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1年内蒙古共出现 19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 ,出现时间早 ,发生和影响范围大 ,灾害损失严重。1  2 0 0 0年 12月 31日至 2 0 0 1年 1月 1日 ,我区中部、西部地区出现沙尘暴 ,部分地区出现中—强沙尘暴 ,锡盟雪灾区还出现“雪尘暴”。最大风速 2 7m· s- 1 ;大部分台站能见度小于 5 0 0 m,一些站点能见度不足 5 0 m。隆冬季节出现如此严重沙尘暴 ,实属罕见。2  1月 2 6日至 2 8日 ,原伊盟和包头出现沙尘暴。3  2月 14日 ,原伊盟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能见度 70 0~ 90 0 m。4  2月 2 8日~ 3月 1日 ,中西部地区出现沙尘暴 ,瞬时风速 17…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4月 7日 ,兴安盟大部地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强沙尘暴天气 ,各地最差能见度在 1 0 0 m或以内 ,最大风力达 8~ 9级 ,其中白音胡硕最差能见度仅有 1 0多 m,最大风速 2 3m· s- 1 ,音德尔最差能见度 30 0 m,最大风速 1 7m· s- 1 。王民副局长就该次沙尘暴的有关情况接受了当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记者的专访 ;以“沙尘暴 敲响环境警钟”为主题专版刊登了兴安盟沙尘暴发生特点、沙尘暴的防御对策等 6篇文章沙尘暴袭击兴安盟@朱力  相似文献   

3.
沙尘天气其强度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浮尘是指在无风和风力很小的情况下 ,尘土和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 0千米的现象。它多为远地形成的沙尘暴或扬沙带起的沙尘经高空气流传播而来。出现浮尘时天空发黄 ,太阳呈苍白或淡黄色。扬沙是指由于风力较大 ,将地面沙土吹起 ,水平能见度在 1~ 1 0千米之间的现象。沙尘暴是指特别强烈的沙尘 (瞬时风速大于 2 5米 /秒 ,风力 1 0级以上 ) ,地面水平能见度小于 1 5米。扬沙和沙尘暴都是由本地或上游地区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 ,多在春季较强冷空气过境的冷锋上或局地…  相似文献   

4.
“4.12“强沙尘暴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2 0 0 0年春季我省的沙尘暴天气十分频繁 ,其中 4月 12日出现的强沙尘暴、黑风天气是 2 0 0 0年最强的一次。本文利用GMS -5卫星云图中的红外云图资料 ,对这次强沙尘暴过程的云图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得出一些有利于沙尘暴预报工作的结论。1 过程简述2 0 0 0年 4月 12日下午到夜间 ,甘肃省张掖、武威、金昌、白银等地、市 ,先后出现了7~ 10级大风、扬沙和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下午 13时 42min ,肃南出现了大风、沙尘暴 ,最大风速达 2 0m/s ,能见度 <40 0m。14~ 2 1时 ,张掖市、山丹县、景泰县、白银市等出现了大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由于干旱和人为因素 ,从 2 0 0 0~ 2 0 0 2年 ,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强沙尘暴次数较多。2 0 0 0年 3月 1 7日至 5月 1 6日 ,内蒙古共出现 1 2次较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 ;2 0 0 1年 1月 1日至 6月 1 4日 ,全区共出现 1 9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 ;2 0 0 2年 3月 1 5日至 4月 1 5日 ,全区共出现 9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为了有效防治沙尘暴 ,2 0 0 0年 8月由内蒙古气象局牵头与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对“沙尘暴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开发与示范”进行立项研究。 2 0 0 1年 1月科技部拨出 5 0万元支持这项研究工作。“沙尘暴成因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1 天气概况今年5月5日中午12时左右,我省河西走廊的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及中部偏北地区的白银、定西等地市,自西北向东南出现了大风、沙尘暴天气,平均风力6—7级,最大风力9级。15时42分首先在金昌市附近生成黑风,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能见度降为0m,瞬间最大风速34m/s,达12  相似文献   

