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沥青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石油中的沥青质组分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拉曼光谱特征的沥青质:一是具碳质拉曼特征峰的沥青质,二是无碳质拉曼特征峰的沥青质,将前者称为碳质沥青质.对储集砂岩中的深色沥青质包裹体拉曼分析并据其拉曼光谱图特征将这类包裹体分为三种类型:含碳质沥青包裹体、碳质沥青包裹体和沥青包裹体.如果烃包裹体形成后经历了地质构造应力而破裂和地热作用而发生轻组分移出,就形成了沥青包裹体;若再经地质高温变质作用而发生了碳化,就形成碳质沥青包裹体;若只经历地质高温变质作用而发生碳化,组分热解但未移出,可能会形成含碳质沥青包裹体.  相似文献   

2.
拉曼光谱技术是对流体包裹体进行无损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应用激光拉曼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山西组石英矿物颗粒中流体包裹体组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包裹体主要呈现2种拉曼光谱图:分别是代表芳烃存在的荧光型拉曼光谱图和代表饱和烃存在的饱和烃型拉曼光谱图。从所测得的2种谱图来看,该地层包裹体捕获于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石英颗粒的Ⅰ期、Ⅱ期次生加大边中的包裹体的拉曼谱图主要显现2250 cm~(-1)±和2945 cm~(-1)±拉曼谱峰,而裂缝中的包裹体除了具有与其相同的峰值之外,在600~1500 cm~(-1)之间亦显示出多个拉曼谱峰,说明存在于这2种构造中的包裹体处于不同的煤系烃源岩演化之中,因此所测包裹体组分不完全相同。该研究测得的拉曼光谱图揭示了研究区山西组地层中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组分,并且反映了包裹体被捕获时的成烃流体组分变化特征,对最终确定当时地层的流体环境及其与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沉积岩中残留有机质的拉曼光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沉积岩中残留的无烟煤、固体沥青和石墨3种有机质的拉曼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者的拉曼光谱均具有明显的特征,石墨的拉曼光谱峰强而锋利,其2个一级峰之间的距离最小且变化不大,说明其演化程度比较高,有的甚至达到了结晶石墨的程度;无烟煤的拉曼光谱一级峰的强度比较弱,半高宽值也比较大,二级峰不明显;固体沥青的拉曼光谱峰形与无烟煤相似,不过其峰的半高宽比较窄,二级峰也比无烟煤要明显得多.另外,除了变质程度比较高的石墨外,其他2种有机质2个一级峰之间的距离均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4.
湖南雪峰山地区干酪根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酪根是沉积有机质的主体,是石油地质工作研究的重要对象,目前利用激光拉曼光谱进行干酪根的研究较少.雪峰山地区干酪根的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干酪根的一级拉曼光谱峰位差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有着系统的规律性变化,在Ro< 2.4%时,峰位差随Ro的增大迅速增大,其相关系数为0.82;Ro在2.4%~2.9%之间时,二者关系不明显,离散度较大;Ro>2.9%时,峰位差随Ro的增大逐渐减小,相关系数为0.88.镜质体反射率是衡量有机质成熟度和热演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干酪根的拉曼光谱特征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表明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成为有机质成熟度和热演化程度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段玉然  李维华 《岩矿测试》1998,17(3):181-184
首次测定了中国矿物学家发现的矿物———香花石、包头矿、黄河矿及蓟县矿的拉曼光谱图。经对仪器准确性和精密度的测定表明,测定拉曼峰位的最大偏差为±1cm-1。  相似文献   

