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唐伯华 《西部资源》2014,(5):129-130
结合天津杰诺康园艺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有色金属制品勘察项目,介绍运用静力触探成果估算天津软土地区单桩承载力在该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比表明该方法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胡德虎 《西部资源》2012,(1):118-119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长螺旋钻孔在CFG桩施工中存在的由于钻门打不开而造成堵管或爆管,憋钻和卡钻,断桩、缩径和桩身缺陷等事故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桩基作为深基础,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各领域.但桩基设计及施工往往存在误解,以为桩越长越好.本文分析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总结了多个工程桩基测试资料,力求对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社会资源和经济技术4个方面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决策赋权法、综合指数法对云南省2008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依照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将云南省划分为4大类型承载区域,整体上呈现了西北、东南、东北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值较低,逐渐向中部一带增高,其空间分异特征较明显,具有一定的地域相近性。进而分析了造成此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改善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要素指数法的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人均建设用地与健康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构建要素指数法评价模型,并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土空间格局调整的现实需求,对区域内59个县(市、区)进行了土地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有55个县市区土地承载状态为Ⅰ级(良好状态),仅芜湖市镜湖区、铜陵市铜官山区、合肥市瑶海区与马鞍山市花山区土地承载潜力较小;通过与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承载力比较,皖江城市带的土地资源优势明显。研究表明,基于要素指数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科学可行,便于实现区域间评价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折射波法以及地震反射波的方法对浅埋隧道初探阶段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三种不同的物探方法分析结果,得出该隧道的地层划分,断裂带以及围岩等级,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陶亚雷 《西部资源》2023,(5):130-132+136
本文结合芜湖市三山区峨祥采石厂项目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应用调查法、资料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法,对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能够应用于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的地形地貌整治技术工程以及复绿施工技术。对于治理工程的高质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环境治理理论体系的补充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相关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绵竹小岗剑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1#拦砂坝的基础设计、施工工艺、泥石流过流运用为依据,探讨了狭陡沟谷重力式拦砂坝钢管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针对狭陡型泥石流沟道的特殊地形及其带来的设计施工方法、材料和设备运输受限的问题,分析了钢管桩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通过结构组成、布置构造和分析方法的创新,探索了复合桩基的实施要点,提出了钢管桩基受力分析的"折算断面法"。1#拦砂坝为重力式板基,下部碎石土持力层设钢管桩群,桩间土压力灌浆构成复合桩基,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并阻止坝下冲刷淘蚀。根据2012年汛期过流时坝下沟道剧烈冲刷引起的坝基淘刷与临空状况,进一步探讨了有关钢管桩基础设计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阻率法效率高,信息数据采集丰富,显示直观而被广泛运用于岩溶、采空区、渗漏检测、滑坡勘察等领域。某输水隧洞在前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岩溶塌陷、突水、突泥等危险情况,在选择应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实地勘察后,发现几处明显物探异常,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后,在后期施工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的危险情况的发生。通过开挖,验证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成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证实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勘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目前以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超流态混凝土压灌)成桩为主要工艺方法,该工法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基坑支护问题,本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展开了探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要加强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查,以便结合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支护方案的合理制定,并通过科学施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龙思帆  陈志东 《西部资源》2023,(5):74-76+113
安徽省淮北市某地早期为水泥用石灰岩矿露天采矿区,目前已停止开采。现为环境治理需大致查明该区土层范围、深度等,考虑效果效率本次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钻探施工的方式进行勘查。首先调查了解该区工程地质概况及岩性特征,据此建立地球物理模型,通过高密度电法正反演,确定了该方法圈定土层的可行性;然后通过多条典型剖面的高密度电法与钻孔对比分析,明确了土层划分的方法、依据;最后以三维的方式呈现所有测线反演成果,立体直观地反映了土层的大致范围及深度,为该查区下一步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余丹林  毛汉英  高群 《地理研究》2003,22(2):201-210
本文在回顾承载力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基础上,指出单因素承载力对区域实际承载力的反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通过利用综合多种因素的状态空间法求出综合的区域承载力,并以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比较突出的环渤海地区为例,求算出环渤海地区现实的承载力情况。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目前资源环境处于超载状态,特别是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超载情况非常严重。最后探讨了提高区域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定量分析安徽及各市资源承载力情况,从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维度拓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选取2010—2019年数据,研究安徽省相对资源承载力水平的时序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及16个地市发展的支撑性和限制性资源。结果表明:安徽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有所回落。各类资源承载力水平不均衡且变化趋势各异。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多数城市的承载力水平仍处于较弱状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合肥市增长边界划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振波  张蔷  张晓瑞  关兴良 《地理研究》2013,32(12):2302-2311
在快速城市化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滨湖城市作为城湖共生体,具有湖泊生态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双重属性,既是中国新型城市化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单元之一,又是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高度敏感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与风险共存。以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巢湖纳入内湖的新合肥市为例,借助GIS平台,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敏感性评价法构成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以水域因子、坡度因子、湿地因子、覆被因子、灾害风险因子组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体系,将合肥市域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5 种资源环境承载类型区;基于反规划理念,构建滨湖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并划定作为城市扩展生态底线的刚性和弹性空间增长边界。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城市空间资源环境保障能力、人口与用地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科学划定城市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增长边界。该方法在中国滨湖城市的空间增长规模与方向、湖泊生态系统安保与开发、城市用地调控与优化组合以及城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方面可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块图斑单元的湖南省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充分利用土地调查、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土壤普查、农业普查等成果和资料信息,以地块图斑为分析单元,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数学模型分析为手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湖南省土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湖南省土地生态承载力地域差异明显,整体处于由低层次的不均衡逐渐向高层次的均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岩溶发育区地层复杂,基础处理难度大,实际施工中,结合施工勘察,选择优化施工方案,对控制工程造价、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岩溶发育区基础处理钻探技术和灌浆工艺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研究。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作为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岩溶地层钻探技术及溶洞灌浆工艺在地基加固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将结合孟州坝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实例对其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省凉山州为列,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计算了资源承载力的差异并以此划分出轻载区,中载区,重载区和超载区四个承载类型,提出了为消除贫困和 困区内部重载区和超载区人口对资源的压力,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政府为四个主要环节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和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核心,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系统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评价2001-2017年黑河流域各县区水资源承载力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当前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下,2010年以来黑河流域大多数县区GDP均超过最大承载能力,而人口则在2010年以前已超载。(2)从水资源承载综合评价结果来看,2001-2015年随着生态输水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好转,但中下游波动较大,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控制不断扩展的绿洲面积,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实施合理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措施,是减缓水资源压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的现状,本文主要以工程实例为基础,探讨了在基坑边坡支护设计中,地下连续墙及水泥土搅拌桩等支护形式由于岩土参数选取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优化,以及选取岩土参数的不同计算限值所对应安全系数,最后建立基坑支护设计中岩土参数选取模型,通过强度理论方面进行论证和实际施工检验,证明本文中所建立的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