7.
气候异常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春季 ,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天气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3月至 5月中旬前期 ,已发生沙尘天气 1 4次之多 ,其中影响首都北京的就有 8次 (表略 )。新疆南部、青海中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河东的部分地区、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和中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山西西部以及河北南部的局部地区出现了能见度 <1km的沙尘暴天气 ,特别是 4月 1 2日下午 ,甘肃的永昌、金昌、武威、民勤、古浪、乌鞘岭等地区出现了黑风 ,最大风速达 2 5m/s,能见度接近零m。而 3月2 6~ 2 8日的风沙天气甚至影响到黄淮、江淮地区 ,上海、南京等地降了泥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尤莉  程玉琴  张少文  王国勤 《气象》2004,30(5):38-41
用 1 2个观测站的 1 96 1~ 2 0 0 0年 4 0年的沙尘暴、大风日数和降水量等观测资料 ,分析了内蒙古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地理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 :赤峰地区近 4 0年来沙尘暴呈减少趋势 ,其特殊的地形特征和多风的气候特点是沙尘暴多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青海省公路沿线附近青海境内50个气象站点2004—2015年能见度地面观测资料和DEM数据,采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空间插值方法,进行能见度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雾、大风沙尘暴、短时强降水等观测资料,对能见度变化成因进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省公路沿线年、季、月、日平均能见度大体呈东西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玉树东部、果洛州、海南州、海北西部、海西中东部地区平均能见度最好,有利于公路交通线路的安全运行,而西宁地区、海东市、黄南州、海北中东部、格尔木地区平均能见度最差,对公路交通运行安全影响较大,应注意防范;(2)全省年平均能见度在17.4~48.8 km之间,能见度的月变化特征显著,但日变化特征不明显;(3)造成青海省能见度时空变化的主要天气现象有大雾、大风沙尘暴和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0.
漫话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使空气特别混浊 ,水平能见度低于 1 km。沙尘暴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产物。我国沙尘暴的地理分布 ,主要影响区在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 ,其中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青藏高原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年平均出现日数大于 1 0天 ,而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阿拉善高原及河西走廊东北部是沙暴暴的高发区 ,年平均日数达 2 0天以上 ,局部接近或超过 30天。沙尘暴的分布特点 :首先 ,影响面积大。西起新疆 ,东抵沿海 ,受沙尘暴影响的省份有 1 7个。其…  相似文献   

11.
1  2 0 0 2年沙尘暴发生情况2 0 0 2年 ,内蒙古自治区共出现 8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其中春季 (3~ 5月 )出现 7次 (3月 5次 ;4月 2次 ;5月没有出现 ) ;初冬出现 1次。出现时间分别为 3月 15~ 17日、3月19~ 2 3日、3月 2 4日、3月 2 9~ 30日凌晨、3月 31日午后、4月 6~ 8日、4月 13~ 15日以及 11月 10~ 11日。春季第一场沙尘暴出现在 3月 15~ 17日 ;最强的一次出现在 3月 19~2 3日 ;春季沙尘天气结束日比往年提前。2  2 0 0 2年沙尘暴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2 .1  2 0 0 2年内蒙古自治区沙尘暴发生特点1.出现时间略晚。历史上沙尘暴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站2006年4月10日一次强沙尘暴前后连续5天地面、土壤中、以及80 m高塔站梯度观测系统的各气象要素资料,详细地分析了该沙尘暴前后不同沙尘天气日各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次沙尘暴是南疆气温持续回暖、热低压强烈发展、沙尘暴和浮尘天气持续时间长的一次南疆东灌型强沙尘暴过程.温、湿廓线在沙尘暴过境时,因强湍流交换,整个近地层大气基本上处于中性层结,沙尘暴日为降温增湿的过程;沙尘暴日前后大气层结发生了转变,破坏了晴天正常的逆温、逆湿结构.风速廓线在沙尘暴日满足对数律关系,而在沙尘暴日前后的天气里,风速较小,规律性差.沙尘暴过境时0O cm和5 cm地温变化趋势与1.5 m气温相似,过境前1.5 m气温比5 cm地温达到峰值的时间约提前1~2 h,过境后反而又滞后1~2 h.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沙漠北缘肖塘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遴选不同天气型,截取哈德、肖塘10m自动气象观测系统2011年7月的梯度资料,对沙漠-绿洲交错带内相距50 km的肖塘、哈德两种不同下垫面近地层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近地层0.5-10 m 高度范围内风速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晴天和雨天1 m、2 m处风速变化较大,发生沙尘暴时2 m为风速切变点,其中肖塘地区比哈德地区风速日变化明显;(2)肖塘地区温度变化也比哈德地区明显,升温快,降温也快,尤其是晴天,这可能是由于下垫面不同造成的结果,发生沙尘暴时2 m温度变化明显;(3)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紧密相关,还与近地面风速的大小有关,晴天时2 m处湿度变化较明显,沙尘暴和降水过程时1 m是相对湿度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晴天和沙尘暴天气时哈德地区湿度变化大于肖塘地区,而降水过程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4.
太原雾天能见度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山西省2009年发生的几场典型雾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2 m温度比观测值偏低约2 ℃,相对湿度模拟结果比观测值偏大约15 %,10 m的模拟风速比观测的偏大0-2 m·s-1。山西省雾的预报指标为20 m液态水含量大于等于0.13 g·kg-1而小于0.60g·kg-1、20-1500 m高度大气层存在逆温层、地面风速小于4 m·s-1。利用太原测站日平均能见度、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污染指数进行拟合建立太原能见度预报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订正MM5、CAPPS模式预报误差,给出订正后的能见度预报方程并以两次实例对区域及太原雾天能见度预报表明该能见度预报模型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1 观测到的雾某日 0 7:1 0 ,观测员接班巡视仪器时 ,能见度较好 (≥ 1 0 .0 km) ,没有轻雾、雾现象 ( 0 5时能见度 1 2 .0 km) ,观测员刚从观测场回到值班室 ,从窗口看到外面大雾弥漫 ,观测能见度只有0 .2 km;另一日 ,0 8时观测时能见度记录 1 2 .0km( 0 5时能见度 1 2 .0 km)  相似文献   

