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整理出阿勒泰市64年各级别强度寒潮过程数据库,分析阿勒泰市近64a来各级别寒潮过程的频数以及强度相关6个指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7年春季阿勒泰市共发生一般寒潮过程109.5次,强寒潮过程75.5次,特强寒潮过程37.5次;平均每年春季分别发生1.7次、1.2次和0.6次;3种级别寒潮过程发生频次占寒潮过程发生总频次的48.2%、33.3%和16.5%,阿勒泰市春季主要以一般寒潮和强寒潮为主。(2)春季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频数年际变化均在递减,且不显著,其中4月一般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递增,特强寒潮过程频数递增明显;一般寒潮过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在1950年代最多,强寒潮过程1970年代最多,特强寒潮过程1960年代和2000-2009年代最多。(3)一般、强和特强寒潮过程持续时间分别在1~7d、1~6d和1~5d,均以持续1~3d为主,分别占各自寒潮过程总次数的94.5%、90.8%和90.0%,其中又都以持续2d最多。(4)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10.8℃、-13.0℃和-17.3℃,一般寒潮和强寒潮降温幅度均在5月最强,特强寒潮降温幅度在3月最强。(5)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值分别为-7.8℃、-12.8℃和-20.3℃,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抬升趋势。(6)1954~2017年阿勒泰市春季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中降温过程最低气温距平平均值分别为-5.7℃、-7.9℃和-10.5℃;三种级别寒潮过程最低气温距平为负值占该级别寒潮过程频数的比例分别为80.0%、97.4%和97.5%。  相似文献   

2.
前言     
丁一汇 《大气科学》2014,38(4):615-615
正陶诗言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一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我们怀念他在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攀登,怀念他为中国气象事业做出的卓越成就和重要贡献,更怀念他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陶诗言先生是我国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科学大师。他一生为中国的天气学理论、天气分析以及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寒潮、东亚梅雨、东亚季风、卫星气  相似文献   

3.
张乃召(193~1979),中央军委气象局副局长、中央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世界气象组织第一任常任代表、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一任中国委员。张乃玲同志足中国共)全党领导下气象上作最早组织项导之一。1939年4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延安工作,1944年9月调中央军委开始从字气象工作。随即任华北通市专科学校气象、通讯训练队队长。他受项任务后,立即从部队抽调了葛全民、朋友顺、周文彩、王振海、陆汉欣、房上奇等21名报务员,在“鉴仙胜境”的延安清凉山上办起了我军0批\象人员训练…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代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陶诗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陶诗言院士是我国现代气象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季风领域专家。他曾长期担任国内外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获得过多项国家重要科学奖励,培育了大批大气科学和气象领  相似文献   

5.
利用阿勒泰基准气候站日最低气温资料,资料长度从1954年到2016年的春季(每年2月26日至5月31日,共计63年),以日最低气温及其降温幅度为指标,整理出阿勒泰市63年寒潮过程数据库,分析阿勒泰市近63a来寒潮过程的频数以及强度相关6个指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6年春季(3~5月)阿勒泰市共发生寒潮天气过程226次,平均每年发生3.6次。3月平均每年出现1.8次, 4月1.1次,5月0.7次。共有17a为寒潮发生异常偏少年份,16a为异常偏多年份。3月上旬和3月中旬为寒潮天气过程发生最多的时段。(2)春季寒潮频数以每10a/0.1次的速率在递减。月际尺度上,3月和5月发生寒潮天气过程递减,4月递增。年代际1950年代最多,2010-2016年最少。(3)春季寒潮天气过程持续日数在1~7d,其中持续2d的寒潮过程最多,占春季寒潮过程的49%。持续时间在1~3d的寒潮天气过程占92%。(4)春季寒潮降温过程平均降温幅度为-12.7℃,降温幅度平均值最大在3月。最大24h、48h和72h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8.9℃、-12.5℃和-14.3℃。(5)春季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值为-11.8℃。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距平值为-7.6℃。  相似文献   

6.
中央气象局第一任总工侵师──程纯枢程纯枢(1914~)著名气象学家、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国家气象科技会员会顾问、‘中国气象学会理事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程纯枢1936年,从清华大学地学系毕业后,就怀着一种强烈的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愿望,奔上泰山之巅,从事高山气象和日射的观测研究。三年后,他又不畏艰难险阻西上华山,建立测候所.40年代后期,他离开重庆中央研究所到中央气象局(国民党时期),从事气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后到美国留学。在我国政局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之际,他毅然留守在上海气象台…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气象局组织,温克刚为编辑组组长,陶诗言院士任主编,叶笃正院士作序的《涂长望文集》,已于近日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涂长望先生( 1906~1962)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长期气象预报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是新中国首任气象局局长。在涂长望先生的领导下,新中国气象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涂长望先生研究中国气象,无论是起点还是所达到的水平都是很高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大气运行与世界气温之关系》的论文,就引起国际气象界的瞩目;40年代,他的《中国夏季风之进…  相似文献   

8.
阻高型寒潮天气预报方法李改花李姝霞(开封市气象局·475003)利用1970~1995年开封市寒潮资料,寻找出开封市阻高型寒潮的影响系统和预报指标。1寒潮指标24h日平均气温下降≥8℃或48h下降≥10℃,且极端最低气温≤4℃,为一个寒潮日。2冷空气...  相似文献   

