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面故事     
正封面故事: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图。人均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S"形规律的发现,揭示了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内在的本质联系,提出了人类资源消费增长极限的理论问题。该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费不会无限增长。如果能够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非理性增长,全球资源的消费或需求存在着极限值。这项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15日,应中国地质科学院董树文副院长邀请,国际地科联(IUGS)秘书长彼特·鲍勃罗斯基(Peter.Bobrowsky)博士和国际地科联理事桑帕特·坦多(Sampat Tandon)博士访问中国地质科学院。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科联)最近以全票通过的表决结果,批准把寒武系第三统和第五阶的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建立在中国贵州剑河。国际地科联秘书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Stan Finney日前签发了国际地科联的批准书(图1)。这是我国所获得的第11个"金钉子",标志着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对寒武系第三统和第五阶共同底界"金钉子"的长达20余年的研究、选择已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11日下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秘书处迁址中国的启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与国际地科联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Roland Oberhnsli)教授为秘书处揭牌。国际地科联成立于1961年,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政治的、非赢利的学术组织。它是全球地  相似文献   

5.
世界资源格局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15,他引:7  
王安建 《地球学报》2010,31(5):621-627
本文阐释了人均能源消费、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S”形规律的内涵, 指出发达国家(OECD)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消费已经或正在进入零增长期, 资源需求将趋稳或呈缓慢下降趋势, 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资源消费主体, 全球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 以石油为例, 阐述了国际资源市场体系的演变及其脆弱性, 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将呈不断上升态势, 低碳经济将推动全球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对国际资源格局变化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序言     
<正>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持续深度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增速显著下降,矿业发展进入又一个十字路口。资源需求形势的这一变化是阶段性现象还是周期性趋势,什么力量驱动着全球资源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内在规律是什么,未来如何发展?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未来全球资源供需格局和我国资源需求的变化趋势,促进矿业结构性调整,指导资源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成立16年来,站在国家高度,以全球的视角、历史的眼光、  相似文献   

7.
《地球学报》2016,37(5):625-625
正2016年5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协定签署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成功举行,标志着该国际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及投入运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莱维娅·施莱格尔,河北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委常委袁桐利,国际地科联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中国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科联数据、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中国地质协会数学地质委员会共同发起并由加拿大地调所Agterberg教授协助组织于1990年10月2日—10月25日在武汉召开了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国内外文章共104篇。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意大利等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Mac-Camon作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模型预测   总被引:40,自引:21,他引:19  
本文介绍了以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S”形规律、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变化倒“U”形规律和矿产资源需求波次递进规律等为核心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综合预测模型; 系统预测了2010-2030年全球及中国一次能源、粗钢、铜、铝需求趋势, 并与其他预测方法和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论证了这一理论模型的先进性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由于生产和消费的迅速增长,对其研究空前地加强了.人们对矿产资源问题的注意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诺威市,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矿产资源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1976及1979年召开的前两次会议主要探讨了地球矿产资源的潜力及影响矿产资源应用的各种问题.最新一次,即1982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讨论会则以“矿产勘查的新途径”为主题,广泛讨论了矿产资源政策;能源资源及金属非金属矿物原料的普查、勘探与评价等问题.1985年将召开新的一次讨论会.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矿产资源问题国际研讨中心.会议的东道主,联邦地球科学及自然资源研究所及下萨克森州地质调查所所长本德尔教授在1982年会议闭幕词中说:“许多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工业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能源和大宗矿产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S"形规律为基础,总结并讨论了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均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增长的极限及其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社会财富积累以及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指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物质追求是推动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增长的原动力,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即人均收入或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财富积累水平持续提升,大宗商品或资源性产品消费将陆续进入准近饱和状态,消费结构的改变,致使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在工业化中期开始陆续到达人均消费极限值,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经济结构变迁;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逐渐使人均能源消费增长到达极限值;强调国家集团或大国资源消费增长极限的到来是导致全球性矿产资源消费增长周期结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西藏洞错硼砂芒硝层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魏乐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37 @刘喜方$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37 @蔡克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乜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37…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获悉,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大会将于8月19日—8月2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会的主题为"矿产资源:发现与利用",会议议题将涵盖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作用,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矽卡岩型矿床和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卡林型金矿、三稀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等当前全球矿床学研究领域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话题。大会除了开展4天的研讨之外,还将举行展览交流、学术展板介绍、会前学术研讨与培训以及会后野外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4.
矿物共生和矿物共生组合研究与成矿年代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裴荣富  吴良士 《矿床地质》1995,14(2):185-188
矿物共生和矿物共生组合研究与成矿年代学裴荣富,吴良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成矿年代是成矿学研究的时间域,是从地质历史分析矿床生成、发展和演化规律的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据。因而,30届国际地质大会将其作为21世纪能源矿产和矿产资源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0月1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举行仪式,授予德国美因茨大学Werner E.G.Müller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研究员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主持了仪式,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研究员宣读了授予决定,并为Werner E.G.Müller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授予决定指出:作为国际著名生物学与古生物学家,Müller教授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裴荣富院士、梅燕雄研究员等完成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及全球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评价”成果报告,于2008年5月16日通过评审验收。评委高度评价该项编图和研究成果,认为成果报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太古宙四分的新动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地科联前寒武纪地层分会所提出的元古宙分为古、中、新三个代和十个纪的方案已先后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科联执行局所通过.该分会又于今年4月15~18日在英国麦丁堡举行了第九次会议,讨论了太古宙的时代再划分问题.全球各大陆的8个国家13名成员出席了会议.经交流讨论,比较一致的同意了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总被引:18,自引:22,他引:18  
王高尚  韩梅 《地球学报》2002,23(6):483-490
以往对矿产资源的中长期需求预测,大都基于纯数学模型或情景分析对已有数据的经验外推。由于缺乏对工业化过程矿产资源消费需求基本规律的把握,预测结果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巨大偏差。笔者在深入分析工业化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相关关系、基本规律和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化过程中矿产资源消费从怎样的初始值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到达多高的峰值,进而提取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模式参数,预测了中国未来30a能源、钢、铜、铝、锌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召开了"陕北奥陶纪盐盆地钾盐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完井验收会,由来自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长庆油田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陕北榆林地区完钻的两口钾盐探井——镇钾1井和绥钾1井的完井报告  相似文献   

20.
序言     
陈毓川 《中国区域地质》2010,(10):I0001-I0001
值此敬贺吉林大学王世称教授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年之际,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组织推出一期矿产资源评价专辑。在《地质通报》本期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