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贝壳差异的COⅠ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在厦门港市场购买的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挑选五种典型贝壳形态,每种形态各5个个体,研究其COⅠ基因序列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节织纹螺五种贝壳类型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但个体间齿列数和中央齿上缘小齿数有差异;COⅠ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678—679bp的片段上有31个变异位点,其中20个为密码子第三位碱基,6个为密码子第二位碱基,5个为密码子第一位碱基;贝壳、齿舌变异与DNA变异不存在关系,同类型和不同类型的个体在DNA序列上差异较小,根据Kimura 2-parameter法计算25个个体的遗传距离在0.001—0.010之间,平均值为0.007。以COⅠ基因序列计算的遗传距离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证实五种贝壳形态的25个个体同属于节织纹螺。  相似文献   

2.
两形态类型织纹螺(Nassarius)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整理广东珠海高栏岛潮下带的螺类样品时,发现两不同形态类型的织纹螺,一类型鉴定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jorensis),另一类型与前者在内唇和外唇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他特征基本相同。比较了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并对选取的5个个体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齿列数53—66排,中央齿上缘小齿8—12枚;COⅠ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709bp的DNA片段上共有40个位点变异,其中38个变异位点为密码子第三位碱基,个体间的碱基差异在2—35bp之间;贝壳变异与DNA变异不存在关系,同类型的个体在DNA序列上差异较大,不同类型个体的差异却极小;在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两类型的个体明显聚为一支。依据5条COⅠ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完全相同。齿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都证实两种类型的个体同属于西格织纹螺。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沿海织纹螺科的分类一直存在着种名鉴定错误、同物异名或混淆等现象,它严重困扰和制约着织纹螺的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毒理实验等相关研究。为了解决我国沿海织纹螺种名使用混乱和部分种名无法准确鉴定等问题,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标本,以及近年来在我国沿海补充采集的织纹螺科标本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进一步的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半褶织纹螺Nassarius(Zeuxis)semiplicatus(A.Adams,1852)是Nassarius(Z.)sinarus(Philippi,1851)的同物异名;拟半褶织纹螺Nassarius(Z.)semiplicatoides Zhanget You,2007是秀长织纹螺Nassarius(Z.)oveolatus(Dunker,1847)的同物异名;而光织纹螺Nassariusdorsatus(Rding,1789)和节织纹螺Nassariushepaticus(Pulteney)的学名是误定,它应是塔氏织纹螺Nassarius(Zeuxis)thachiDekker,2004和节织纹螺Nassarius(Niotha)nodiferus(Powys,1835)。作者对上述几种织纹螺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确认,对齿舌的齿式排列和齿舌的形态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依据目前较新的文献资料,把我国沿海4种重要织纹螺的种名进行了澄清和修订。  相似文献   

4.
杨静文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09,33(10):124-126
1织纹螺科的简介 织纹螺科(Nassariidae)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进腹足目、蛾螺总科.其个体较小,成体贝壳高度通常在8~35mm之间.  相似文献   

5.
张素萍 《海洋与湖沼》2013,44(3):814-816
本文记述中国海织纹螺科两新记录种。研究材料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沿海采集的织纹螺科标本,通过外部形态和齿舌解剖比较研究,鉴定出属于织纹螺属Nassarius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厚唇织纹螺Nassarius biendongensis Kool,2003和佳美织纹螺Nassarius euglyptus Sowerby,1914。它们分布于中国的东、南部沿海,前者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质海底;后者栖息于潮下带,垂直分布在水深10—200m左右的泥沙或软泥质海底。  相似文献   

6.