9.
我市处于亚热带季风区,每年冬宋春初常有寒潮侵袭,伴随出现的长低温阴雨,雨夹雪、霜冻、冰冻、大风等灾害天气,严重威胁着人畜生命安全和越冬作物的生长。今年2月18日,我市受寒潮影响,日平均气温从ZI.6C下降至21日的5.5℃,过程降温16.1℃,极端最低气温4.5℃;我市北部山区和陆河县(属我市天气预报管辖区)出现了雨夹雪和冰冻,中部和南部日平均气温低于12C的低温阴雨天数维持11天(18~28日),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人畜伤亡。因此,寒潮天气的预报服务,是我市天气预报服务工作中一个重点攻关项目。l陆丰市寒彻天气过程的统计若…  相似文献   

10.
董向红 《浙江气象》2005,26(2):23-25
通过对2004年3月16~18日这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分析,以提高在类似天气形势下寒潮天气预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61~2000年铁岭地区寒潮天气气候统计资料,分析归纳了铁岭地区寒潮天气的气候概况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便于操作的寒潮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王凤梅报道:应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的邀请,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陶诗言、丑纪范、吴国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以及中国气象局专家刘还珠、金之雁、李峰、田华、宋振鑫等一行来新疆讲学考察。9月23~24日,4位院士和5位专家为新疆气象科技人员做了高层次的、精辟的学术报告。陶诗言院士作了《新疆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的报告以及他长期研究的成果;讲述了在过去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作为预报员的他是如何做出预报的,之后还鼓励在座的预报员如何做好预报。丑纪范院士则论述了一个全球关心的话题———生态…  相似文献   

13.
周家德 《四川气象》1996,16(1):34-36
对泸州春季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春季寒潮天气预报提供了气候背景,并建立了一套春季寒潮天气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4.
纪玲玲  徐微  袭祝香  李旭 《吉林气象》2013,(3):21-23,46
利用1961-2010年吉林省50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吉林省50年寒潮天气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吉林省寒潮天气过程的基本气候特征,包括年代变化、气候倾向及阶段性变化等特征,并对寒潮天气空间分布的地形成因做出分析,为充分认识寒潮天气过程气候变化规律,提高预报预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61~2000年铁岭地区寒潮天气气候统计资料 ,分析归纳了铁岭地区寒潮天气的气候概况和发生规律 ,并提出了便于操作的寒潮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陶诗言先生在中国暴雨发生条件和机制研究中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一汇 《大气科学》2014,38(4):616-626
作者在1998年庆贺陶诗言先生八十华诞的文集中曾专题阐述和评价了陶先生对中国暴雨研究的贡献。 至今十五年过去了,陶诗言先生虽已于2012年仙逝,但其深邃的科学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在中国暴雨研究中留下的宝贵遗产不但深刻影响过去和现代两代人的暴雨研究和业务发展,而且也将继续影响将来的中国暴雨研究。本文是对陶诗言先生在中国暴雨的研究中所作的贡献并结合现代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介绍和评价。主要集中在暴雨发生的动力和热力条件与机理方面。全文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季节突变对中国梅雨爆发的影响;(2)暴雨发生的多尺度相互作用;(3)暖湿季风输送带对北方大暴雨的影响;(4)高空急流对暴雨的作用;(5)暴雨和强对流发生的物理条件;(6)地形对暴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丑纪范     
1934年7月23日出生,湖南省长沙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2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年在兰州大学晋升为教授,1987年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30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重点研究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特别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他早期将泛函分析引入数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华北区域均一化站点气温资料、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CFS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高分辨率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对比研究了1990年代与2000年代华北寒潮的差异及其与秋、冬季北极海冰的联系。结果表明:影响华北的区域性寒潮事件在1990年代(2000年代)发生的频次为1957~2011年最多(少),但寒潮平均强度偏弱(强),冷空气大多源自格陵兰岛(新地岛)附近,取偏西(偏北)路径进入华北。秋、冬季新地岛附近以及巴芬湾附近海冰在2000年代初显著减少,导致1990年代与2000年代出现显著环流差异:1990年代(2000年代)极区位势高度存在负异常(正异常),欧亚大陆大型槽脊波动较弱(强),绕极区西风较强(弱),东亚大槽较弱(强),西伯利亚高压较弱(强),使得华北寒潮在两段时间出现上述差异。  相似文献   

19.
单站寒潮降温过程强度评估指标及其在乌鲁木齐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乌鲁木齐市日最低气温资料,基于《寒潮等级》标准细化了寒潮降温过程的6项单要素强度指标,基于不同指标对乌鲁木齐市寒潮过程的强度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寒潮降温过程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过程降温幅度或过程最低气温指数为评估指标,乌鲁木齐市冬季寒潮过程强度最大;以过程最大24 h降温幅度指数为评估指标,春季寒潮过程强度最大;以过程最大48 h降温幅度或过程最强气温距平偏低幅度指数为评估指标,秋季寒潮过程强度最大。基于综合强度指数IZ,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最强的寒潮过程出现在1952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春季最强的寒潮过程出现在2003年4月15—16日。近65 a乌鲁木齐市冬季寒潮降温过程强度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寒潮强度较弱。乌鲁木齐市秋季和冬季最强的10次寒潮过程中,有6次寒潮过程均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春季最强的10次寒潮过程中,有5次出现在2000年之后。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年寒潮过程发生频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寒潮过程强度也呈显著减弱的趋势,秋季寒潮过程发生频数的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寒潮过程强度自20世纪80年代后略增大,在7个时间段中,2011—2015年春季寒潮过程的平均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叠加的地面至500hPa平均温度场的欧洲数值预报图分析了1989~1997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的寒潮天气过程,总结出寒潮预报的经验指标。这项工作是对数值预报产品深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