16.
杨福安 《四川气象》2000,20(2):62-62
今年 3月以来 ,在大约两个月中 ,我国先后出现了 12次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波及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所经之处 ,尘土蔽日 ,一片混沌。有近 2 0个省会城市遭受沙尘的严重污染。其影响范围之广 ,前所未所。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尘暴与沙尘暴往往是同时发生 ,从而形成了沙尘暴。特大的强尘暴称之为黑风暴。我国气象上定义 :发生沙尘暴时 ,最大瞬间风速≥ 2 5米 /秒 ,能见度 <50米时 ,就称之为黑风暴。沙暴现象发生时 ,风力一般在 4— 8级 ,近地面的细沙和粉尘被输送到 15— 30米的高度 ,水平能见度可维持在…  相似文献   

17.
扬沙和沙尘暴使空气混浊 ,水平能见度降低。当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 1 .0 km而小于 1 0 .0 km时为扬沙 ,小于 1 .0 km为沙尘暴。沙尘天气是榆林地区春季的多发天气现象 ,当有冷空气入侵时 ,常由大风引起沙尘天气 ,其一般过程是 :扬沙—沙尘暴—浮尘。由于地理位置和下垫面的不同 ,榆林地区的沙尘天气有其自身的特点。1 外地沙源引发的大范围沙尘天气这种沙尘天气一般出现在春季有强冷空气入侵时 ,沙尘源地在我国西部沙漠甚至国外中亚地区的沙漠。它的演变遵循沙尘天气的一般规律。先由大风带来扬沙 ,有的加强成为沙尘暴 ,之后当风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几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为了研究不同尺度沙尘暴的规律,利用2005-201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及周边14个气象台站沙尘暴资料,给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定义,从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持续时间,能见度,类型,时间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0塔中发生沙尘暴170d比沙漠南缘和北缘高,比肖塘少,其中区域性沙尘暴80d,局地性沙尘暴90d,天气过程区域性64次,局地性80次;(2)塔中区域性沙尘暴不论是持续时间还是能见度总体上比局地性沙尘暴持续时间长,能见度低;(3)区域与局地沙尘暴可以按主导风向分为5类,但各类沙尘暴在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中表现出季节分布;(4)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10a波动增长,区域性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局地性沙尘暴多发生在夏季,区域性沙尘暴年际和年内变差系数都小于局地沙尘暴,一日中区域性与沙尘暴白天多于夜晚。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区沙尘暴个例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1995—2008年14年内蒙古地区118个地面测站沙尘暴、能见度、风速风向观测资料,确定了不同范围、不同强度沙尘暴标准,给出了特强、强、次强和弱沙尘暴个例谱。为从事沙尘暴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刘景涛等[1]曾应用内蒙古中西部74个地面测站1957—1996年沙尘暴资料给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强和特强沙尘暴过程个例谱。  相似文献   

20.
大气低能见度事件一般指的是雾、霾、雨、雪以及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所引起的能见度破坏现象。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污染物排放的急剧增加,高浓度的气溶胶污染也会导致低能见度现象,这已成为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面临的重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从国内的污染现状入手,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大气消光的理论计算和低能见度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具体阐述。此外,还就大气消光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予以了总结和讨论。最后,对未来中国能见度的监测及研究工作等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