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59-701"高空气象探测处理系统实时探测中的记录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2.
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其性能、操作方法、业务流程等与59-701探测系统有所不同。文章介绍了杭州高空站2002~2004年3年中使用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一些使用技巧和故障处理方法。内容包括雷达检查、探空仪基测、电池浸泡、仪器装配、瞬间观测及数据输入、气球施放、旁瓣抓球判断、探测中途丢球、放球软件出现非正常现象等。  相似文献   

3.
高空气象探测微机处理系统是以现行的701系列测风雷达技术手段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探空仪编发的摩尔斯电码进行模数转换,依据《规范》的技术规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高空气象探测任务的数据采集、编发电报和资料的管理,由于高空气象探测处理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系统涉及的软件模块、外部设备较多,本就这些软、硬件的使用及维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台站容易掌握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离层测高仪是目前地面垂直探测研究电离层的主要常规设备,在电离层无线电探测中有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电离层测高仪的基本原理等和其基础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59—701“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系统对下沉气球记录整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记录处理技巧,供从事高空气象探测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时,由于探空仪受地物同波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斜距跟踪不好的情况,为了确保探测记录的准确性,必须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文章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处理的方法,加以总结.与大家分享,共同提高探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GPS—LEO掩星探测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利用GPS系统探测地球大气,诞生了GPS气象学。GPS气象学分为地基GPS气象学和空基GPS气象学,目前地基GPS气象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已进入业务组网应用阶段,空基GPS气象学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本文在介绍了空基GPS掩星探测的发展历史和探测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际上GPS-LEO掩星探测数据处理和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对我国的GPS-LEO掩星探测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对GPS-LEO掩星探测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强  杨志勇 《高原气象》1995,14(3):264-269
在HEIFE实验IOP-2和IOP-3期间,在戈壁、绿洲和沙漠观测站上同时用系留探空系统进行了大气边界层结构探测。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系留探空系统的探测精度与资料处理方法,指出系留探空系统探测方法造成的误差往往大于仪器本身的测量误差,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资料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黑河实验中3个站上使用的仪器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L波段雷达进行高空气象探测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在北塔山气象站5年来的高空探测工作,提出在大风、雷电、雨雪等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放球技巧和雷达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处理等技巧,以提高高空探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剖析山东省首届无人机大赛气象服务全过程,在深度分析组委会气象服务需求、研究大气环流背景场和数值预报形势场的基础上,确立气象服务的关键点和难点,通过挖掘预报员气象服务经验,发挥最新气象资料的作用,重视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探测资料应用,科学使用天气预报结论,灵活运用气象服务心理学,最终成功实现精准气象服务。以此为例,探讨精细气象服务的工作技巧,为更好地开展气象服务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葛润生 《气象》1987,13(2):33-36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的数字化天气雷达系统,于1986年8月初调试完毕,经过试运行后,将在1987年观测季节投入业务使用。 CAMS天气雷达系统是由国产713型天气雷达与IS-68K、VAX-11/750计算机,通过多种接口装置相联结,构成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的天气雷达探测和资料处理系统。该系统对雷达探测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陈必云  冯民学  周曾奎 《气象》1998,24(7):35-39
TOVS卫星反演信息采集处理功能和技术,主要包括省台自动接收、分解、处理来自NOAA极轨气象探测卫星的多通道探测信息的反演资料和通过气象电路获取的由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接收、处理后的TOVS反演资料;并研制、设计了TOVS资料的预处理技术和软件,以利于业务应用,这对全国省、市台接收、处理、应用高分辨的TOVS资料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初论大气探测技术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气探测技术现状,分析讨论了大气探测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提出大气探测技术应着眼于准确捕捉天气过程的本质特征,并迅速有效地对所探测信息实时传输,处理及图形再现,因此,其技术发展应建立在测量对象研究及自身技术体系完善这两个基础上,即一方面尽可能有效地从其它领域借鉴或移植现代高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汇用气象专家一道不断探索,研究新算法。  相似文献   

14.
孟昭林 《气象科技》2013,41(3):425-429
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建设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全国近150部雷达投入业务运行,但雷达探测数据业务应用大都还是常规的二维图像分析。基于单部天气雷达探测基数据分析,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探索在地理空间的三维云体显示分析技术,包括雷达探测数据在地理空间处理技术;探索雷达探测数据应用等值面体和实体绘制技术等构建三维云体的可视分析方法,并应用天气雷达实际探测数据在3DGIS地理空间构建了具有三维特征结构的云体,从多个视角研究分析了天气雷达探测的云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王震洲  张书娟 《气象科技》2018,46(6):1098-1102
目前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测评工作大多由工作人员借助照相机、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等工具测量评估指标手工计算出测评结果,该方法中人为测量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客观的测评结果。本文提出基于全景图像自动处理的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全景图和挡角图制作方法。通过旋转式相机、激光测距仪来获取气象观测站四周环境相邻且互相重叠的多张图像。然后采用柱面全景图的拼接方法将采集的图像生成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的全景图。利用"渐入渐出"的方法对全景图像进行融合,通过对全景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二值化处理、形态学处理、边缘检测来完成图像预处理,进而计算得到全景图像最大边缘像素点坐标、观测场周围障碍物的实际高度、障碍物到观测场中心的距离以及障碍物到测场中心的最大仰角,并将测评结果实时展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测评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调动高空气象探测人员的积极性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气象局下发了《高空气象探测质量考核办法》,专门对高空气象探测业务人员进行考核。笔者为高空测报月、半年、全年质量考核报表制作,编写了高空测报质量报表软件,它可自动完成各项考核内容的计算处理,并按高空测报质量报表(高表一ZI)格式打印输出统计结果。程序采用FOXBASE”编写,在386或以上档次微机上运行即可。l程序设计流程首先制作单月质量报表,向数据库中输入该月探测的值班情况,再调用核心处理模块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计算,然后…  相似文献   

17.
周和生 《气象》1986,12(2):25-27
在大气探测中,常用双经纬仪测风法探测边界展中的风向风速,并根据气球的升速计算垂直风速。这个方法简单、准确,但计算量比较大,如用微处理机计算就比较方便,我们在TRS-80微处理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气象》2021,(1):132-132
《高空气象探测和质量控制》曹云昌张玉存郭启云陈文广赵士伟等著该书内容包括高空探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数据采集和传输,高空温压湿探测,高空风向风速探测,高空探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以及产品检验合格评定的原则和方法等。同时根据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需求提供了高空大气的基本特性,气象传感器的测量特性和气象要素量值传递,数据统计和处理,高空探测系统的静态测试,动态比对试验以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刘玉洁 《气象》1987,13(7):29-32
一、引言 区域拼图处理软件系统,是为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研制的,用于处理极轨气象卫星的探测资料。目前,主要处理美国TIROS-N/NOAA系列卫星直接发送的AVHRR数据。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此软件系统所  相似文献   

20.
高空探测中的雷达旁瓣抓球严重影响测风探测数据失真.根据400M电子探空仪探测系统质量控制经验,对旁瓣抓球的原因、如何使用OSUAO软件综合判断是否旁瓣抓球及旁瓣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