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西下寒武统层状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寒武统层状金矿是鲁西地区继归来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后,近年来所发现的又一新类型金矿.该类金矿赋存于寒武纪朱砂洞组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矿体产出层位稳定,矿石类型单一,矿化连续,具有广阔找矿前景和较大的资源潜力.矿床形成与中偏碱性次火山杂岩及其次火山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表现为“二长斑岩—断裂裂隙—碳酸盐岩层”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类金矿最早在磨坊沟被发现和评价,因此,笔者将其称为“磨坊沟式”金矿.  相似文献   

2.
下寒武统层状金矿是鲁西地区继归来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后 ,近年来所发现的又一新类型金矿。该类金矿赋存于寒武纪朱砂洞组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矿体产出层位稳定 ,矿石类型单一 ,矿化连续 ,具有广阔找矿前景和较大的资源潜力。矿床形成与中偏碱性次火山杂岩及其次火山热液作用密切相关 ,表现为“二长斑岩—断裂裂隙—碳酸盐岩层”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类金矿最早在磨坊沟被发现和评价 ,因此 ,笔者将其称为“磨坊沟式”金矿。  相似文献   

3.
鲁西下寒武统层状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寒武统层状金矿是鲁西地区继归来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后,近年来所发现的又一新类型金矿。该类金矿赋存于寒武纪朱砂洞组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矿体产出层位稳定,矿石类型单一,矿化连续,具有广阔找矿前景和较大的资源潜力。矿床形成与中偏碱性次火山杂岩及其次火山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表现为“二长斑岩-断裂裂隙-碳酸盐岩层”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类金矿最早在磨坊沟被发现和评价,因此,笔者将其称为“磨坊沟式”金矿。  相似文献   

4.
鲁西铜石地区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是鲁西地区继归来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后,发现的又一新类型金矿.该类金矿赋存于早寒武世朱砂洞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等镁质碳酸盐岩中.矿体产出层位稳定,矿石类型简单,矿化较连续,找矿前景广阔.矿床形成与中生代燕山早期中偏碱性潜火山杂岩密切相关,表现为"二长斑岩-断裂裂隙-镁质碳酸盐岩"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类金矿最早在平邑县磨坊沟被发现和评价,因此,笔者将其称为"磨坊沟式"金矿.  相似文献   

5.
鲁西下寒武统状金矿—磨坊沟式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磨坊沟金矿是山东地勘局继归来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后,近年来在鲁西地区发现的又一新类型金矿。该类型金矿赋存于早寒武世朱砂洞组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矿体产出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矿石类型单一,矿化连续,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和较大的资源潜力。因该类型金矿了早在磨坊沟被发现和评价,故称期“磨坊沟式”金矿。  相似文献   

6.
鲁西归来庄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来庄金矿田内金矿化类型较多,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含铁矽卡岩上叠加型、斑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在成因上均与铜石富钾碱性潜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杂岩体构成的潜火山穹隆及伴生的环状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新太古代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碳酸盐岩是磨坊沟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金矿的有利围岩。矿田内与中生代燕山早期中偏碱性潜火山杂岩有关的金(铜、铁)成矿亚系列多种类型金矿化相伴产出,受潜火山穹隆的控制,它们生成于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构造部位,赋存于不同的地质体中,是在铜石潜火山中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中生成的金矿类型组合。每一矿床都是统一的成矿模式中的一个个体,它们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  相似文献   

