第四系所覆盖,进行了深层重力异常的提取,即利用钻井资所料确定的新近系密度界面深度,采用"剥皮"技术提取古近系及以下地层的重力异常,根据剥皮后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了重力异常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重力异常区。研究区内已知断裂出露较少,为查明区内隐伏断裂构造,以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方向导数等异常图为依据,根据断裂构造所具有的重力异常特征标志划分断裂构造,推断断裂17条,其中大断裂2条,一般断裂15条,并在断裂构造的解释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为了确定盆地内中、新生界的分布和各地层的接触关系,选择了兴隆公社-北门场东西向长剖面进行了剖面拟合计算,推测出了沿剖面方向沉积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卫星测高重力异常的分辨率不高且具有较强的平滑效果,很难反应出局部高频异常信息。据此需要利用蕴含高频信息、测量精度高的船测重力异常与卫星重力异常数据进行融合,并研究多源重力数据的融合方案,进而提高重力异常场的精度及高频成分。笔者设计了一种采用小波分析方法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方法流程,探讨小波函数的选取方法、高低频系数各自的融合规则等;最终融合中国南海及邻域内卫星测高重力异常与船测重力异常,并定量化地评价融合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缘重力异常的多尺度分析及其构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粤  孟小红  刘国峰 《现代地质》2012,26(6):1162-1167
重力异常是由地下各种密度不均匀体所产生的叠加效果。采用二维小波多尺度方法对南海北部缘重力异常进行分析,解译了重力异常所反映的地下源体,对南海北部缘盆地构造进行认识。通过对南海北部缘重力异常进行分解,结合研究区域地形地貌,对盆地构造和地下岩体分布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阶变换逼近主要由莫霍面起伏引起,小波变换细节主要由沉积基底面的起伏引起。利用小波多尺度对重力异常进行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星 《广东地质》2002,17(3):33-43
以往重力图件制作是通过一些专业的重力数据处理软件生成及通过手工修编来完善,通常只能提供单一性质的图件,在生产研究中不利于重力与地质资料进行唯一性解析和图件的保存、交流;MAPGIS中提供了强大的图层管理、空间分析和属性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以完成重力图件的多图层、多方位的分析解释。而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解决重力数据在MAPGIS中的可视化。论述了如何将野外采集的重力原始数据通过重力专业软件处理,实现了重力空间数据在MAPGIS中的可视化。同时给出了若干程序和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消除海洋重力异常测量值中存在的噪声干扰,提高重力异常值测量的精度,采用FIR数字低通滤波技术可以有效的剔除重力异常测量信号中包含的高频噪声成分,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重力异常值。本文重点介绍了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分析测量信号中所包含的真实重力信号和噪声信号在不同频率下的分布和强度。在对原始重力异常值测量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利用频率采样的方法设计符合重力信号特点的低通滤波器,并结合已有的重力异常值测量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剔除高频噪声成分,滤波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在0~1 m Gal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较准确地选取重力地改中的地层密度值,针对“剖面法”中选取剖面条数的局限性,笔者采用“面积法”,考虑到了全区范围内地层密度对重力值的影响,使得选用的地层密度值更具代表性.该方法在四川西部某重力工区重力地改中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极大地降低了地改后的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的相关性.该方法通过选用一定数值区间内的不同密度值,对实测重力值重新进行改算和地形改正,得到不同地层密度下的布格重力异常,借用重磁相关分析的方法原理,对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最小的地层密度作为该区地形改正密度.  相似文献   

20.
成像技术在矿区重力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力勘探中利用概率成像新方法处理数据,在东北某矿区实测重力剖面数据,在常规处理解释中遇到很多不确定性.而概率成像以及重力梯度概率成像的新方法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进行场分离的难点,去除干扰场的叠加.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处理解释矿区的重力异常,圈定异常地质体,为找矿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从而解决了复杂地区重力场的反演解释问题,对重力勘探工作中复杂地区重力异常的解释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能快速准确稳定地进行重力异常成像反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