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宏渊 《矿产与地质》1991,5(4):272-283,292
在研究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内地质构造、赋矿地层及含锡花岗岩发育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后、认为赋矿地层具有成矿物质初始富集特征:花岗岩属于具高难度、适度富碱、贫钙镁铁.富合面矿元素和挥发组分、高度分异演化的陆壳重熔花岗岩、成矿性良好.总结了区内主要类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基本地质特征,重点阐述了本区新发现的斑岩锡矿床地质特征.根据矿化富集与地层和花岗岩体的时空关系,锡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统计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锡多金属矿床的地层—花岗岩的“双控”成因.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西南部金矿分布及富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隗合明 《西北地质》1994,15(4):7-12
本文叙述了小秦岭西南部金矿的空间分布与富集规律,指出含金花岗岩体与含金地层的接触带附近及含金地层不整合面附近是全矿富集的主要地段,与主干断裂有成生联系的次级韧一脆性活动性剪切断裂带是金矿富集的重要空间,控矿构造中大量的含金热液长期、强裂的活动是金矿富集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指出如何根据金矿的富集规律去寻找规模较大、品位较富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青海托莫尔日特金矿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异常分布、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在断裂带中的分布规律,对青海托莫尔日特金矿区控矿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NW-NWW 向断裂带控矿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横穿乌达热乎、赛坝沟延伸到嘎顺-带的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内最为主要的控矿构造之一。该带不但控制异常的平面分布,而且对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都有明显的影响。系统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和不同变形类型岩石中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表明,NW-NWW向韧-脆性剪切带内Au、Cu等成矿元素的富集非常明显,并且有一定的相关性;微量元素的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断裂带的韧性的脆性变形对微量元素的分布与聚集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滇东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矿物质来源是研究矿床成因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地质体(地层和岩浆岩)成矿元素的含量高低是探讨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为了研究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元素特征,本文系统测定了外围赋矿地层以及矿区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成矿元素(Ag、Pb、Zn、Sn)含量,结果表明,Pb、Zn主要来源于矿区花岗岩,寒武系及下伏基底地层可能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特别是Zn;由于矿区外围赋矿地层的Sn含量远低于Pb、Zn的含量,也远远低于地壳克拉克值,因此推测,Sn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浆;Ag则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花岗岩对其进行了后期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分形与混沌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系统分析总结了构造活动与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以及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过程。以湘西金矿、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等典型矿床为例,研究发现,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地层及岩体内的元素含量分布均呈单分形关系,而断裂带内动性较强的Cu、Pb、Zn等成矿元素的元素具有双分形关系,产生了新的元素分布规律,指示断裂活动促进了成矿元素富集,湘西金矿石英脉是通过分形生长向着脉体长度-厚度分维值a值先减小(对应着脉体的膨胀)然后增大(对应着脉体的伸长)的趋势发展演化的,且该矿床各中段金品位空间变化序列均为非线性演化序列,其成矿流体的演化及成矿元素的沉淀富集成矿过程为混沌动力学过程。这些结果表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并具体表现为断裂体系的分形分布,矿床的分形分布,裂隙-脉体系的分形分布和品位分布的分形变化等。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及沉淀的复杂动力学过程中,构造活动控制了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与矿床的就位,且存在于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最终导致了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于都-赣县矿集区是南岭东段一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钨、金银铜铅锌矿集区,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而断裂构造往往是控岩、控矿构造。因此系统探查该区花岗岩和断裂构造分布是进一步找矿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该区重磁场特征与已出露花岗岩和断裂分布特征对应关系的研究,系统推断了该区花岗岩和断裂构造分布。研究表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花岗岩分布具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而利用磁力资料只能推断出有磁性的花岗岩,推断出的隐伏花岗岩体规模大约是已出露花岗岩体规模的2倍;利用重磁资料推断了9条一级断裂和49条二级断裂;通过花岗岩体分布与断裂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该区断裂构造对花岗岩的发展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上述成果为矿集区深部控矿岩体和控矿构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于都-赣县矿集区是南岭东段一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钨、金银铜铅锌矿集区,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而断裂构造往往是控岩、控矿构造。因此系统探查该区花岗岩和断裂构造分布是进一步找矿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该区重磁场特征与已出露花岗岩和断裂分布特征对应关系的研究,系统推断了该区花岗岩和断裂构造分布。研究表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花岗岩分布具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而利用磁力资料只能推断出有磁性的花岗岩,推断出的隐伏花岗岩体规模大约是已出露花岗岩体规模的2倍;利用重磁资料推断了9条一级断裂和49条二级断裂;通过花岗岩体分布与断裂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该区断裂构造对花岗岩的发展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上述成果为矿集区深部控矿岩体和控矿构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下庄矿田控矿断裂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分形理论对下庄矿田控矿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控矿断裂的空间分布具有自相似性特征,分形理论可以定量地描述控矿断裂的分布规律.应用盒计维数法计算了控矿断裂空间分布的分数维值,并对不同成矿构造区的分数维特征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分数维值的物理意义.实际资料计算结果显示,网格数目与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都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太古界太华群中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岩系对金矿田的形成有极为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在太华群变质岩系中自西而东分布有华山、文峪、娘娘山三个花岗岩体。含金石英脉围绕岩体有规律的分布,与花岗岩体有密切成因联系。许多太古界地层中的金矿床,附近往往有花岗岩体出现,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因此,除研究太古界地层的控矿作用外,探讨金矿田中岩浆活动的控矿作用对研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老柞山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泉  李碧乐  李伟实 《吉林地质》2006,25(2):12-15,27
老柞山金矿具多来源复合成因特点,产于佳木斯隆起内红卫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前寒武纪花岗岩—绿岩带内,并有后期深成组分叠加。北西向、北西西向断裂带为控矿构造。本文通过讨论矿质来源、元素迁移富集等内容,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