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对达里湖开展了野外调查并采集了水样,测定了水样的氮、磷含量和非离子氨含量与水体pH的关系,并将研究结果与以往的达里湖相对应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探讨了达里湖水体中氮、磷含量特征的形成及其对达里湖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达里湖水体中的CODCr和C...  相似文献   

2.
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年达里湖鱼类多样性调查的结果,研究了达里湖鱼类物种资源、种类组成和区系生态类群多样性以及物种分布特征,分析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水体盐碱化的关系,探讨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动态及其持续健康发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达里湖中有鱼类2目3科12属12种,由...  相似文献   

3.
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年达里湖鱼类多样性调查的结果,研究了达里湖鱼类物种资源、种类组成和区系生态类群多样性以及物种分布特征,分析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水体盐碱化的关系,探讨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动态及其持续健康发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达里湖中有鱼类2目3科12属12种,由5个区系生态类群构成,包括冷水种5种、中国特有种2种和经济鱼类2种;鱼类群落中鲤形目和刺鱼目的物种数分别占91.67%和8.33%,鲤科(Cyprinidae)、鳅科(Cobitidae)和刺鱼科(Gasterosteidae)的物种数分别占达里湖中鱼类总物种数的50%、41.67%和8.33%。只有耐盐碱的5种鱼类在达里湖全湖水域都有分布,其它7种鱼类仅分布于湖区的河口水域,而且随着湖泊水体不断盐碱化和萎缩,达里湖中鱼类的栖息地和繁殖生境的适宜性都在降低,鱼类物种减少的潜在风险在加大,基于生态保护的鱼类栖息地与繁殖生境的适宜性建设和加强鱼类资源增殖与物种移殖,将是未来达里湖鱼类多样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滇池草海底泥疏挖对水体水质及底泥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1998年 5月起 ,滇池草海经过近 1年的疏挖 ,清除底泥约 4 0 0× 10 4 m3,使内草海水体质量有明显改善。内湖底质的有机污染物及金属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减少了泥层中污染物向水体的扩散 ;大部分水体透明度达到 0 .8m ,已超过沉水植物恢复的需补偿深度 ,为草海水生态恢复创造了条件 ;疏浚区水深增加 ,湖容扩大 ,提高了草海的调蓄能力。但与外草海及外滇池对照点底泥相比 ,草海底泥金属污染物含量仍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岗更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2019年7月的岗更湖水体的水化学和鱼类多样性调查数据,研究了岗更湖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和鱼类多样性现状。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岗更湖水体的含盐量、碱度和硬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38 g/L、4.22 mmol/L和2.96 mmol/L,Na^(+)浓度与K^(+)浓度的比值、1/2Ca^(2+)浓度与1/2Mg^(2+)浓度的比值、(Na^(+)+K^(+))浓度与(1/2Mg^(2+)+1/2Ca^(2+))浓度的比值和碱度与硬度的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9.12、1.60、0.63和1.42;COD_(Cr)和COD_(Mn)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67.19 mg/L和17.29 mg/L,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057 mg/L和0.132 mg/L,氨氮和正磷酸盐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257 mg/L和0.052 mg/L,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28 mg/L和8.4×10^(-3)mg/L,氮磷比的平均值为5.726;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砷元素和挥发性酚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657 mg/L、2.600μg/L、1.130μg/L、11.140μg/L和1.790μg/L,铬、镍、铜、锌、镉、铅和汞元素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90μg/L、0.467μg/L、0.435μg/L、3.884μg/L、18.900×10^(-3)μg/L、3.430μg/L和1.380×10^(-2)μg/L;岗更湖有3目5科16属16种鱼类,由6个区系生态类群构成,其与达里湖的鱼类多样性关系密切;岗更湖的湖水为碳酸盐类钠组Ⅰ型水,水体中度污染且中度富营养化,但是岗更湖的水质对鱼类多样性尚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9年对鲤鱼湖的调查结果,研究了鲤鱼湖的水化学特征和鱼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鲤鱼湖水体的含盐量、碱度和硬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29 g/L、3.02 mmol/L和2.01 mmol/L,Na^(+)浓度与K^(+)浓度比值、1/2Ca^(2+)浓度与1/2Mg^(2+)浓度比值、(Na^(+)+K^(+))浓度与(1/2Mg^(2+)+1/2Ca^(2+))浓度比值、碱度与硬度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6.55、0.36、0.77和1.50;COD_(Cr)和COD_(Mn)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5.58 mg/L和8.50 mg/L,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823 mg/L和0.105 mg/L,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126 mg/L、0.024 mg/L、5.2×10^(-3) mg/L和0.033 mg/L,氮磷比的平均值为12.66;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和挥发性酚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07 mg/L、0.97μg/L、0.88μg/L和1.62μg/L,铬、镍、砷、铅、铜、镉、锌和汞元素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45μg/L、0.243μg/L、4.92μg/L、0.598μg/L、0.265μg/L、0.038μg/L、0.626μg/L和1.455×10^(-2)μg/L;鲤鱼湖中有3目5科17属17种鱼类,由6个区系生态类群构成,其与达里湖和岗更湖中的鱼类关系密切;鲤鱼湖的湖水为碳酸盐类钠组Ⅰ型水,鲤鱼湖为淡水湖泊,水体中度污染且重度富营养化,COD_(Mn)、挥发性酚和氨氮为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COD_(Mn)还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鲤鱼湖的水质对鱼类多样性尚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的水质化学监测等级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反映水体的污染物水平,但无法直接反映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提出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某市2001-2005年5个水质监测站周围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的时空差异和源特征.结果表明,该市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较大,72%的水质监测样本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超过了国际辐射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O×lO-5a-1.;水体污染主要发生在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且主要集中在1#和2#水质监测站周围地区;化学致癌物是该市水体中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风险来源,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排序为:As>Cr+6>Cd;水体中非致癌污染物风险度排序为:F>Pb>Cu>NH3-N>Hg>CN-1>酚,在研究期内未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的健康危害.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较传统的水质等级评价体系能够更直观地表征水体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有利于明确水体污染物治理的优先顺序,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的每月中下旬,对射阳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对射阳湖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射阳湖的浮游植物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57种,其中,绿藻门物种数量(61种)最多,其次为硅藻门(37种)、蓝藻门(29种)和裸藻门(18种)的物种数量,金藻门(5种)、隐藻门(4种)、甲藻门(2种)和黄藻门(1种)的物种数量较少;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为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月牙藻(Selenastrum bibraianum)和湖泊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浮游植物丰度为0.36×106~10.25×106cell/L,平均值为3.27×106cell/L;射阳湖的水体处于贫—中营养状态;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最大,冬季的最小;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72和0.87,射阳湖的水体为轻度—中度污染水体...  相似文献   