根据榧螺螺旋部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类型Ⅰ(MorphotypeⅠ)的个体螺旋部陷入体螺层中,其壳顶与前部数螺层愈合;类型Ⅱ(MorphotypeⅡ)的个体螺旋部高出壳顶,缝合线明显,此类型可明确鉴定为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本研究通过线粒体COⅠ和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对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含有共享的单倍型;不同形态类型间的遗传距离和同一形态类型内的遗传距离重叠;两者的单系性在系统发育分析中没有得到显现,而是共同构成一个单系。因此,两种形态类型的个体均为伶鼬榧螺。类型Ⅰ可能是伶鼬榧螺中一种少见的有别于典型个体的形态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对中国沿海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的大范围调查过程中.在广东省汕头港、湛江港和厦门港分别采集到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jorensis)、胆形织纹螺(Nassarius thersites)和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等3个种,解剖观察发现3种织纹螺的雌性个体都发生了性畸变现象。根据织纹螺性畸变的发展过程,对目前的性畸变发展划分体系作了新的修改和补充。通过对比性畸变个体与正常雄性个体的特征.探讨了雄性个体结构特征在性畸变过程中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蛾螺科、织纹螺科和细带螺科腹足类齿舌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8种蛾螺科种类、3种织纹螺科种类和1种细带螺科种类的齿舌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3科12个种的齿舌均由2列侧齿和1列中央齿构成,无缘齿,齿式为0·1·1·1·0。蛾螺科种类(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台湾东风螺、深沟东风螺、缝合海因螺、香螺、甲虫螺和Antillophos sp.)的侧齿具小齿2—3枚,中央齿具小齿3—7枚。织纹螺科种类(半褶织纹螺、秀长织纹螺和红带织纹螺)的侧齿具小齿2枚,中央齿具小齿9—13枚,其基板的两端常延伸至下一齿排附近。半褶织纹螺具侧齿附板,秀长织纹螺和红带织纹螺无侧齿附板。塔形纺锤螺的侧齿呈长形的梳子状,具小齿9—12枚,中央齿极小,具小齿3枚。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未发现东风螺属种类的齿舌具有种特异性。侧齿附板不存在于所有织纹螺科的种类中,其有无也不能作为同属或同亚属种类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弱酸去钙法,对菲律宾蛤仔、文蛤、厚壳贻贝、泥蚶、缢蛏5种习见海洋经济贝类贝壳的断面微观结构、物相组成、有机基质和蛋白质含量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5种贝壳的微观结构主要包含棱柱层和珍珠层;棱柱层晶体结构有斜棱柱层、球棱柱层、棱柱层、均质层和交错板状层5种类型,其中缢蛏只有斜棱柱层,而泥蚶除球棱柱层外,其他4种晶体类型均存在,此复杂结构可能与其贝壳强度大有关;珍珠层晶体结构有珍珠层和肌棱柱层2种类型,其中厚壳贻贝的珍珠层呈典型的“砖-泥”结构,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其余4种贝壳珍珠层均由不规则块状结构组成。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文蛤、缢蛏和泥蚶4种贝壳都属于文石质壳体,无机相几乎由文石组成,而厚壳贻贝属于混合质壳体,无机相由文石和方解石组成;贝壳化学成分分析显示,5种贝壳有机质含量均为3%左右,而总蛋白含量占有机质的2.98%~7.21%,其中可溶性蛋白是不可溶蛋白含量的5.55~20.31倍。上述结果为贝壳形成机理的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2OO2年冬季象山港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拟建的浙江宁海电厂环境评价项目的要求,于2002年冬季对象山港水域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43种,其中多毛类的种类最多,其次是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分别占总种数的44%、26%和21%,全区总平均生物量为103.32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23个/m2。通过种类相似性聚类和数值多维尺度的分析得出,该区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5个群落: 为翅状索沙蚕-寡鳃卷吻沙蚕-奇异稚齿虫群落; 为纵肋织纹螺-缩头节节虫群落; 为高骨片沙鸡头-菲律宾蛤仔-凸镜蛤群落; 为棘刺锚参群落; 为洼颚倍棘蛇尾-纵肋织纹螺-黄短口螺群落。群落间的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同时,还对影响底栖生物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6年夏季正值8号超强台风"桑美"影响后大渔湾海域范围内15个取样站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本,分析研究了大渔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在台风影响后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54种大型底栖动物中,多毛类为22种,软体动物为22种,甲壳类为5种,棘皮动物为3种,其它类为2种.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分布都在5~20种,其中S6站种类出现最多,达20种.大渔湾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8.6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49个/m2.通过种类相似性聚类分析得出,该区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群落Ⅰ为西格织纹螺-小头虫-小荚蛏群落;群落Ⅱ为奇异稚齿虫-不倒翁虫-西格织纹螺群落;群落Ⅲ为西格织纹螺-圆筒原盒螺群落;群落间的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本次调查分析得到的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及数量值与1980年和1982年调查得到的结果相比,均有所增加,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使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得到较好的生长.尽管本次调查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与以前调查的有所差异,但构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的主要成分还是多毛类和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12.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11,35(10):42-45
