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河南省2009~2018年地面太阳短波辐射量与降水量和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太阳短波辐射量与降水量、云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在不同季节其相关关系差异较大。为了定量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年再分析资料,利用降水量和云量与地面太阳短波辐射量的关系对日辐射量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后的日辐射量进行检验。验证结果显示,此考虑季节性变化的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地面太阳短波辐射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可以作为基于气象预报的日辐射量短期变化评估基础,为光伏发电量的短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云量变化趋势及其与区域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伟  王式功 《高原气象》2011,30(3):651-658
利用我国35°N以北地区333个测站46年逐日地面观测总云量、低云量、降水量和温度资料,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云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区内的总云量、低云量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35°N以北地区东部总云量、低云量呈明显减少趋势,而西北区西部略有增加。降水量表现出西北区西部及东北区西部呈增加趋...  相似文献   

3.
对厄尔尼诺与金华市降水量的关系作一分析,为中长期降水量预报提供气候背景。厄尔尼诺年划分参照王绍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球陆地年降水量与ENSO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全盛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经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地明显减小,显著的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的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的面积比降水量增加的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著,将本文结果与早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的华北的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云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南宁站1951~2005年的云量、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云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云量和低云量长期变化分别呈减少和增加的趋势,且趋势显著。总云量和低云量季节变化都是在初春或冬春交接季节达到最高值,秋季降到最低值,平均云量白天多于晚上。总云量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有很显著的反相关,与最低气温相关不显著;低云量与最高气温有很显著的反相关,与最低气温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平均气温相关不显著。总云量与降水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而低云量与降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西南宁站1951~2005年的云量、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云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云量和低云量长期变化分别呈减少和增加的趋势,且趋势显著。总云量和低云量季节变化都是在初春或冬春交接季节达到最高值,秋季降到最低值,平均云量白天多于晚上。总云量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有很显著的反相关,与最低气温相关不显著;低云量与最高气温有很显著的反相关,与最低气温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平均气温相关不显著。总云量与降水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而低云量与降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原春夏云量场的EOF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利用青海省26个代表站1970—2002年33a的春夏(3—8月)地面观测总云量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和累积距平法对高原春夏平均总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EOF分解后的前三个特征向量累积方差贡献达80.4%,青海高原春夏平均总云量不但具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的特征,而且存在着东西、南北不同分布类型的差异,云的形成分布受地形抬升和大气波动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平均总云量的年际波动变化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30多年来春夏平均总云量经历了一次大的波动,70年代至80年代末平均总云量变化趋势为持续上升阶段,自1989年以后为下降阶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1961-2008年天山区域24站云量的逐日资料,使用相关和M原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国天山区域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季、秋季和冬季,伊犁河谷以北总云量最多,夏季则在中天山和东天山的部分区域最多,低云量在夏季占总云量的比重最大;(2)区域平均总云量在春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低云量在各季节均呈增加趋势,尤其在冬季和夏季;(3)总云量的年代际变化不明显,而低云量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都处在高值期。(4)低云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在20世纪90年代,而冬季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气候突变;总云量未发生明显的气候突变。(5)总云量和低云量均和同期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春季低云量和夏季降水,相关系数可达0.52。  相似文献   

9.
EL Nino事件发生前,春季阿留申低压异常发展,并有大量的动能由高纬向低纬输送。在EL Nino发展时期副高增强,东亚区500hPa高度场呈现北负南正的遥相关形势,此时黑龙江省易发生代温。EL Nino现象减弱转为反EL Nino时,鄂海高压发展可引起较大降水。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云量及其与降水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是大气垂直运动和湿状况的综合体现,云量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气候变化。气候模式中云参数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几十年有关我国云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关系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多种云资料的优缺点。此外提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来研究云量最多、云层最厚的西南地区云的特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云量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甘肃省53个测站1961—1995年年平均总云量资料用EOF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年平均总云量变化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35年来甘肃省年平均总云量变化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渐减少,全省平均减少0.19成,尤以90年代云量减少最显著;甘肃省总云量年际变化具有7年周期。  相似文献   

12.
广西6、7月份若干日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16站用6、7月逐日降水量资料估计了日降水量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并递推得1~20天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主要结果是:分布能较准确地逼近前一日有雨和无雨两种条件下日降水量的样本频率分布;大多数站在1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在20~30毫米的概率最大,约0.2,2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在30~50毫米的概率最大;北海和钦州10、2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达100毫米以上的概率明显大于其它站.  相似文献   

