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下用电安全是潜水员在施工作业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实际,且竦手的问题。本文概要分析了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的技术范畴,遭受电击时的主要特征、水下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电流、防电击的基本方法、水中作业的安全距离,以及水中含盐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等在潜水员水用电安全密切相关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底结构设施的电力供应是海洋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海底阴极保护系统、水下油气生产装置,以及大功率海底电缆的电气特征分析,探讨了这些海底用电结构对潜水员水下作业安全的影响及其防电击基本对策,以供制定有关“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研究、编制过程,以及编者对该标准性质、适用范围、总体结构、电气安全数值取舍等的基本认识,并就该标准制定实施后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
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的技术经济性能评定与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需求市场、实际应用和研制开发动向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特有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评价指标,构造评价模型,对水下管道施工作业中广为应用的水力冲射开沟机械、海底管道犁、机械开沟机和土壤液化法埋管设备及其机型的技术经济性能作了较为详尽地分析对比及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一般选型原则和对我国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研究开发工  相似文献   

5.
序号论文称作者单水面加压舱技术条件(部标)编制说明COEsS一1041水下氧—弧割条研制总结水下照明灯具光学特性初探关于水下安全用电的一些探讨高压氧舱防爆风机的设计深水高压试验筒及其在水下工程中的应用提高潜水器耐压圆柱壳总稳定性的有效方法2000米深海环境模拟舱的温度控制探讨深潜加压舱的除湿及空气净化鹭江海峡的水文气象对过海管道施工的影响厦鼓过海管道施工工艺与方法厦鼓过海管道工程水下爆破技术厦门一鼓浪屿过海自来水管道工程概况水面减压法在厦鼓工程中的应用厦鼓工程的施工管理厦鼓工程中减压病四例诊治体会“厦鼓”过…  相似文献   

6.
水下机器人作业机械手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下作业机械手是水下机器人核心组成部分,研究第二、第三代水下机械手技术是水下机器人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水下作业机械手当前的发展状态,设计原则及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提出有关看法,仅供研究水下机械手课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水下高效安全储油,对油水置换式水下储油及其监控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油水隔离柔性储油方法.运用现场总线技术研制了水下储油保温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实现隔离保温腔内高凝原油温度监测;运用热线测试技术实现保温性能在线监测;基于泛布尔代数的模糊逻辑控制方法进行原油保温加热控制.  相似文献   

8.
现代水下技术在我国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水下工程技术随着各国科学水平的提高而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水下工程技术的专业范畴及特征着手,分析了现代水下技术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外现代水下技术的基本进展及趋势;评价了国内水下工程技术及装备水平,同时展示了我院近十年来在现代水下技术与装备和开发、应用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实力;最后分析了国内水运工程建设发展对水下技术的挑战,以及发展我国现代水下技术装备开发研究所面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海上风电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的需求,在系统回顾了目前的主要监测现状及存在的监测难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水上、水下一体化安全监测体系基础框架,阐述了主要的工作流程,重点探讨了海上风电工程安全监测中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高程传递、多传感器集成、精密水下定位技术、水下摄像机标校、水下三维激光点云快速建模、水下桩基全景影像与点云数据匹配、多波束与侧扫声呐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以期为海上风电工程结构设施管控、变化监控和防灾减灾提供新的应急方案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下安全事关国家核心安全和利益。对海战场作战态势相关概念进行简要描述,根据我水下兵力遂行作战任务面临日趋复杂的安全威胁,分析了水下作战体系设计的必要性。在作战需求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水下作战体系设计的常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体系构建方案。通过分析海战场水下作战态势的实时、动态特性及其对水下作战指挥、决策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常规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借鉴海战场态势时变动态生成概念,设计仿真实验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给出了基于海战场态势时变动态生成的水下作战体系设计与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遥控水下机器人脐带缆收放绞车设计及牵引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带缆收放技术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直接影响水下机器人载体的收放及作业过程中脐带缆的安全。针对目前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中脐带缆收放技术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具有自动排缆、低张力缠绕、能够提供大牵引力和安全制动功能的紧凑新式脐带缆绞车方案,并对牵引绞车与储藏绞车之间脐带缆张力与牵引绞车的牵引力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函数。  相似文献   