卵织纹螺亚科(Cylleninae)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织纹螺科(Nassariidae)。此亚科动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印度.太平洋海区,通常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的砂或泥沙质海底。以往中国对本亚科动物除一些零星报道外,缺乏系统的分类研究。作者利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卵织纹螺科...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子系统发育学的方法,以蟹类18S rD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基因序列片段为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特征对10种蟹类的分类地位进行探讨。实验共获得10 条18S rDNA序列,长度为1780~1787 bp,其中A、T, G,C平均含量分别为23.72%, 24.58%,24.52%和27.17%;通过序列对比,发现18S rDNA序列相对保守,只含有1个从88 bp 到130 bp 约 50 bp的高可变区;物种间碱基距离比较小,从0.001到0.017。18S rDNA系统发育树为方蟹总科、沙蟹总科和梭子蟹总科起源于同-海洋蟹类祖先提供了分于生物q证惦,开上火亚N内尔量分别为26.88%.弓蟹科。获得的5条CO Ⅰ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09 bp,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6.88%,37.62%,17.50%和18.00%;COⅠ基因片段变异性高,物种间碱基距离从0.016到0.138。COⅠ基因系统发育树真实地反映了住属各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和传统分类非常吻合,为形态特征相似的姆类鉴定提供了-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分子系统发育学的方法,以蟹类18S rD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基因序列片段为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特征对10种蟹类的分类地位进行探讨.实验共获得10条18S rDNA序列,长度为1 780~1 787 bp,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3.72%,24.58%,24.52%和27.17%;通过序列对比,发现18S rDNA序列相对保守,只含有1个从88 bp到130 bp约50 bp的高可变区;物种间碱基距离比较小,从0.001到0.017.18S rDNA系统发育树为方蟹总科、沙蟹总科和梭子蟹总科起源于同一海洋蟹类祖先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并且支持将厚蟹属从相手蟹科移至弓蟹科.获得的5条CO Ⅰ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09 bp,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6.88%,37.62%,17.50%和18.00%;COⅠ基因片段变异性高,物种间碱基距离从0.016到0.138.CO Ⅰ基因系统发育树真实地反映了归蟳属各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和传统分类非常吻合,为形态特征相似的蟳类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线粒体DNA 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对福建、浙江沿海分布的5个小孔蛸(Cistopus sp.)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序列总长度分别为497-501bp(16S rRNA)和652bp(COⅠ);小孔蛸5个群体的序列碱基组成均显示出较高的A+T含量(16S rRNA基因72.1%,COⅠ基因65.9%)。16S rRNA基因片段在种内和群体间个体差异均较小,5个群体共检测到8个变异位点(其中7个插入/缺失位点);COⅠ基因序列不存在插入/缺失位点,群体内个体间变异位点数为21个。系统进化树表明,宁德群体和象山群体与其它三个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存在基因交流。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在群体间无显著多态性分布。  相似文献   

16.
贝类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可能会受到高CO2浓度的影响。潜沙行为和酶活性是贝类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但其对海水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采用CO2加富培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高CO2浓度条件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稚贝潜沙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组(1 000μatm)培养水体中DI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魁蚶稚贝初次潜沙时间((5.73±0.51)min)相比对照组((7.80±1.27)min)明显缩短,潜沙率((69.67±5.13)%)相比对照组((61.33±3.21)%)明显升高。实验开始时魁蚶稚贝壳长为(17.20±0.03)mm,实验结束时CO2组魁蚶稚贝壳未出现明显生长((17.24±0.02)mm),显著低于对照组魁蚶稚贝壳长(17.37±0.07)mm。CO2组魁蚶稚贝SOD活性在培养第2和第4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出现下降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O2组和对照组魁蚶稚贝CAT活性在前4天均上升,之后CO2组魁蚶稚贝CAT活性基本不变,而对照组出现下降;两实验组魁蚶稚贝AChE活性在培养过程中无明显差异。高CO2浓度条件下魁蚶稚贝壳的生长受到影响,潜沙过程受到促进,3种酶活性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未来海洋酸化可能会影响魁蚶的养殖。