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定位系统》2011,(2):28-28
2011年2月14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六届大会预备会和供应商论坛第七次会议预备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中心召开。中国、美国、日本、欧盟、意大利、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以及联合国外空司(UNOOSA)、国际权度局(BIPM)、民用GPS服务接口委员会(CGSIC)、欧洲定位系统委员会(EUPOS)、空间一代咨询委员会(SGAC)等国际组织均派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6-6
2011年9月19日至23日,美国导航学会第24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年会(ION GNSS)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行。来自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北京环球信息应用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50余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1):7-7
2012年2月13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七届大会第一次预备会、供应商论坛第八次会议预备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尼日利亚、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3):71-71
2012年6月5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七届大会第二次预备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阿联酋等国,GPS服务接口委员会、欧洲定位系统组织、国际导航协会联合会等卫星导航服务和应  相似文献   

5.
2015年4月1日至3日,国际星基增强系统互操作工作组(SBAS IWG,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Working Group)第28次会议在荷兰诺德韦克召开,来自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及组织40余位代表参加,中方来自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专项办国际合作中心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会前充分的预案准备,会上有效的沟通协调,圆满完成了参会任务。  相似文献   

6.
2015年5月13日-15日,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 PS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及中国北斗系统这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代表齐聚于此。记者发现,发射计划、双边合作、互联互通等成为他们的最热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2):18-18
2012年3月13日至15日,第10届慕尼黑卫星导航峰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府慕尼黑举行。来自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芬兰、荷兰、挪威、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近20家企业和厂商进行展览。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及其下属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科技部遥感中心、  相似文献   

8.
2014年9月8日至10日,国际星基增强系统(SBAS)互操作工作组(IWG)第27次会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及组织30余位代表参会。中方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议题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 )会议上工作组D组的重要议题。时间议题在历次ICG会议上的发展历程被详细论述。对美国、俄罗斯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供应方与时间议题相关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针对时间议题的应对策略,为争取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国际主导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5):45-45
2012年11月5—9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七届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举办ICG大会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愿望,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最终是在第七届会议的时候承办,它具有特别的意义:第一,承办ICG会议是中国特别是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大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从2005年加入ICG组织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推动ICG的发展,同时在各种场合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希望中国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承办ICG的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于2014年5月在中国南京召开,该年会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内容。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CSNC)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学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建设;加强理论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理论进步;加强应用创新,促进卫星导航产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球定位系统》2014,(4):50-50
2014年7月16日至18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A工作组,简称A组)中间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际电信联盟(ITU)总部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ITU、联合国外空司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0余名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近10名代表远程在线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中间会议由子工作组及任务组并行会议和A组全体会议组成。16日上午,兼容子工作组、iGMA子工作组、IDM任务组、互操作任务组分别召开了会议,就各自关注的热点议题进行了报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全球定位系统》2011,(1):57-57
2011年1月16日至20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应用研讨会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应用研讨会由联合国外空司和阿联酋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共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2015年5月11日至12日,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第104专业委员会(RTCM SC‐104)全体会议在中国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RTCM 主办,由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导航院)承办,来自全球Trimble、Topcon、Leica、Geo++、ublox、Navcom、上海司南等约20个GNSS高精度知名企业(机构)代表与会。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全体会议,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卫星导航界的接纳,更是一种对北斗卫星导航实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1):23-23
2009年3月3日将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第七次卫星导航峰会,开幕式将在三月三号召开,技术会议三月四号召开,将简要发布世界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活动,尤其是伽俐略的进展、GPS的现代化、GLONASS的振兴和从频分多址到码分多址的转变、区域系统的发展如中国的北斗,日本的QZSS和印度的IRNSS。  相似文献   

16.
《地图》2009,(3):10-10
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二号(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属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7.
《全球定位系统》2014,(3):F0002-F0002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4年5月23日在南京圆满结束。本届年会主题是“北斗应用——创新融合共享”,来自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和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在为期四天的时间里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一系列活动。分享学术研究前沿资讯,展示卫星导航应用最新成果,探讨卫星导航应用服务模式,共谋卫星导航产业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空间大地测量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第22届IAG大会于1999年7月14日至29日在英国伯明翰召开,现将大会学术报告中关于空间大地测量近几年来的进展作一综合介绍。空间大地测量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卫星导航系统的现代了基和星基GPS连续运行站网和综合服务系统的发展;(3)今后几年中将发射一系列能精确确定地球重力场和研究大气及海洋的近地卫星,这将使空间大地测量在地球科学中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截至2012年10月,已成功发射16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顺利完成。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1.0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CSNC)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学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建设;加强理论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理论进步;加强应用创新,促进卫星导航产业的科学发展。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5月在中国广州召开,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内容,欢迎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并向会议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