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和远震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四川芦山 MS 7.0地震基于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和有限断层模型。考虑到使用不同波形资料类型、盆地效应及简化的一维速度模型等给反演震源参数带来的影响,经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区域波形和本区域简化一维速度模型,波形拟合误差最小。此次地震表现为高倾角纯逆冲型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偏南西向约4.5 km,最佳波形拟合矩心深度约17 km,矩震级 MW约6.6。推断此地震大多数能量主要在震源偏南西约4.5 km 处释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反演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MS=6.5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两主轴方向近水平,主压力轴位于北偏西30方向,方位角105(西偏北15)的共轭面可能与实际的地震破裂面一致. 相似文献
3.
1994年1月3日至10月12日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温增平(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主题词:震源机制解青海共和地震1994年1月3日至10月12日,在青海共和境内连续发生6次地震。1月3日6.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6°12′,东经... 相似文献
4.
精确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和序列的相对位置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河南太康地区分别发生MS4.6和MS4.1显著地震,为分析该弱震、少震区的地震危险性,本文利用CAP方法反演了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结合深度震相波形记录进一步确认了深度的可靠性.结果显示,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较为接近,均以走滑为主,深度也均为13km左右.此外,以主震作为参考事件,采用主事件法对余震的水平位置进行了相对定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空间上分布的走向分别与主震震源机制解两个节面走向大致相同.本文结果为研究当地地震危险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Ms6.6地震节面Ⅰ的参数为:走向299°,倾角68°,滑动角164°;节面Ⅱ的参数为:走向35°,倾角75°,滑动角23°;P轴方位角166°,倾角5°,T轴方位角258°,倾角26°;矩震级Mw为6.3;矩心深度为21km.此次地震序列破裂优势方向为NWW,倾角以60°~90°为主,滑动角以±180°±30°为主;P轴方位的优势取向为近NS向,T轴优势取向为近EW向.初步分析表明,主震节面Ⅰ为发震断层,是走向为NWW、近乎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此次6.6级地震震源断错性质和主压应力方向以及序列P轴优势方位与震源区周围构造应力场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7.
大同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使用CDSN长周期地震波形记录,利用Helmberger(1968)的广义地震射线理论得到的线性反演地震矩张量的方法,对1989年10月18日-1991年3月25日发生在大同的4个Ms>5.0的地震进行了反演,计算了这些地震矩张量和断层面解。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6月 6日 1 8时 59分 ,甘肃省景泰发生了MS5.9地震 .经甘肃省监测台网测定 ,该次地震震中位于 3 7. 0°N ,1 0 3 . 9°E ,震源深度 1 5km .作者收集了甘肃及青海地区共 2 5个地震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 ,求出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见表 1和图 1 .矛盾比为 0 .2 8.
表 1 震源参数节面A节面B节面应力轴P轴B轴T轴倾向 2 72° 1 88°方位角 2 3 5° 1 71° 1 3 4°倾角 82° 56°仰角 1 8° 54° 3 0°图 1 震源机制解Fig. 1 ThefocalmechanismofJingtai
MS5. 9earthq…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4日至2013年10月4日福建仙游共记录到地震1209次,其中最大地震为2013年9月4日发生的ML5.0地震。为了加强对仙游地震序列的研究,更好地了解仙游地震的发震构造及震区的区域应力场,本文利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记录,采用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到仙游地震序列中ML3.5的6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这6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较为一致,都为走滑型地震,断层走向为NW向,倾角陡立,主压应力轴方向为近SN向。反演得到的主压应力轴方向与福建地区的区域应力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仙游地震是由位于震区的金钟水库蓄水造成震区应力调整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7月 11日 0 5时 4 1分 3.8秒 ,甘肃省镜铁山发生了MS5 .4地震 .经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 ,该次地震震中位于 39.2°N ,98.0°E ,震源深度 10km .作者收集了甘肃及青海地区共 2 6个地震台站的P波初动资料 ,求出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见表 1和图1.表 1 2 0 0 1年镜铁山MS5 .4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参数 A节面B节面 应力轴参数 P轴B轴T轴倾向 2 2 0° 13 0°方位角 2 65° 2 10° 175°倾角 86° 82°仰角 90° 0° 90° 矛盾比 :0 .0 36图 1 2 0 0 1年 7月 11日甘肃镜铁山 5 .4级地震震源机制解Fig… 相似文献
11.
