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诸广岩体南部富铀矿成矿地球化学条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健芳  高德统 《铀矿地质》1989,5(4):194-202
诸广岩体南部的铀矿床均属大气降水中低温热液岩源活化改造型单铀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包体和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贫、富矿成矿的基本地球化学条件相似;贫、富矿的根本不同点表现在富矿热液是富铀“浓流体”,而贫矿热液则是“稀溶液”;影响矿化贫富的重要因素是直接供铀条件的好坏,这方面富矿明显优于贫矿;富矿有比贫矿更为稳定和有利的成矿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山西铝土矿的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沉积铝土富矿资源形成于酸度较强而沉积物又不被介质溶解的平静稳定的沉积环境。成矿盆地斜坡下部的铝土矿带与疏铁矿相邻地段、成矿洼地、凹地及漏斗是铝土矿富矿赋存部位及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坪金矿床矿化剂来源及其对金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基于对大坪金矿成矿流体中矿化剂来源、成矿时代和成矿流体形成演化过程中水-硫化剂--金耦合作用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大坪金矿床形成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坪金矿的成矿时代约为50Ma,金成矿所需的矿化为自深部。大坪金矿床之所以形成在喜山早期,主要是通过喜山早期富矿化剂的深源流体上升,加入原在闪长岩体内循环的贫矿化剂本,从而使这种贫矿化剂的流体转化成富矿化剂进而能够浸取金的成矿流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台金矿高村矿床11^-1矿体富矿段的富集特征及赋存状况的研究,分析了富矿段的形成与构造,重熔花岗岩,成矿热液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富矿段的成因及经济意义,同时指出与主矿体平行侧列的小矿体的探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某地区泥盆系铀矿床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自立 《广西地质》1999,12(2):9-15
文章应用地洼成矿理论和构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某地区F1等成矿断裂带的构造地球化学特点和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铀不断累增富集成矿的作用过程。在形成泥盆系富铀地层的基础上,经历了后期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的改造,形成预富矿化场-动力改造热液成矿,形成构造热液型铀矿化-表生淋积,形成叠生富矿段,使之“发展成为具有层控、岩控、构控和时控等特点的多因复成型铀矿床,从而为本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再论同位成矿与的矿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同位成矿概要部分论述了同位成矿的前提与大矿、富矿形成的关键及同位成矿的特征与类型;找矿规律概要部分论述了矿区(矿集区)级的有关找矿规律及具体部位的有关找矿规律。  相似文献   

7.
贝茨金矿是卡林金矿带在的卡林型矿床,由多个高品位富矿体组成。金矿体产于不纯的碳酸盐岩角砾岩和侵入体中,明显受构造控制,矿体显示出同变形热液沉淀特征。在NWW向的DDZ剪切褶皱构造带中,贝茨金矿的富矿构成空间上的分带形式,主要的富矿类型有含金红石的硅质富矿,伊利石-粘土-黄放富矿,含雄黄、雌黄的富矿,含辉锑矿的硅质富矿和多金属富矿。研究表明,成矿溶液为弱-中等盐度,在构造活动期上升并冷却。变形时水-  相似文献   

8.
辽宁鞍本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BIF)铁矿矿集区,弓长岭铁矿是我国唯一的由鞍山式贫铁矿经后期热液改造形成的大型磁铁富矿.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比研究了鞍本地区贫铁矿、富铁矿和蚀变围岩的铁、硅、氧、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空间变化规律,结合磁铁富矿的地质特征,对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成矿作用和富矿成矿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指出鞍本地区富铁矿的成矿作用与辽东地区古元古代造山运动结束后(1.85 Ga)地壳抬升引发的非造山岩浆侵入和热液活动有关,成矿溶液由大气降水演化形成,而非变质热液或混合岩化热液;成矿溶液淋滤了辽河群蒸发盐地层中富13C碳酸盐、富34S石膏、CH4等成矿物质,成矿溶液具偏酸性弱还原特征;铁质活化再富集是鞍本地区富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成矿溶液与贫铁矿及围岩反应使铁质以Fe2+形式活化迁移.温度降低、氧逸度升高或与大气降水混合是溶液中Fe2+氧化形成磁铁矿沉淀的主要原因;在Fe2+被氧化形成磁铁矿的同时,成矿溶液中的CH4被氧化形成石墨,与磁铁矿一起沉淀下来,形成含石墨磁铁富矿;溶液中SO42-被还原形成富34S黄铁矿.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认为下营坊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幔混熔岩浆,主成矿期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沸腾包裹体群、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和富含CO2的包裹体可指示富矿地段。均一温度等值线的三维空间变化可以确定富矿地段及矿体产状。  相似文献   