13.
地闪与对流性天气系统中降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利用1997年夏季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平凉雷电与暴雹实验站设置的3站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与雷达、降水及探空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地闪与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用来对一般性对流天气中降水进行估测是可行的。通过非线性回归近似拟合得到平均雨强与对应时段内的地闪数回归方程为R=1.692lnF-0.273,相关系数r为0.8641。同时地闪频数与层结最大不稳定能量一样能够指示对流性天气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中粒子谱形状因子变化对云及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陶玥  洪延超 《气象学报》2007,65(2):221-230
鉴于目前云数值模式和中尺度数值模式中云和降水过程大多用体积水参数化的方式描述,而不同模式所用的粒子谱不同或粒子谱的参数不同,用这些模式模拟研究云和降水的物理过程、降水形成机制、催化防雹和催化增雨机理以及预报降水等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粒子谱或谱参数不同对研究结果有何影响?因此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做雹云中粒子谱参数变化的数值试验,分析了冰雹云中雨滴谱、冰晶谱、霰谱的形状参数对降雨降雹、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谱形状参数变化,对降雨形成机制基本没有影响,对与雨滴有关的物理过程有直接影响.霰谱对地面降雹量、降雹强度、雨强的影响较大,对降雨量影响较小;对冰晶、霰以及冰雹的质量和数量产生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云中的所有微物理过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有些过程影响最为显著,它不但影响粒子的产生过程,也影响粒子的增长过程.冰晶谱对降水量的影响较小,但对各种粒子的某些形成或增长过程影响较大,有的很大.此外,冰晶谱型的变化,对不同地区云或不同个体云降水的影响程度不同,反映了滴谱谱型对云和降水影响的复杂性.利用这些研究结果,讨论了云模式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天空云量预报及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使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利用2001年5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武汉市地面、高空观测值及欧洲中心的24小时预报场等资料,通过按不同比例随机抽取样本进行交叉验证的方法,分析了SVM和ANN模型的预报能力和鲁棒性;然后再用全部样本资料建立预报模型,来预报2005年1月1日~5月31日武汉市天空云量。交叉验证和实例预报的结果显示:虽然SVM和ANN模型都表现了较好的预报能力,但SVM的预报能力高于ANN方法,且在计算速度上有ANN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了新的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指出人工冰晶除通过贝吉隆过程使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外,还使一部分冰面过饱和水汽转化为降水,凝华潜热的释放导致空气增温和局部升速加大,促进云降水的发展。与此相应提出了适合人工增雨的云层条件、监测识别方法以及最佳催化部位、药剂、剂量等。  相似文献   

17.
对流和层状云系电活动,对流及降水特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27  
张义军  华贵义 《高原气象》1995,14(4):396-405
通过对6次不同云系电特性、回波、对流及降水特性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不稳定能量外,-10℃层和0℃层高度以及他们之间的高度差、0℃层与云顶的高度差也是表征雷暴动力和电特性的重要参量;雷暴云起电过程对冰相作用有较强的依赖性;雷暴中的电活动与对流活动成正相关,闪电多发生在30dBz强回波高度大于-10℃层高度时段内,强烈的电活动与强降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与一般性降雨对应关系较差;在雷暴消散期,闪电可能会影响雷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9—1993年冬半年(10月—次年3月)青南高原15个台站的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距平资料,采用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青南高原地区冬半年降水、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到了降水与气温异常的典型配置及其反映这些典型场的年际演变规律的时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降水、气温异常的时变特征与青南高原不同区域出现较严重雪灾年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南高原地区发生较严重雪灾的年份与时间系数出现极大(小)值的年份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南方夏季对流云降水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8~2000年7~9月南昌、建阳、长沙三站探空资料及同期地面和500 hPa天气图与降雨量资料等,对照1988~2000年7~9月南昌(建阳、长沙713雷达站部分资料)"713"雷达站回波素描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南方夏季对流云回波的顶高、强度、性质等参数变化规律与主要特征,从宏观上了解影响南方夏季对流云回波参数等特征量的变化规律,为南方各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暴雨降水强度和历时的面积分布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力  沙拉买提 《高原气象》1993,12(4):432-436
暴雨的历时,面积和深度的关系(时、面,深)是水文气象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从熵最大原理的角度曾推导出其中的两个负指数关系,并被大量的观测所证实。本文通过对5个个例的分析发现,降水过程的另外两组变量也服从负指数关系。即不同的降水历时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和不同的降水强度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都遵从负指数关系。而这两组新关系显然对暴雨预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