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员管理,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根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单位,是指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相关业务的单位。本办法所称人员,是指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富有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技术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组织建设,适时将实力雄厚、诚实守信、热心协会工作的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吸收为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不断完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组织构成,充分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功能,根据协会《章程》、《会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简称地灾防治协会,英文为China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缩写为CAGHP。第二条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本协会)是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相关业务的单位以及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富有咨询和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行业自律组织,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4.
前言 为切实履行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各项职责,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协会业务发展,依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章程》及有关政策法规,协会秘书处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指导下,研究制定《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业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初步阐述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治工程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规划期内协会业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是今后一段时期协会业务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8月2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的成立,是继国务院2011年出台《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等系列重要文件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4月14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手册》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的近30名专家出席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手册》编撰工作正式启动。为了集成反映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科学技术进  相似文献   

7.
正《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等31项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编号与名称附后)已通过协会审批,于2018年4月1日实施。为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提升标准的适用性,请各单位在标准使用过程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的有关决定,协会于2013年6月24日发送"关于请推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的函",由各省及相关推荐专家委员会专家和委员候选人,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1号)的规定,经审查和公示,决定授予下列单位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单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甲级资质单位(名单附后),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质》2012,(6):95-96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经审查,下列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设计、施工、监理资质(乙、丙级)获准换证,现予通告.  相似文献   

11.
《河南地质》2014,(6):9-10
《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规范地质环境监测行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质》2011,(6):11-11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经资质单位申请,市州国土资源局初审,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会审和行政会审,决定分别授予下列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资质,现予通告(见附件)。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于3月16日批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筹备成立。经过紧张有序的一系列筹备工作,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于8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2011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特别明确要"构建全社会共同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的动态管理和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勘察设计单位自身建设、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与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年检的范围:凡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资质证书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均应按本办法接受年检。 第三条 年检的内容: (一)勘察设计资质的现实情况。 (二)上一年度完成的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合同情况、工程数量、规模、质量及效益情况。 (三)遵守《建筑法》、《建筑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60号)和《建设工程勘  相似文献   

15.
8月2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发来贺信。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作为新  相似文献   

16.
日前,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将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技术指导作用,提升其学术质量和扩大社会影响,经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同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广出审〔2014〕757号批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主办单位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变更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其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主要主办单位。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民政部社团管理的有关规定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章程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将实施会员制 ,参照兄弟学会的实施办法 ,结合中国第四纪科学和教学发展的现状 ,已制定会员制实施细则。研究会设永久会员、专业会员、学生会员、科普会员和荣誉会员。细则对各类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规定。研究会将在从事第四纪科学事业人员较多的法人单位设立会员单位 ,保证会员的正当权利和收取会费。细则正在进一步研究修订 ,并经常务理事会审定后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公布实施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将实施会员制$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秘书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主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20.
朱平  杨林科 《安徽地质》2023,(4):380-384
资质对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对资质的审批管理等做出了调整。本文梳理了新旧地质灾害资质管理办法对比变化情况,分析了安徽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的资质现状,指出了地质灾害资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资质日常管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设备投入、做好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就加强地质灾害资质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