精确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和序列的相对位置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河南太康地区分别发生MS4.6和MS4.1显著地震,为分析该弱震、少震区的地震危险性,本文利用CAP方法反演了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结合深度震相波形记录进一步确认了深度的可靠性.结果显示,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较为接近,均以走滑为主,深度也均为13km左右.此外,以主震作为参考事件,采用主事件法对余震的水平位置进行了相对定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空间上分布的走向分别与主震震源机制解两个节面走向大致相同.本文结果为研究当地地震危险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XIN YANG GUO YING GAO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rümqi China 《地震学报(英文版)》1998,11(6):669-676
ntroductionXinjiangisaseismicalyactiveregioninChina,andJiashiisafocalmonitoringareainXinjiang.IntheperiodfromJanuary21toApril... 相似文献
13.
使用ISOLA波形反演方法,对2010年1月15日濮阳4.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为:节面A:走向63°,倾角89°滑动角134°;节面B:走向153°,倾角44°,滑动角1°;标量地震矩1.0×10^15N·m,震源深度5km。研究发现,由于使用相对简化的速度模型,波形拟合程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而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24日,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万荣交界地区发生Ms4.8地震.由于本次地震强度较低,并未形成地表破裂带,分析其发震构造具有一定的困难.地震现场工作队只能根据浅层人工地震剖面、附近钻孔资料、烈度等震线长轴和震中区附近活动断裂等来推定,认为西辛封隐伏断裂为可能的发震断裂.为此,下面我们将在分析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序列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地震的宏观考察结果,确定其发震构造并探讨发震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确定,对于地震研究及孕震机理解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东北几次破坏性地震主要发生在吉林松原地区,分析震源机制,对认识该地区地质构造和孕震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17年7月23日吉林松原发生4.9级地震,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此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7.0°,倾角66.0°,滑动角12.0°;节面Ⅱ:走向212.1°,倾角79.1°,滑动角155.5°;震源深度6.9 km,结果表明此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为走滑型。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1月30日河南淅川发生M_(L )4.2地震,是淅川区域自2018年2月9日M_(L )4.6地震以来发生的又一次显著地震事件,采用Snoke方法,计算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2次地震震源错动类型均表现为走滑兼正断,其中M_(L )4.6地震节面I性质与新野断裂破裂特征及切错方式符合,而M_(L )4.2地震不符合,可能与附近隐伏未命名的走向NNW、倾向S的左旋正断层有关;采用震源谱进行拟合计算,得到淅川M_(L )4.2地震应力降为0.879 MPa,与淅川M_(L )4.6地震应力降0.24 MPa相比,地震应力释放更充分;2次地震震中均位于丹江口水库库区,分析发现,2次地震均发生在水库蓄水位下降阶段,初步认为,地震的发生与水库蓄放水有关。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seismic phase reports of the Yangbi area from January 1 to June 25, 2021, and the waveform data of M ≥ 4 earthquakes, we obtained the relocation results and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MS6.4 Yangbi earthquake sequence using the HypoDD and CAP methods. Based on our results, our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MS6.4 Yangbi earthquake sequence is a typical foreshock-mainshock-aftershock sequence. The foreshocks of the first two stages have the obvious fronts of migration and their migration rate increased gradually. There was no apparent front of migration during the third stage,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inshock was related to stress triggering from a M5.3 foreshock. We tentatively speculate that the rupture pattern of the Yangbi earthquake sequence conforms to the cascading-rupture model; and (2) the main fault of the MS6.4 Yangbi earthquake sequence is a NW-trending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As time progressed, a minor conjugate aftershock belt formed at the northwest end of this fault, and a dendritic branching structure emerged in the southern fault segment, showing a complex seismogenic fault structure. We suggested that the fault of the Yangbi earthquake sequence may be a young sub-fault of the Weixi-Weishan faul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