10.
李振球 《地球化学》1992,(3):282-286
文中对热液铀矿床的成矿激发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激发因素进行了分类和举例描述。探讨了富矿形成机理,阐述了该项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诸广铀成矿区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通过对诸广地区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系统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本区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诸广地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混熔交代;成矿作用受晚中生代伸展裂陷构造——深源热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中高温热流体充填成矿的高品位脉型矿化和中低温热流体交代成矿的较低品位碎裂蚀变岩-微脉浸染型矿化。  相似文献   

12.
13.
相山铀矿田611和6122矿床与34号矿床矿石建造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仁贵  余达淦 《铀矿地质》2000,16(4):204-211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产于东南沿海一带 ,其矿石物质成分以单铀类型为主 ,但也存在一些复杂类型的矿床。本文旨就该类矿床中的铀及多元素建造类型列举了 34号矿床和相山矿田6 11,6 12 2等矿床进行具体对比。发现上述矿床在矿石物质成分上基本一致 ,表现为铀与钍、钇 (重稀土 )、钼、磷等构成铀多元素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4.
产子坪铀矿床的成矿构造特点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保群 《新疆地质》2002,20(2):106-109
介绍了“八五”以来伊犁盆地南缘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分析了研究了盆地南缘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认为地浸砂岩型铀矿完全受层间氧化带控制,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单斜带和不整合面、有利的岩相岩性、富含有机质及黄铁矿等还原剂、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发育层间氧化带,这五位一体是伊犁盆地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重要条件,介绍了通过“解剖、探索、扩大”陆续发现512、511、513铀矿床的过程。总结了铀矿勘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辽宁岫岩中沟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吉古元古代裂谷带的南段,处于营口-凤城-长甸铀矿构造成矿亚带内.中沟地区古生界挫草沟组与古元古界里尔峪组间古风化壳发育,铀矿化分布于古生界与古元古界不整合接触面附近,与切割不整合面的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矿化与黏土化、硅化等低温热液蚀变关系密切.古风化壳及其附近岩石含U较高,特征元素组合相关性较好,发现有高品位的铀及多金属矿体存在.其主要成矿期有:不整合面发育期、主要造陆期及断块运动期.在初步总结分析中沟地区铀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中沟地区具有形成不整合关联型铀及多金属矿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富含有机质的油矿石中,铀的产出形式往往不易查清。笔者以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辅以放射性照相、X射线粉晶分析及其它的物理、光学和化学等测试方法,对我国南方5个重要的(含)有机质铀矿床进行研究,确定了各矿床原生工业铀矿物的存在及其产出特征,进一步查明了各矿床中铀的赋存状态。在本文研究的所有矿床的富含有机质铀矿石标本中,电子探针均查出有原生铀矿物沥青铀矿和铀石存在。在各矿床中,细小铀矿物多成集合体分布在有机质条带内或以不规则浸染状产于煤岩中,也有的铀矿物呈胶结物形式产出。此外,还见有铀矿物同黄铁矿或白硒铁矿(FeSe_2)一起充填于古植物细胞腔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巴音宝力格隆起带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塞音山达砂岩型铀矿成矿省位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隆起带上中新生代盆地内找矿目的层巴彦花组中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4种沉积体系;其中发育了潜水氧化带与潜水层间氧化带2种氧化带类型,前者主要发育于冲积扇、基底式古河道以及巴彦花组与上第三系不整合面部位碎屑岩中,后者主要发育于三角洲与建造式古河道碎屑岩中。隆起带上中新生代盆地内地表有铀矿化显示,深部铀矿化信息丰富,层巴彦花组中可能存在潜水层间氧化带与古河道2种砂岩铀矿类型。文中概括总结了隆起带上中新生代盆地内潜水层间氧化带与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判据,提出了东部与西部地区以寻找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为主,兼顾寻找发育于冲积扇前缘辫状河沉积体系碎屑岩中的建造式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中部地区以寻找基底式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为宜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期及矿化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小干 《铀矿地质》1991,7(2):94-98
  相似文献   

20.
关于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火山岩型铀矿常位于大的地质构造单元界线附近,特别是稳定区与活动区之间的过渡带上。矿区的基底不仅需有较高的成熟度而且是在火山岩形成前或长期处于隆起状态者。负向火山构造,上叠式或拗凸型上叠式火盆是铀矿田的有利构造形式。红盆对成矿的作用不是古气候方面的而是构造方面的。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深度可以较大,而且在垂向上不只一个富集高峰。铀及其主要伴生组份不是来源于赋矿围岩,而是来自基底或更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