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层滑构造煤岩体微观特征及其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琚宜文  姜波  王桂梁  胡超 《地质科学》2004,39(1):50-62,91,T001,T002
层滑构造在煤层及其顶、底板间普遍发育,它对地质勘探、煤矿生产、矿井工程灾害防治以及煤层气的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淮北煤田海孜煤矿为例,在研究宏观层滑构造带组合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层滑构造的微观特征和形成机理。构造煤是层滑引起的煤层流变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通过对构造煤与构造岩的微观特征测试,发现层滑运动除了产生脆性变形外,还产生较强烈的塑性变形。利用煤镜质组光率体各向异性和构造岩组构,结合层滑构造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煤岩体应力、有限应变分析。结果表明:层滑构造以顺层剪切为主,煤层受力的主要方向为NW-SE向。  相似文献   

2.
桑树坪煤矿3号煤层层滑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桑树坪煤矿3号煤层中揭露的层滑构造为基础,分析了3号煤层中层滑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探讨了该区层滑构造形成的主要机理,指出了层滑构造的发育部位和主要滑动方向。  相似文献   

3.
淮南顾桥煤矿层滑构造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淮南顾桥煤矿构造应力场解析及工作面层滑构造等引起的异常区展布统计分析,并结合模拟实验手段,对顾桥矿区层滑构造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顾桥矿区印支期以来至少经历了2期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工作面发育顶底皆断、顶断底不断和底断顶不断3种类型的正断层,层滑变薄区和正断层呈近东西方向展布;近东西方向的挤压应力场是形成顾桥矿层滑构造的力学机制。模拟实验表明,层滑变薄区展布与伸展方向近于垂直,正断层是层滑变薄区的边界,层滑变薄区具有成带性、方向性和间隔性。  相似文献   

4.
煤矿中煤层断层与层间滑动构造(简称层滑构造)发育普遍,可出现不同形式的组合。进行煤层断层与层滑构造及其组合型式的研究,对分析区域构造变形史、查明和预测煤层赋存规律、研究煤的耗散流变、煤层气的开发以及预防煤与瓦斯突出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淮北矿区海孜煤矿为例,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7、8、9和10煤层的断层与层滑构造的组合型式,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由于7、8、9和10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组合的差异,不同煤层构造变形有较大区别。由于海孜煤矿岩层和煤层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断层和层滑构造间产生了不同的空间组合,具体表现为3种型式:断层与层滑构造的同期扩展、断层与层滑构造组成块体及断层与层滑构造间的相互切割和限制。煤层的构造组合型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造应力作用、含煤地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应变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塔北隆起西部不同构造层构造样式及其成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北隆起西部经历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下中上三个构造层,即震旦系到古生界构造层、中生界—古近系构造层和新近系—第四纪构造层。下构造层发育逆冲断层、褶皱、走滑构造和岩浆底辟构造;中构造层发育负反转构造和正断层;上构造层英买力地区发育盐上逆冲断层构造,东部牙哈地区仍发育负反转构造。不同地区构造层之间的关系不同,牙哈地区中上构造层与下构造层的断裂发育具有很好的继承性:深层逆冲断裂由下向上扩展,控制浅层断裂走向、倾向及其运动性质,它们在浅层发育负反转构造、兼具走滑性质。英买力地区由于发育中寒武统及古近系两侧膏盐层,膏盐层的分隔造成构造层之间构造样式的不协调及其分层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煤层层滑构造会引发煤层性质变化,进而影响煤矿安全开采。为此基于层滑构造发育的地质特征,应用反射波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研究方法,对煤矿已揭露地质信息与地震剖面进行对比,研究煤层层滑构造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分析层滑构造在不同地震属性下弹性波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确立不同地震信息响应特征与层滑构造之间的关系。基于层滑构造所引发的煤层变化及地震响应变化规律,利用多信息融合技术解释区域内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划分构造煤发育带,进而圈定层滑构造区域。  相似文献   

7.
陕西旬北浅变质岩区的大型层滑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着重探讨陕西西旬北地区志留系和泥盆系浅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发现这两套地层在构造式要上有明显的差异,它们存在着大型的顺层滑动构造-层滑构造,层滑构造面上下的两套地层是相对独立的构造变形单元。  相似文献   

8.
通过淮南煤田张集井田层滑构造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对层滑构造进行了系统分类。根据层滑构造的表现形态分为揉皱型和断裂型两种基本类型,根据不同层滑构造的组合形态又可分为书斜式、垒堑式、阶梯状和"y"与反"y"字形等,并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对不同层滑构造类型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镜质体的反射率各向异性恢复了矿区构造应力场,张集井田中生代以来至少受到两期构造应力场作用,NWW-SEE方向的拉伸是形成张集井田层滑构造的主要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燎原井田已采区所揭露的层滑构造为基础,总结了该井田层滑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2#,3#煤层中层滑构造的差异性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的主要地质因素,并对层滑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渭北煤田小型层滑构造的成因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渭北煤矿区大量实际调查为基础,系统总结了层滑结构的发育类型,阐述了层滑构造的发育规律,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提出了典型层滑构造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孟庄井田的层滑构造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孟庄煤矿采区所揭露的资料,研究了本矿层滑构造的基本表现形式,阐述了各种层滑构造的特征,提出了层滑构造的形式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月亮田煤矿层滑构造对煤层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月亮田矿层滑构造的表现形式及特征,归纳了其发育规律;从地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该矿井层滑构造及其他相关构造的形成机理;利用实例说明了层滑构造对矿井安全和生产的影响;并对该矿未开采区域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西南城地区侏罗系林山群与下伏前泥盆纪变质地层、白垩纪地层与前白垩纪地层接触关系调查和谢家构造窗、竺由新村构造窗、上乌石构造窗、望天石飞来峰的发现及钻孔验证,初步厘定了区内燕山期滑覆构造和喜马拉雅期推覆构造。燕山期滑覆构造发生在中侏罗世末,主滑面沿华力西—印支构造层(D—T2)、燕山构造层(T3—K1)与下伏地层间角度不整合面扩展而成,泥盆纪—早白垩世地层为滑覆体,滑覆在前泥盆纪变质地层之上,动力学来源为太平洋板块由南东向北西对欧亚板块俯冲。喜马拉雅期推覆构造规模大、动力学机制复杂(顺层和切层推覆),彻底打破了华南地区原有的地层沉积层序,形成了现存的横向分带、纵向分层的多层叠瓦、堆垛推覆构造格局。前白垩纪地质体为外来推覆体,由南东向北西推覆堆垛在白垩纪地层之上,白垩纪地层呈"构造窗"分布于前白垩纪地质体之下,动力学来源可能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  相似文献   