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织纹螺中的毒素成分,本研究在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设立了多个采样点,对采集的半褶织纹螺样品进行了毒性测试和毒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范围为2—664MU(mouse unit)/g湿重,其中,采自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远高于其它地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对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分析,在各地的织纹螺样品中均检测到了河豚毒素(TTX)及trideoxy TTX、4-epi TTX和anhydro TTX等衍生物,但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自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浙江省舟山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rideoxy TTX是主要的毒素成分,TTX和其它两种毒素成分次之;而自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及福建省宁德市和莆田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TX的含量最高。采集自江苏省连云港和浙江省舟山市的大部分织纹螺样品中,肌肉组织的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消化腺组织,其余组织中的毒素含量最低。高毒性成分TTX的最高值主要出现在肌肉组织或消化腺组织中。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地的有毒织纹螺中毒素成分基本一致,而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织纹螺的毒性与高毒性成分TTX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分别采自辽东湾、莱州湾、海州湾和舟山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4个野生群体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别得到长度为524 bp和658 bp的片段.2段序列的碱基组成均显示较高的A+T比例(16S rRNA基因70.8%,COⅠ基因63%),这与果蝇、虾类、蟹类等无脊椎动物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似.通过对三疣梭子蟹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发现种内变异较低,在16个样本中,16S rRNA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1个变异位点,2种单倍型;COⅠ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4个变异位点,5种单倍型.另外,以中华绒螯蟹为外群探讨了梭子蟹科(Portunidea)几个属种的系统进化关系.用MEGA4.0软件中的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基于16S rRNA和COⅠ2种片段的聚类结果均显示梭子蟹属(Portunus)与美青蟹属(Callinectes)亲缘关系最近,先聚在一起,然后再与蟳属(Charybdis)聚在一起,最后才与外群中华绒螯蟹聚在一起,这一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快速有效鉴别(鱼师)属鱼类物种、加强(鱼师)鱼遗传多样性管理与种质资源保护,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获得了东海海域养殖高体(鱼师)(Seriola dumeril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16 530bp),碱基组成为A (26.83%)、G (17.6%)、C (30.04%)和T (25.53%), A+T含量为52.36%,且非编码控制区(D-loop)A+T富含61.64%,表现明显的AT偏好性。与其他硬骨鱼一样,高体(鱼师)线粒体基因组包含13条蛋白编码基因, 2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除ND6、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tRNAGlu、tRNAPro基因外,其余均位于H链编码;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COⅡ和ND5的起始密码子分别为ATC、ATA和ATA外,其余10个蛋白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以典型的TAA和TAG为终止密码子,在ND4和Cytb中存在不完全密码子T;除tRNASer-GCT外,其余21个tRNA均为典型三叶草二级结构。比较中国和日本海域高体(鱼师)线粒体基因组发现, CO Ⅰ、CO Ⅱ和ND5蛋白编码基因在起止位置、片段长度及起止密码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与同属的黄条(Seriola aureovittata)和五条(鱼师)(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鱼师)属鱼类的蛋白编码基因的相似性在85%~100%之间。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成功将高体(鱼师)与其他(鱼师)属鱼类有效区分,高体(鱼师)与长鳍(鱼师)同属一支,亲缘关系最近;黄条(鱼师)和五条(鱼师)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18种蛾螺总科(Buccinoidea)动物的CO Ⅰ基因序列对中国海蛾螺科进行了科上和科内水平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在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中,蛾螺科种类聚成了4个明显的分枝:第一枝包括侧平肩螺(Japelion latus)、朝鲜蛾螺(Buccinum koreana)、黄海蛾螺(Buccinum yokomaruae)、皮氏蛾螺(Voluthapa perryi)、香螺(Neptunea cumingi)、小鼠脊蛾螺(Lirabuccinum musculus)以及褐线蛾螺(Japeuthria cingulata);第二枝包括莫氏角亮螺(Antillophos monsecourorum)和尖鱼篮螺(Nassaria acuminata);第三枝包括黑口甲虫螺(Cantharus melanostoma)和矛唇齿螺属(Engina lanceolata);第四枝包括褐管蛾螺(Siphonalia spadicea)和长吻真螺(Euthria lubrica)。该结果与先前基于形态分析进行的亚科划分基本一致。蛾螺科的单系性没有得到支持,织纹螺科种类(Nassarius thachi、N.sinarus、N.euglyptus)插到蛾螺科系统树中并与角亮螺属(Antillophos)及鱼篮螺属(Nassaria)聚成一枝;东风螺科种类(Babylonia areolata、B.spirata)和榧螺科种类(Oliva mustelina)与褐线蛾螺(Japeuthria cingulata)聚成一枝。东风螺属起初隶属于蛾螺科,现已被移出并作为单独的一科——东风螺科Babyloniidae,本研究确认了这一结论。鱼篮螺属(Nassaria)和角亮螺属(Antillophos)与织纹螺属(Nassarius)种类聚在一起,这与最近的分子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