9.
星星对我展示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然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为“达丽娘娘。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  相似文献   

10.
大冶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1年、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4月大冶湖水体总氮、总磷和氨氮含量及高锰酸盐指数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ArcGIS10.1软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各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大冶湖水质总体属于V类水质,大冶湖外围水体水质比湖心水质差,水体总磷和总氮含量超标程度严重,它们是影响大冶湖水质的主要因素;水体总磷和总氮含量逐年增加,大冶湖水质进一步恶化。大冶湖外围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含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较高,东西两侧湖区水体中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内蒙古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1年至2021年每年的2月10日、5月10日、8月10日和10月5日,对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冗余分析法,确定影响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至2021年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整体属于中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质量浓度为0.14~5.81 mg/L,总磷质量浓度为0.15~0.80 mg/L,高锰酸盐指数为6.56~39.52 mg/L,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0.63~7.66 mg/L;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为重度富营养,夏季和秋季水体为中度富营养,春季水体为轻度富营养;气温和湖泊水量是影响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宁夏沙湖的水质状况,于2018年4月18日(春季)、7月22日(夏季)、10月25日(秋季)和2019年1月23日(冬季),在宁夏沙湖设置了9个采样点,采集水样,测定水质指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沙湖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沙湖各采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770~0.951,各采样点水体都为中污染水体;污染沙湖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类型为化合氨、有机化合物、无机和有机氮、磷酸盐。  相似文献   

13.
冰面湖作为区域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冻圈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9年区域气象数据、LandsatETM+/OLI影像与LIMA(LandsatImageMosaicof Antarctica)镶嵌影像,选取东南极的埃默里冰架和西南极的拉森A冰架作为研究区,采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提取冰面湖面积信息,对冰面湖面积与气象数据开展遥相关分析,探索冰面湖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埃默里冰面湖总面积较为稳定并有减小趋势,拉森A冰面湖总面积则呈增加趋势;冰面湖与气温和海温之间存在正向反馈特征;两个冰架区域的反馈特征规律明显不同,埃默里冰面湖面积受气温影响显著,但受海温影响并不明显,而拉森A冰面湖则对海温变化敏感,其面积与海温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4.
于2019年7月22日、10月4日、12月20日和2020年3月21日,在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水体中,采集浮游植物样品,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并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中水体的污染状况和水体营养型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江苏省海安市河流和水渠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7月30日、2019年1月8日和2019年4月28日,对其9条河流和6条水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3属61种及变种,其中,硅藻门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多(22种及变种),其次为绿藻门(17种)和蓝藻门(11种),金藻门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少,有1种;在3个采样日中,2018年7月30日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都相对最大,2019年4月28日和2019年1月8日的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依次减小;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在2018年7月30日最大,在2019年1月8日最小;在9条河流中,东丁堡河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多,中凌河的较少;在6条水渠中,沿海无名水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多,雅周无名水渠和沙岗无名水渠的较少。  相似文献   

