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震预报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回顾了地震预报研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和解决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几个科学问题,即地震动力学成因问题;地震的地体环境问题;地球物理场的时空演化与地震的物理力学关系问题;地震预报的理论和方法问题等。同时,探讨了研究这些科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晓  张洋 《地球》2012,(7):94-95
中国是世界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多发的国家之一。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指出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并系统分析了常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各类型的特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阐述了对问题的防治和保障矿业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回归分析方法在地震科学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回归分析方法在地震科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变量之间的物理关系进行分类回归的新观点。针对实际地震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类方案,从理论上论述了不同类型问题采用不同的回归方法的必要性。通过对实际地震问题分析,剖析了现有回归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统计问题如何选用适当的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结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的最优位置问题,定义了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问题的一种方法,并数值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一幢房屋结构控制传感器的最优位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是工程抗震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设计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评述了研究进程中的若干节点问题;介绍了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原理和当前几种有代表性的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方法;分析了设计反应谱标定参数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研究中的强震资料积累问题、谱形状问题、标定参数的确定问题以及标定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2.5维问题,同时模拟研究了实测试验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如散射场的提取,探头的方向性问题等,最后,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成功的反演。  相似文献   

7.
地震勘探问题的一种新模型及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地震勘探中对地层介质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用双曲型方程Cauchy问题代替混合问题。得到一种逐层递推的快速反演算法,取得了较好的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抗震研究若干基本问题概述及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结构抗震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地震反应分析选择地面运动输入应注意的问题,高层结构地震模拟试验问题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结构反应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地球物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环境和环境问题出发,简述了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形成过程,并定义环境地球物理学为:应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环境保护、改善和治理方面问题的一门地球物理分支学科.文章叙述了全球和我国当前的主要环境问题,论述了环境地球物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学在研究解决某些环境问题中的应用事例;并在分析我国对环境地球物理的需求以及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之后指出,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工作者必将为我国和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及学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切比雪夫伪谱法模拟地震波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切比雪夫伪谱法以及快速傅立叶算法在其中的应用,并用切比雪夫伪谱法模拟二维有限区域弹性介质地震波场。分别计算了兰姆问题,均匀介质中心爆破源问题,介质内部的速度异常体问题以及各种分界面情况下地震首波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内外287次5级以上的实际地震记录,研究了地震动有效幅值的不对称性特征及其规律。分别用有效幅值不对称比和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比来描述地震动的不对称性,统计结果具有规律性,并提出了其估计公式。结果表明:地震动有效幅值不对称性和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性特征明显,幅值不对称比的平均值不受震级影响,但与截断比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截断比小于1/3时不对称比在1.07~1.20之间,截断比大于1/3时不对称比在1.13~1.96之间;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比的平均值不受震级影响,但与截断比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截断比小于1/3时作用次数不对称比在1.04~1.31之间变化,截断比大于1/3时作用次数不对称比在1.22~1.80之间。  相似文献   

12.
住宅抗震的维修准则与效用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住宅抗震的预防性,恢复性,改造性维修准则和震后拆除重建准则,分析了住宅抗工程的效用特性,提出了住宅震维修项目效用决策准则,建立了住宅抗震维修项目效用评价指标系统与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阳泉地区30个乡镇10 032户农村房屋的基础上,分析了阳泉地区农村房屋建筑的种类分布、结构特征、农村房屋的震害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现状,指出了农村房屋建筑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村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土体动力一维非线性本构关系是场地及地基动力响应、土工数值分析的关键。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对其分析方法、等幅循环荷载到不规则荷载的扩展及应用规则、试验阻尼比的等效、滞回曲线形状等核心问题进行剖析、评价和探讨,并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着重介绍了最近研究结果。最后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云南地区地下水动态的地震源兆与场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芹  刘丽芳  付虹 《地震研究》2004,27(2):126-132
在地震预报中,对发震地点的预测一般都是“以场求源”。如何区别源兆与场兆的特征,是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云南1979—2000年间的20余年中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事实,作者在“七五”、“八五”攻关项目的基础上,对地震源兆与场兆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源兆特征为短临异常多、空间分布密集、以高频异常为主;场兆特征为中短期异常多、空间分布稀疏、以破年变异常为主。该分析对进一步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嘉山地震台自2007年运行以来的大地电场观测资料,并对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部分干扰引起的电场变化的曲线特征,给出不同影响因素导致的曲线异常变化情况,为大地电场干扰排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WDC-D地震前兆综合观测数据的抢救和整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地震前兆综合观测数据抢救和整编的必要性; 介绍了前兆观测数据库的选取及特点; 系统收集了首都圈范围内(包括5省2市)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 并对其进行分析、 整编并入库。 通过WDC-D项目支持, 本专题共抢救和整编了8个单位共304个台站的前兆观测数据, 其中专业台121个, 地方台183 个, 共计1709个测项的344M前兆综合观测数据。 同时, 通过局域网和Internet为研究和分析人员提供了前兆综合观测数据的服务和数据共享。 文中分析了WDC-D项目数据共享服务的几种方式, 即局域网内基于C/S结构的应用、 广域网上基于B/S结构的数据下载服务及图形服务方式, 并简要分析了这几种数据服务方式的优缺点。 最后, 在总结和分析所做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in significant trends in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floods detected in annual maximum flood (AMF) and peak over threshold (POT) flood peak series, for the period 1965–2005. Flood peaks are identified from European daily discharge data using a baseflow-based algorithm and significant trends in the AMF seri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POT series, derived for six different exceedence threshol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rends in flood magnitude are detected in the AMF than in the POT series and for the POT series more significant trends are detected in flood frequency than in flood magnitude. Spatially coherent patterns of significant trends are detected, which are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stratifying the results into five regions based on catchment and hydro-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ll data and tool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open-access and the results are fully reproducible.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地震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地震局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目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专业结构不太合理 ,地质、测量和物理探矿等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整体科技能力有待加强等。论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有利储集砂体分布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博兴洼陷油气勘探已进入隐蔽油气藏为主的勘探阶段,储集砂体的分布,尤其是能够形成地层岩性油藏的有利储集砂体的分布,是油气勘探的关键.研究区主要发育有浊积扇、辫状三角洲前缘和近岸水下扇三种类型的储集砂体,其中浊积扇扇体是岩性圈闭勘探的最有利砂体.通过已发现油气藏的地层位置分析,发现MSC8、MSC7、MSC6、MSC5、MSC2旋回的上升半旋回是有利储集砂体发育的主要层段,浊积扇砂体发育,且具有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平面上,MSC8旋回的有利储集砂体主要发育在高青断层东南侧的狭长区域内,MSC5、MSC6、MSC7旋回的有利储集砂体发育在坡折带之下的洼陷区.综合上述分析,预测了坡折带下部洼陷区、高青断裂下降盘和高24-高27井间区域3个岩性和构造-岩性圈闭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