12.
由于海水介质对电磁波的强吸收屏蔽效应影响,水下潜航器的隐蔽航行使得对其进行水下导航定位成为一个难点和热点研究方向。现有水下导航与定位技术以惯性导航传统自主导航技术为主体,围绕修正惯性导航产生的累积误差问题,发展形成了航位推算导航、地球物理匹配导航技术、水声导航技术等多种辅助导航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水下导航技术及其组合方式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水下导航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激光-声联合探测中水表面声波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声联合探测技术在空基-水下通信、水下目标探测及海洋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海洋监测等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水表面波检测技术是激光-声探测的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了水表面波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激光衍射法、光通量法、激光多普勒测振法和激光干涉法等方法,系统阐述和分析了其技术原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和迫切需求,给出了水表面波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载体,搭载3D水下摄像机并配备相关水下传感器,通过专用AR软件将结构物三维模型、虚拟标识物、虚拟测量工具叠加到从水下传到水面的视频画面中,实现了水面操作人员与水下真实环境的实时交互,从而实时监测水下结构物的位置和姿态。将AR技术应用于水下定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无接触式和实时测量的优势特点,ROV不用紧贴结构物,软件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精度可靠且实时显示,有效降低ROV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时效。  相似文献   

15.
船体尾流场测试试验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承华  程尔升 《海洋工程》2001,19(4):108-110
根据带不同尾部特征的水滴形船体模型水下伴流场的测量试验情况,对测试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通过分析研究表明:水下测量试验系统的稳定性好,功能齐全且自动化程度高,在试验研究中有必要对测试技术方面的若干关键环节加以注意,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在海洋开发的环境下,水下物体探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水下机器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技术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根据当前的水下图像目标检测研究进展,简要介绍水下图像目标检测流程(即图像采集、图像的预处理、以及图像检测的方法),对总结发展现状、发现技术的不足及挖掘未来的研究方向有重要意义。针对基于光学图像的水下目标识别问题,论述了图像采集、图像的预处理、以及图像检测等方面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实现水下图像目标识别的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对水下目标处理过程的讨论和分析,指出水下图像目标识别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预测该领域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水下无人集群的作战运用与相关技术研究方兴未艾,水下无人集群协同态势生成是水下无人集群作战的基础,是水下无人集群协同决策和协同打击的重要前提。此外,水下无人集群作战效果的评估也需要通过对战场态势的再认知来评价。从水下无人集群的作战使用出发梳理了水下无人集群态势生成的需求,分析了在态势生成过程中态势要素表示、目标识别、态势推理以及群体认知等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技术路线和实现路径,为后续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了水下电磁探测技术的现实意义,之后介绍了国外水下电磁探测、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电场传感器、磁场传感器的性能指标。通过对国内水下电磁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国外的差距进行分析,指出未来水下电磁探测系统集成化、智能化、系统化、无人化、多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下滑翔机器人(AUG)是一种将浮标技术与传统水下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下机器人,可用于长时间、大范围的海洋环境测量和监测,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机动性。在欧洲地区海洋环境安全(MERSEA)中水下滑翔机器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未来其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性能更加先进。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5,(12):1-1
澳大利亚日前推出一款新型水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下潜到海平面以下700米,并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研究人员称之为“21世纪人类海洋探险秘密武器”。 这款新型水下机器人是高新技术的结晶,它结合了声呐技术和视频成像技术的优点。人们可以利用它传递回来的图像信息,来修建大堡礁模型。水下机器人能够到达人类以前所无法到达的海域,因而可以拍摄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