16.
达里湖区是内蒙古高原的主要湖区之一,也是达里诺尔湿地和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达里湖区的鱼类多样性特点及其与内蒙古高原其他湖区鱼类多样性的关系,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总结了内蒙古高原主要湖泊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组成,在达里湖区与其他湖区鱼类物种组成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探讨了内蒙古高原湖泊湿地的鱼类多样性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达里湖区各湖泊中的土著鱼类群落由3目5科17属18种鱼类构成,以鲤形目和鲤科(Cyprinidae)鱼类为主体,呈现东亚内陆鱼类组成的特点,其鱼类区系成分来自黄河、辽河和黑龙江水系,以北方类群为主体,在区系组成上更接近于黑龙江水系,同时还兼有青藏高原的鱼类区系特征;与其他各湖区相比,达里湖区各湖泊的土著鱼类群落中都包含有鲤形目和鲈形目物种,以鲤形目物种为主体;在科的组成中,都以鲤科为主,鳅科(Cobitidae)次之;在区系组成中,都包含有北方平原、江河平原和新近纪区系生态类群,但是各湖区鱼类群落间和区系生态类群间的相似性都较低,在鱼类多样性上无密切关系。内蒙古高原湖泊湿地的土著鱼类群落由7目13科50...  相似文献   

17.
2001-2010年鄱阳湖采砂规模及其水文泥沙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江主河道采砂行为于2000年全面禁止之后,受中国长江中下游房产建筑行业的砂石需求的驱动,大量采砂船转移到鄱阳湖采砂,这种规模化的采砂行为对鄱阳湖的水文环境产生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研究.本研究通过利用地形数据、水文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鄱阳湖2001-2010年的采砂场的空间分布和采砂量,定量分析了采砂行为对鄱阳湖水文和泥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07年鄱阳湖采砂船主要集中于松门山以北的通江河道,2007年以后采砂行为扩张到鄱阳湖中部;②2001-2010年间,鄱阳湖采砂面积范围大约为260.4 km2,挖沙平均深度4.95 m,采砂量达到1.29×109m3或2154Mt,体积上相当于使鄱阳湖库容增加了6.5%,重量上相当于1955-2010年以来鄱阳湖自然沉积量的6.5倍;③鄱阳湖采砂通过扩大通江河道的过水断面面积,加快了湖水注入长江速率,是引起近年来鄱阳湖秋冬季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④鄱阳湖采砂过程中通过挖沙、洗沙使沙场附近的水体含沙量增加、水体透明度降低,从而影响长江河道的泥沙平衡.  相似文献   

18.
以包头南海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寒旱区湿地冰封期的水环境特征。通过现场采集冰样和水样,分析其各项污染物在冰体和水体中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水体在结冰过程中,污染物由冰体向水体迁移,是冰封期湿地水体污染加重的原因之一;冰封期水体和冰体中各形态氮百分比差异较大,而磷污染物都以不溶性磷为主;水体中总氮含量与总磷含量显著相关;冰体中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与叶绿素a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石臼湖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了石臼湖水质现状及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石臼湖的水质级别为Ⅲ级、Ⅳ级,污染程度为轻、中度污染;影响各水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总氮、总磷;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严重超标。造成石臼湖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渔业与养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官厅水库近三十年的水质演变时序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官厅水库近三十年来的水质演变过程,分阶段探讨了官厅水库水污染的来源和特征。与此同时,从污染物的角度探讨了官厅水库典型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官厅水库的水质演变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为1972~1975年以有机毒物和重金属污染为特征的水体污染,1981~1992年以有机污染为主体的水体再污染,1992~1995年增加了大肠杆菌污染的水体复合污染,以及1996年至今以氮磷污染为明显特征的水体有机复合污染。从主要污染物的时间变化上看,库区COD和主要重金属含量均在缓慢上升,挥发酚的含量呈现波动趋势,氨氮和总磷的含量持续大幅度上升。污染物在库区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入库处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出库处的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