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海斌 《地理教学》2010,(23):24-25
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解读:①学会运用地图;②学会分析和掌握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2.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学习过"二十四节气歌"?师:展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师:昨天(11月8日)是什么节气?生:立冬!创设学习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关于立冬节气介绍的录像片段,请仔细观察录像内容,并找出几句关键的话,本节课上课有用。  相似文献   

3.
雷维运 《地理教学》2013,(7):23-27,19
正美国教育家菲利普(P.J.philip)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有三句名言:"tell me and I forget"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show me and I remeber"演示给我,我会记住;"invole me and I understand"让我参与,我会明白。同时,专家发现,学生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有效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读到过的有效学习程度为10%、听到过的有效学习程度为20%、看到过的有效学习程度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何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教师小结: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地理环境;某地理要素改变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按照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规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模块“地理1”中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是形成学生地理环境差异性观点的主要载体。但在以往的地理教科书和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里,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多有不尽科学甚至错误之处。  相似文献   

6.
周洪兵 《地理教学》2013,(13):21-23
正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从定标、示标、施标、测标、归标、固标六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本文以鲁教版必修地理第一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一、定标:系统思考确定目标定标,即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目  相似文献   

7.
张燕妮 《地理教学》2014,(18):11-13
支架式教学是教师提供学习所需要的支持和补充即支架,使学生能够完成原先凭借自身力量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本文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从创设生活情境-搭建问题支架-借助图片支架-实践反思等四个方面,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静 《地理教学》2014,(2):19-20
正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课堂导入】大家喜欢旅游吗?相信外出旅游是我们很多人的梦想。初冬来临,小芳看到路边落满了金黄的树叶,深有感触,计划出游,并为自己设计了如下的行走路线。【探究活动1】外出计划……(1)探究材料小芳的外出计划线路图。线路①线路②图1图1(2)探究活动任务①说说小芳沿途可能会看到的自然景观,以及需要准备的生活物品。②推测线路1以及线路2沿线自然景观可能存在的差异及原因。(3)探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地理环境整体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11.
12.
娄昭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2):109-112
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性质的组合,它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即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笔者在亚、欧两洲自然地理数年的教学实践中,从自然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入手,得出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和对比研究等方法是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虎 《地理教学》2008,(12):15-1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出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王智勇 《地理教学》2011,(18):50-55,64
一、课标解读 1.学习内容 (1)地球表面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都是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结果。主要包括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三部分内容。内外力作用是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动力和基础,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而地壳运动中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岩石圈物质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方式之一;褶皱与断层、背斜与向斜的区别与联系,火山的形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用实例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郭春喜 《地理教学》2012,(10):29-32,26
一、导入活动设计:联系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四幅景观图片(图1)。准备四个小磁扣,分别标上①②③④来代表四幅景观图。教师在学生观察图时绘出中国轮廓图(图2),并在板图的相应位置标上ABCD四个字母。你能把①②③④粘贴在中国轮廓图上ABCD的相应位置吗?  相似文献   

16.
董辉 《地理教学》2012,(14):12-14
【课标解读】课标表述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这条标准可分解为三个方面: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如何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了影响人口、城市和农业的区位因素之后的内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用前面的区位分析方法和思路对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7.
18.
杜会军 《地理教学》2010,(13):28-29
一、设计思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教材以叙述性课文、活动性课文和图文相结合的形式,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产业活动是高中必修教材中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点。该内容广泛,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②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③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原理及思维方式,离开实例很难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的整体,造就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区域中某一地理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