6.
拉曼光谱仪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淑玲 《岩矿测试》1998,17(4):312-316
介绍了拉曼光谱仪的发展,国内拉曼光谱仪的现状,以及与拉曼光谱的联用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天然及优化处理翡翠的拉曼光谱鉴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曼光谱是一种鉴定宝玉石的无损检测新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本文通过测定和分析一系列翡翠样品的拉曼光谱,给出一种仅用拉曼光谱即可鉴定翡翠品质的方法:根据翡翠的拉曼特征峰,同时辅助拉曼光谱中反映的荧光信息来鉴别翡翠是否是天然翡翠、漂白-填充处理翡翠、有机染料染色处理翡翠、漂白-填充 有机染料处理翡翠(即商业上俗称的A货、B货、C货、B C货).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波罗的海、多米尼加、缅甸三个地区的琥珀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分析,描述了拉曼光谱的位置、形态、相对强度,分析了振动模式,同时对某些分子基团如ν(C-H),ν(C-O)做了谱带归属。结果表明,琥珀结构中碳链骨架振动是导致其拉曼光谱形成的主要原因,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琥珀的拉曼谱峰特征基本一致,不同产地琥珀的拉曼谱峰仅在个别拉曼位移处存在较小差异。另外,对前人提出的用拉曼光谱中ν(C=C)和δ(CH2)的强度比值N(I1645cm-1/I 1450cm-1)来确定天然树脂成熟度的初步设想进行了验证分析。拉曼光谱对于琥珀真伪及其产地的鉴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作为鉴别产地的唯一指示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氯盐溶液的拉曼光谱特征及测试探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常温下氯盐溶液水的拉曼包络线歪斜度受氯离子浓度和阳离子的影响,水拉曼包络线歪斜度很难准确评价复杂流体中的氯离子浓度,在-170℃下氯盐溶液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H2O和nCl-[H OH-]n的拉曼光谱峰能很好地分解并明显地显示,其中nCl-[H OH-]n的拉曼峰与H2O的拉曼峰比值与氯盐的浓度呈正相关,用nCl-[H OH-]n的拉曼特征峰强度(I3401~3413.18cm-1)与H2O的拉曼特征峰强度(I3088~3106cm-1)比值(InCl-[H -OH-]n/IH2O)为纵座标,作相关图,二者的相关性较好,可以应用于溶液中氯离子摩尔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0.
拉曼光谱效应由印度物理学家C.V.Raman于本世纪初发现,迄今已在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也应用于宝石学领域。通常拉曼光谱显微镜由这样几部分组成:宝石显微镜,低能激光源,光谱仪和计算机。拉曼光谱显微镜具分辨率高、无需制样、无损鉴定等特点,所以适用于宝石学领域。通常是将样品所测光谱与标准光谱进行比较后可得出正确结论,以下列举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11.
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的产地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用电子探针研究了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的矿物成分,结果表明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玛纳斯碧玉是阳起石,而岫岩老玉则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并论述了它们的产地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薄片观察、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玛纳斯碧玉的各品种进行了矿物学、宝石学、谱学特征和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显示,玛纳斯碧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其中翠绿色点状物"翠花"是由于早期阳起石而形成。玛纳斯碧玉的物质组成特征显示其为超基性岩蚀变而成。  相似文献   

13.
软玉主要是指透闪石阳起石铁阳起石系列中的低铁富镁端员的隐晶矿物集合体,矿物的名称常以其Mg/(Mg+Fe2+)值来区分,即该比值大于0.9时为透闪石(和田玉),比值为0.9~0.5时为阳起石(玛纳斯玉).对于产于新疆、辽宁(岫岩老玉)和青海的17件软玉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确定其主要矿物成分均为透闪石,杂质矿物很少,衍射峰位与FeO含量之间的关系不明显,衍射峰形的弥散反映组成矿物的结晶程度和粒度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玛纳斯碧玉为传统名称,属于透闪石玉,为绿色.清代已开采.有砂矿和原生矿.原生矿床产于超镁铁岩中,为蛇纹石化辉橄岩,矿体产在岩体与围岩(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的接触带上,为交代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5.
The Liaoning Province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hosts several tremolite jade(nephrite) deposit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Sangpiyu tremolite jade deposit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undant graphite inclusions within the jade remains enigmatic. We employ petrograph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X-ray-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o characterize the tremolite jade and its inclusion minerals. The Sangpiyu jade is predominately composed of tremolite with minor calcite, dolomite, serpentine, titanite, zoisite, allanite, chlorite,apatite, chromite and graphite. Raman spectroscopy of graphite inclusions shows that the D1/G intensity ratio ranges from 0.78 to 0.88 in deep green samples and from 0.05 to 0.23 in dark green samples. The ranges of D1/(D1 + G) integral area ratio for these types are from 0.0548 to 0.3037 and 0.5528 to 0.7355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graphite inclusions in the dark green tremolite jade is computed as 549.8 ℃, whereas that for the deep green sample is about343.2 ℃.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jade formation occurred in a multi-stage process through the act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metamorphism possibly in a subduction-related setting at moderate to high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微量元素测试等对丹东绿玉石样品进行了常规矿物学、谱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丹东绿玉石是以蛇纹石为主要矿物,镁橄榄石、白云石、水镁石、绿泥石、伊利石为次要矿物的蛇纹石化镁橄榄石矽卡岩。  相似文献   

17.
江苏溧阳透闪石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江苏省溧阳过去发现的白玉和新发现的青白玉、青玉和碧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溧阳透闪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Na含量正常,而不是以前文献所报导的钠透闪石;其主要结构与和田玉基本一致,证明了溧阳透闪石玉也是一种典型的透闪石玉.本文还论述了其成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及考古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和X-Rite SP62手持式分光光度计对黄-红色缅甸黄龙玉样品进行了颜色特征、化学组成以及光谱学特征的研究,分析缅甸黄龙玉的颜色与光谱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缅甸黄龙玉主要由SiO2组成,含少量Fe、Cu、Cr等过渡金属元素,属于隐晶质石英质玉。在CIE D65标准光源和N9孟塞尔中性背景下,缅甸黄龙玉的明度与色调角具有高度的相关性,Fe含量的变化对其明度和色调角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可以推断缅甸黄龙玉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相对含量,且随着主波谷的位置向长波方向偏移,缅甸黄龙玉的颜色会从黄色调向红色调转变。  相似文献   

19.
和田玉(透闪石玉)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新疆和田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主要结构为毛毡状结构.本文还论述了其成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及考古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通过和田玉玉器在史前三大玉板块、文明时代各个王朝玉文化所处的帝王玉的中流砥柱般的强力地位及其诸多侧面,论述其玉、玉文化独有的德、符优势及其光辉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