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九五”地震前兆数字化台站改造后,数字化的地磁观测仪器在全国各地磁台站推广应用已有两年多时间,两年来,数字化观测仪器和模拟记录仪器在武汉台一直进行并行观测工作,其观测资料稳定可靠。本文通过GM-3磁通门磁力仪与其它仪器进行数字和模拟观测资料的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观测资料优于模拟观测资料,数字观测仪器完全可以取代模拟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2.
3.
解晓静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31(3):83-87
通过对琼海加积井数字水位与模拟水位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动态变化特征一致,与固体潮的相关系数也基本一致,数据的相关性及内在质量良好,映震能力相当。数字观测具有数据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人为误差小的优点,可以取代模拟水位观测。 相似文献
4.
5.
对2002年度地磁台站模拟观测系统和数字观测系统观测报告中的D、H、Z三分量日均值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将有助于模拟观测系统向数字观测系统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分析天水地磁台数字核旋仪FHD-1与模拟记录仪CB-3的日均值的一致性,发现两套仪器的日均值在磁场变化比较平静的时间段其一致性很好,但在极个别的时间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海南兰洋温泉模拟水氡与数字气氡的观测原理与对象、观测技术及观测数据进行比较,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总结了各自的特点,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宁地震台FHD数字化核旋仪从2006年10月安装以来,一直与模拟仪器并行工作。二者采样率不同,所测的量也不相同。在对西宁地震台磁变仪的记录图纸进行数字化转换、生成分钟值的基础上,对FHD仪和磁变仪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FHD仪比三分量磁变仪更加准确地记录了当地地磁场的变化,数字仪器的观测资料明显优于模拟仪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嘉山地震台测震模拟与数字观测系统并行运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测震台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在区域地震台网速报和观测资料应用研究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对嘉山地震台的台基地动噪声水平进行了基本评估,提出了改善嘉山地震台地震检测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攀枝花南山地震台伸缩模拟和数字仪器并行观测数据,用三次多项式函数进行回归计算,将三次多项式系数作为分析探讨数字和模拟两套仪器的长期漂移变化、线性变化、突跳性变化以及不规则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指标。结果表明,数字和模拟仪器的观测结果在长期漂移变化、线性变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突跳性变化以及不规则变化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性。数字化与模拟观测结果在突跳性变化以及不规则变化方面差异的原因是数据采集率存在差异所致,数字化数据采集率高意味着所包含的信息更为丰富。模拟观测结果的变化形态与三次多项式函数曲线形态要接近些,相对来讲表现出模拟观测数据变化的单调性,这可能是仅仅读取整点时数据的局限性所致。 相似文献
13.
将压缩感知方法应用于上海佘山地震台阵远震定位,对于该台阵记录的MS 5.5以上全球地震事件,根据震级大小、地震波走时、事件分布,筛选得到45个远震事件记录,采用分析压缩感知及传统方法,计算最优反方位角和慢度值,发现压缩感知方法在地震台阵的远震定位中表现良好;对于震相较为复杂的地震,在求取能量最大及超过最大能量95%以上的点,得到最终源信号,也就是震源位置,压缩感知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新安江地震台JB型金属摆倾斜仪和VS垂直摆倾斜仪这两种模拟与数字地倾斜仪器进行记录的情况,并对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的运行率、相关性、噪声水平、稳定性、观测精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的差异,为地震台站进一步搞好数字化观测,提高观测精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方燕勋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3,34(1)
通过湖州地震台SSQ型数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与SQ-70型模拟石英水平摆倾斜仪2011年1月-12月对比观测,得出数字与模拟观测资料以地球固体潮为分析参照,两种观测数据基本一致,潮汐幅度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2013年红山地震台地磁GM4磁通门磁力仪与FHD-2B质子矢量磁力仪产出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系统分析两套仪器分均值、日均值和基线值的变化趋势,并对仪器背景噪声做相应对比,认为观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而GM4仪观测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对乌什地震台TJ-Ⅱ型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和RZB多分量钻孔应变仪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同步性较好的两套仪器在地震前后呈现的异常变化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