7.
山东平邑铜石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学峰 《山东地质》2001,17(3):59-64
铜石金矿田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归来庄式)、碳酸盐岩层状微细浸染型(磨坊沟式)、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银,铜,铁矿化,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铜石富碱性次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泰山夺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磨坊沟式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式金矿的有利围岩。杂岩体构成的次火山穹窿及伴生的环形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河北后龙沟金矿地质特征、发现过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福 《矿产与地质》2004,18(2):113-117
后龙沟金矿金矿化主要产于火山角砾岩体中,是冀北一种新的金矿类型。笔者总结了在地质、化探密切配合下发现隐伏的后龙沟金矿的过程。认为该矿床的发现对洞子沟地区普查找矿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和—安溪地区火山—侵入杂岩广布,银铅锌、锡、金矿化普遍,矿点众多,尤其以银铅锌矿点居多。本文将银铅锌矿分为岩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火山喷发—沉积改造型等四种成因类型;锡矿分为岩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型三种类型;金矿分为岩浆热液型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两种类型。在总结各矿种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的基础上,对本区找矿前景作了分析,认为银铅锌矿找矿前景最佳,是主攻矿种。同时也对其它矿种提出一些主攻地带和靶区。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宋家沟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断裂破碎带中.牟—即断裂带为切割莱阳群的断裂,对金矿起控制作用.早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深部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并在其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稀土元素特征和氧、硫同位素特征亦说明宋家沟金矿的物质来源以深源为主(幔源及下地壳中的金),是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宋家沟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断裂破碎带中.牟—即断裂带为切割莱阳群的断裂,对金矿起控制作用.早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深部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并在其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稀土元素特征和氧、硫同位素特征亦说明宋家沟金矿的物质来源以深源为主(幔源及下地壳中的金),是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地区是鲁西最重要的金矿产地,继归来庄大型金矿床发现之后,又相继发现了卓家庄特富金矿床及磨坊沟、梨方沟、贺山庄等具层控特征的金矿床,构成了铜石金矿田。这些金矿床的形成与铜石地区中生代多期次岩浆活动或隐爆作用密切相关,分布于岩体边部的隐爆-侵入角砾岩是金矿床的载体,成为寻找隐爆-侵入角砾岩型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将内蒙古已知金矿划分为5大类型20个矿床亚类:即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变质热液金矿、沉积变质热液金矿、火山-次火山热液金矿、砂金矿.对各类型金矿床的地质成因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六道沟金铜矿是上世纪90年代在吉林珲春东部发现的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变质岩、华力西晚期闪长岩及燕山期闪长玢岩有关的金铜矿床,该矿床产于延边五凤—刺猬沟—小西南岔火山—次火山型金矿带的东段,1~7号矿体群角砾岩型矿体受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力西晚期闪长岩接触带控制,10~14号矿带赋存于燕山期闪长玢岩的上下盘,8号铜矿体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中层间裂隙带中。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对于珲春东部小西南岔—杨金沟—前山南北向金铜钨多金属矿的区域找矿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骑马沟铅锌矿赋存于熊耳群条纹状硅质大理岩与火山凝灰岩之间.通过对矿床地质、岩石、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成因铅锌矿床,其成矿主要与熊耳期火山岩及火山气液作用有关.这是在河南熊耳群火山岩中首次发现的该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区。其金矿床类型有沉积变质改造型金矿(辽宁四道沟金矿),变质热液型金矿(夹皮沟、金厂峪金矿,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玲珑、焦家金矿),重熔、同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峪耳崖金矿)(朱奉三,1989),以及火山及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奈林沟、二道沟金矿)。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华北地台五种类型金矿床为华北地台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金矿床系列,该成矿系列具有如下特征:矿源均来自于太古界变火山岩;矿体围岩没有专属性,即只要构造条件有利,各种岩石均成矿;所有类型金矿床均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北大岩金矿位于三道湾子岩金矿的外围,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地勘局发现的品位较高的岩金矿之一.本文论述了该矿床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矿床形成条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北大沟金矿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以中元古代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浸染型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金矿新类型。 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类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和成矿模式。 提出华北地台北缘该类金矿的成矿作用与岩浆隐爆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宋家沟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 ,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断裂破碎带中。牟—即断裂带为切割莱阳群的断裂 ,对金矿起控制作用。早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深部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并在其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稀土元素特征和氧、硫同位素特征亦说明宋家沟金矿的物质来源以深源为主 (幔源及下地壳中的金 ) ,是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G金矿是我省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根据对G金矿的基础地质研究所取得的一些资料,笔者初步认为G金矿属火山—沉积—改造—淋集矿床。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