14.
吴庆华 《矿井地质》1997,(2):29-31,34
本文依据井陉煤田滑构造发育情形及其特征,叙述对层滑构造之定义,生成机理及其预测认识与见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潘集矿区构造特征及矿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对潘集背斜两翼的潘北井田和潘一井田中的层滑构造进行研究,将矿区分为10个主层滑区及29个层滑亚区。研究结果显示:矿区层滑构造的产生与南北向主应力场及大型断裂所构建的局部应力场密切相关;层滑构造导致矿区形成近东西向薄煤带,发育以Ⅱ和Ⅲ类型为主的构造煤;层滑构造多发育在背斜两翼,且以断滑型和揉皱型为主,而在背斜核部则以断裂型为主;在纵向上,层滑构造类型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相对浅的区域,层滑构造以断裂型为主,往下是断滑型,而在较深部位及断裂构造交汇处,则主要表现为揉皱型。   相似文献   

16.
谢一矿小型层滑构造特征对煤厚变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寿明  黄晖 《安徽地质》2005,15(3):190-192
通过分析层滑构造的基本形式、分布特征和在煤层中的展现形态,指出层滑构造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特征,对煤厚的变化做到定性和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7.
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北部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受晚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控制,发育典型的挤压冲断构造; 同时,由于古近系和新近系盐层的存在,发育丰富的盐相关构造; 另外,冲断构造各段之间的调节作用还形成了一系列的走滑构造。本文利用最新的2D、3D 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分析总结了库车坳陷中部的变形样式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根据变形的成因机制,将库车坳陷的构造变形划分为收缩构造、盐构造及走滑构造。2)收缩构造以逆冲断层及褶皱样式为主,盐上构造层可划分为断层相关褶皱和褶皱相关断层,其中断层多在盐层内滑脱。盐下构造层根据断层组合方式可划分为叠瓦状冲断构造、楔形冲断构造及滑脱冲断构造。盐构造可以划分为盐席、盐墙、盐楔入、盐刺穿及盐拱构造。走滑构造在剖面上可见花状构造及不协调变形,平面上则可见雁列褶皱、马尾断层及海豚效应。3)收缩构造及盐构造主要分布于克拉苏构造带及秋里塔格构造带内,自南天山至盆地中心,盐下构造层由叠瓦状冲断构造过渡至滑脱冲断构造,过渡带内则发育楔形冲断构造; 走滑构造集中于坳陷西部的阿瓦特-却勒构造段以及东部的克拉3-东秋8构造段。  相似文献   

18.
布尔台矿井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布尔台矿井发育的中小型构造严重制约煤矿综采问题,通过详细的井下地质观测和地表地质调查,从构造几何学和构造成因研究入手,讨论了矿井构造成因类型、古构造应力场以及构造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布尔台矿井次级褶皱是延安组在晚侏罗世受NNE-SSW向挤压应力作用,浅部构造层次发生纵弯褶皱变形的产物,且变形强度弱-中等。破裂型层滑断层、揉皱型层滑断层、复合型层滑断层、高角度正断层及其伴生的牵引褶皱,是延安组在早白垩世晚期NE-SW向近水平拉伸应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的伸展滑脱运动形成的。两期构造叠加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19.
刘丙申  姚国平 《河南地质》2000,18(3):173-175
新密煤田是河南省的主要产煤地之一,其地质构造多以高角度的正断层为主,新密煤田还发育滑动构造和层间滑动构造,而层间滑动构造由于没有造成明显的地层缺失,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不易被发现,对煤矿生产建设影响较大。本文列举了新密煤田的层滑构造实例,并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北缘走滑-冲断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处于阿尔金左行走滑构造带东缘的柴北缘,过去一致认为是个前陆逆冲带,并对其逆冲构造特征作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本次的野外地质勘察和深部地震测线研究,证实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主要变形样式为走滑-挤压构造,具有挤压推覆特征的同时伴生有走滑构造,并且主要断层系统沿走向滑动的距离远大于沿倾向冲断推覆的距离,从而建立了柴北缘走滑-逆冲构造的地质模型;这对其地震解释有指导作用。从柴达木盆地的构造变形时间序列和演变特征从西向东依次扩展、构造活动从老变新,认为柴北缘的走滑-逆冲构造受阿尔金山大型走滑构造和祁连山剧烈的逆冲挤压构造共同控制。最后研究了柴北缘的走滑-逆冲构造特征对油气勘探的意义,加强勘探评价冷湖—南八仙走滑逆冲构造带的翼部断块圈闭和赛什腾山南缘逆冲推覆体下伏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